2月13日,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第三次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上,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民政局、二郎街道、九龙街道、九龙城市开发集团进行了交流发言。
塑造“设施完好、运行顺畅、环境干净、秩序规范、景观靓丽”的“大美城区”格局
用好“三清两整三补”工作方法,累计清理杂草、枯枝2.88万平方米,补栽绿地13.75万平方米,修剪树木约1万株,开展15条主次干道绿化整治,移栽乔木灌木约1.3万株,实现“一路一树一特色”,新胜村小巷“AIC新里”建成开街;对学校、医院、养老院周边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精心设计迎春灯饰,助力实现游客消费约15.8亿元、同比增长51%;开展城市管理一体化管护试点,解决群众反映多年的环境信访问题24个,完成问题窨井盖整治83个,整治权属不明闲置地块23块、153亩。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局将加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专项行动,塑造“设施完好、运行顺畅、环境干净、秩序规范、景观靓丽”的“大美城区”格局。全域推广“城市大管家”模式,力争在3月底完成城市管理日常维护一体化改革;持续推动完成25条迎宾道提升工作;针对全区车辆乱停乱放、市容环境脏乱、照明盲点等问题,开展违法占道停车和城市市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大美九龙坡城市形象。
提速项目建设 打造“八个一”标志性成果
实施成渝铁路公交化改造,西彭站、黄桷坪站主体工程形象进度已完成50%;培育力扬·AIC、民主村二期、二九六文体村等特色商业街区,围绕“九龙坡,欢乐多”开展街区主题消费活动20余场,拉动消费上亿元;完成“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彩云湖步道、华岩湖步道等10个项目,建成绿道19公里;区档案馆、图书馆新馆项目完成总工程量78%;陶家镇九龙村“村史馆”建成投用;健全完善“5个一体化”机制,打造镇街“点上突破”项目。
下一步,提速推进成渝铁路西彭站、黄桷坪站“站前综合体”建设;完成西郊路、长江路等9条道路绿化优化整治;提档升级巴国城、科园四路等传统商业街区;推进十里桃花溪项目绿道建设;推进区图书馆、档案馆项目完工;推广陶家镇九龙村“村史馆”建成落地经验,支持各镇街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展厅;持续健全完善区带镇街两级治理中心“5个一体化机制”,探索AI赋能基层治理新途径、新方法。
创新机制提升服务 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
将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全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九龙坡辨识度的社区老年食堂政企社合作模式;统一悬挂社区老年食堂门牌标识,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就餐需求,开展“明厨亮灶”行动,畅通投诉和举报渠道;引入专业餐饮管理公司运营,降低运行成本,多举措增加服务收益,建立《社区老年食堂运营考核办法》,完善奖补政策。
全区已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0家,2024年为老年人提供用餐30.27万人次,14个食堂实现“微利可持续”,6个食堂实现盈亏持平。《九龙坡区创新社区老年食堂发展机制》纳入2024年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民以食为天,创新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机制》作为民政部典型案例,在全国民政系统推广。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稳步拓展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尤其要加快西部三镇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进一步扶持优质助餐品牌,培育特色助餐机构,使社区老年食堂微利可持续。
多措并举 共促产业楼宇升级
用心服务促升级,组建22个“楼宇服务专班”,对140家重点企业配备服务专员,为110余家企业协调解决诉求117件次,企业满意率100%;合力招商促升级,开展32场次招商推介活动,全年以商招商项目占比超过86%;政策撬动促升级,为222家企业申报兑现扶持资金509.51万元,为入驻启迪科技园的146家企业累计减免租金817万元;优化环境促升级,盘活数字大厦周边闲置地块16.5亩、设停车位310个,改善园区交通条件,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去年7月以来,辖区楼宇空置率由30.8%降至28.4%。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92家,同比增长11%;新增“四上”企业22家,同比增长18.6%。
下一步,一是大力加强干部专业能力培养;二是持续推进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力争今年招商引资落地资金超过2亿元;三是积极引导和帮助楼宇存量企业上项目、扩投资、促转型,力争今年新增投资3亿元;四是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锻造引进和留住优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方赋能 提升专业市场发展新动力
成立九龙街道专业市场提升行动工作专班,按照“一市场一方案”原则,分类施策,精准推动专业市场发展和提升;在5个专业市场开展数字化转型路演,专业市场上线商户约8家,提升到店率约20%;开展市场环境、消防安全、违规停车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改店招店牌、户外广告48条,整改完成率100%;提供咸宜镇乡村振兴项目投资、九龙商会、龙基金3个合作平台,深入了解市场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完善专业市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专业市场和商户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下一步,将聚焦关键领域,力求实现重点突破。优化服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挖掘数据潜力,全力解决专业市场入统企业数量少、销售额和税收贡献不足的问题;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市场引入新业态和新模式,丰富市场经营内容,培育市场发展新动力。
创新谋划 以闲置地块整治利用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以“摸清底数、分类施策、高效推进”为工作主线,精准掌握存量82宗闲置土地约13658亩的权属、周边环境及居民需求等信息,建立“建设、出让、运营、管护”四类计划台账,重点针对近期可整治利用的49宗闲置地块约1897亩土地,制定差异化盘活路径,打造停车场8个,新增停车位约930个。建立镇街企联动机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以闲置地块整治利用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活力,以“小切口”显著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闲置地块整治利用的首要目标。同时,拓宽资本联动场景,建立存量低效土地盘活滚动式清单,形成多元化合作架构。
针对当前闲置土地整治利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成立专项工作组,逐一分析研判,建立制度持续推进。集团内部建立资产管理盘活制度;与镇街建立合作管护制度;建立摘牌土地滚动开发制度,尽可能吸引社会资本提速开发;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及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闲置土地美化设计制度,坚持设施景观化、景观艺术化,持续形成整治利用成果。
记者 江秋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