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妇女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谱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丽华章。
区领导参加区妇女文化中心揭牌仪式。
致公党重庆市委妇委会捐赠。
机关首届“巾帼杯”花艺大赛。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中心城区,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153万人,户籍人口83.01万人、家庭34.77万户,女性42.32万人,占总人口的51%(其中0-17岁女性7.63万人),0-17岁男性8.13万人。区妇联直属妇联组织48个,基层村妇联44个,社区妇联111个。
区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区委和市妇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二大、市第六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妇代会精神和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妇女群众不忘初心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为实现“三高三宜三率先”宏伟愿景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全区妇女以走在前列的豪迈气魄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主动担当推动全区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各条战线施展才华,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九龙巾帼别样美”的灿烂风采,谱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丽华章。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妇女事业迈进新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广大妇女群众,重视关怀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为妇联工作和妇联改革指方向、定方针、提任务。市委在全国率先开展群团改革试点,为妇联系统改革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市妇联多次莅临九龙坡悉心指导,为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区委始终把妇女事业放在全区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区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出台《九龙坡区妇联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区政府将妇女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统筹推动工作落地落细,区人大、区政协组织开展调研视察、督办议案提案,切实推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各方的重视支持,为九龙坡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高质量组织实施《九龙坡区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九龙坡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促进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妇女儿童全面发展迈出新步伐。具体表现为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健康卫生水平大幅提升、参与决策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全区女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中小学在校生性别结构趋于平衡,推进社区教育,妇女素质不断提升。
全区妇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16岁,婚前医学检查率居全市前列,26.27万妇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孕产妇死亡率保持在0。
此外,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女性占43.3%,比上一届提高14个百分点,区人大代表中女性占比30.3%,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36.8%,比上一届提高4.55个百分点,党政部门领导班子、镇(街道)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达87.8%;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入村(社区)“两委”。
同时,妇女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及比例不断增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48.5%;一批女企业家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大局促发展 弘扬文明树新风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和九龙女声微信公众号、《九龙女声》期刊等新媒体,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等活动1800余场次,90万余人次参与。涌现出全国、市级“三八红旗手(集体)”,最美巾帼建设者、倡导者、奋斗者42人次。评选区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100个,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
全区各级妇联带领广大妇女投身“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创新、绿色生活”五大巾帼行动。选树“科技创新巾帼建功标兵”,开展“巴渝巾帼 美丽我家”植绿护绿活动,创新实施打造“最美庭院”示范项目,举办首届机关“巾帼杯”花艺大赛。开展“乡风文明”“双学双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实践活动247场,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426场,获评川渝“乡村女能人”3人,巴渝巾帼女农人2人,打造巾帼产业示范基地、巾帼农家乐等“妇”字号基地23个,助力妇女互帮互助奔小康。
全区各级妇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社会和谐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号召全区家庭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全区20万余户家庭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1个,全国“五好文明家庭”3个、全国“最美家庭”5个。开展“书香润万家”活动,获评市级“最美家庭”“书香家庭”348个;举办“最美家庭”分享会1200次,征集展示好家风好家训1500余条、好家风故事210多个。同时,常态化开展“清风常伴 廉洁齐家”“清风润万家”家庭助廉立德廉政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率先推进家庭教育进社区,建立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村(社区)全覆盖。
依法维权强机制 服务民生显情怀
以“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为主题,近年来区妇联开展“千万妇女大学法”,举办“喜迎二十大 同心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开展禁毒、防性侵、反家暴、防拐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874场次,制作“小龙姐说法”普法微讲堂视频,编印发放维权知识手册16万份,维权能力有效提升。
建立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多元合作诉调对接机制,实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创新“九龙心语”家事工作室维权工作品牌,深化“一三四五”工作方法,多元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全区妇联组织接待和办理来电来访2100余件,办结率100%,提供妇女儿童法律援助2490件,“小蕾花开”“贺岱法苑在线”“扶苗计划”等基层维权品牌亮点纷呈,维权工作更有实效。
精准帮扶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全区60名困境儿童“爱心妈妈”全覆盖,举办“把爱带回家”“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关爱公益活动70余场。实施“春蕾计划”“新年微心愿”圆梦活动,筹集慰问金、助学金、救助金410余万元,资助147名女高中生圆梦、慰问3700余名困难妇女儿童,贫困“两癌”入库妇女救助实现全覆盖。建立巾帼志愿服务中心,探索“1+4+13+N”巾帼志愿服务体系,涌现“集美社工”“仁爱社工”等特色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市级巾帼志愿阳光站2个,开展“文明实践在九龙 巾帼护河展风采”等巾帼志愿活动610场次,服务留守、空巢老人等群众2万余人次,“巾帼爱心赶场”获评重庆市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项目。
直面问题勇改革 攻坚破难焕活力
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目标,全力推进妇联系统改革。坚持“党建带妇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妇联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深入推进“破难行动”,加大会改联、四新组织妇联、园区妇联、妇女微家细胞建设,规范化建设市、区级妇女之家28个、儿童之家25个,基层组织“三建五亮”、示范创建更加规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妇联干部专兼挂结构逐步形成,13个镇(街)妇联主席由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女性领导担任。选举各级妇联执委4430人,全方位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切实提升执委履职能力和对妇联组织的归属感。建设启用区妇女文化中心,开设“九龙女声”直播间,办好女性学堂、九龙“巾英荟”,加大对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培育,女性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向全区妇女和家庭发出巾帼正能量、守好家庭主阵地、坚守岗位护家园的倡议,各行各业的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在“援鄂”“援沪”、社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勇毅前行,在复工复产中攻坚克难,展示了“半边天”的担当,涌现出一批抗疫全国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绽放了无愧于时代的璀璨芳华。
记者 江秋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