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藏”在防空洞里的民族记忆

发布日期:2021-07-02 11:10

6月27日,166舰陈列展开放首日,不少市民来到建设码头一睹166舰风采。



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166舰,模仿海军战士雕像 的敬礼动作。

重庆建川博物馆展厅。

建设码头上的裸眼3D立体彩绘。

在鹅公岩大桥桥头,赫然矗立着雕塑家谭云创作的巨型雕塑——《冒着敌人的炮火》。雕塑整体7米高,最顶端的川军战士手持机枪,正朝着空中扫射,富有典型意义和性格特征的姿态、造型,动人心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雕像身后,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走进了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展品、一场场还原的历史场景,文物无声,展示着历史时空下不屈不挠的抗争,先烈们的精神一直引领着后来者之路,愈发坚定了观者的理想信念。

收藏民族记忆 让历史“说话”

抗战时期,重庆开辟了众多防空洞,在保护山城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为民族工业提供着庇护,尤其是大量的兵工厂,更是在防空洞中夜以继日地生产武器,为抗战前线提供支持。

如今,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防空洞焕然重生。我区利用位于鹅公岩大桥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打造了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这是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一期项目由已建成的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等10个主题博物馆,和新亮相的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在建的重庆农民工博物馆组成。博物馆内文物藏品10万余件,是一座大型非国有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馆藏国家级文物12件。深藏在防空洞中的“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通过文物、版面、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形式,真实反映第一兵工厂的历史风貌和中国民族兵工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揭示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日精神。

步入“抗战文物博物馆”,取自抗战老兵的652枚血手印扑面而来,每一双手印背后,都是一颗保家卫国的拳拳之心,更凝固了无数慨当以慷的热血故事。深入馆中,中流砥柱、正面战场等众多版块展出的珍贵抗战文物,警示中华民族以史为鉴,努力开创和平友好的未来。

“票证生活博物馆”则陈列着时代民众吃、穿、住、行、用等方面,辅以丰富多彩的票证实物,清晰勾勒出四十年漫长岁月中,中国百姓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形成几代人求生存、谋幸福的岁月画卷。

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通过防空历史、人民建设、地震、火灾等民防内容,加强人民群众对人防和民防的重视,提升基本防护技能。

重庆故事博物馆,以民间记忆为视角,系统展示了以纤夫号子、码头饮食为代表的重庆民俗文化。

此外,兵器发展史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中国70年民间记忆”博物馆,均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中国在军事、民俗、经济、医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中国人民独有的家国情怀。

博物馆“上新”备受瞩目

“荣誉之舰,英姿入港”。6月26日,退役后的166舰落户重庆建设码头,正式“安家”到九龙坡,成千上万市民自发来到江边,一睹它的风采。随着166舰的入港,标志着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景区的正式亮相,整个景区拟于今年年底完成并向市民开放。

6月27日,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166舰陈列展开放迎客,首日开放的1000个名额被早早约满。不少没有预约上的市民,也排起了长龙,前往重庆建设码头参观裸眼3D彩绘、特色工艺的垂直绿化等景点。

“带孩子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什么能比他亲眼看到、亲自感受的经历更为深刻。”带着孩子来参观的陈女士说,166舰里面的细节,还有裸眼3D彩绘体现了中国强军的发展历程,都给自己和孩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66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1型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开创了我国海军主战舰艇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同时创造了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出访国家和港口最多、出访人员最多等诸多纪录。

如今,“功成身退”的166舰进入国防教育的新阵地,成为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而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庆农民工博物馆,将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农民工的生活生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律和发展方向,将于近期对外开放。

以史为鉴 坚定理想信念

重庆建川博物馆拥有多项荣誉: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首届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

作为最直观最立体的历史教科书,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依托,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已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据统计,重庆建川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震撼,是不少人走进重庆建川博物馆的第一感觉。

“有些是我们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口中听来的,有些是父辈的经历,让我们的记忆更近一些。”

“每一件文物,它们背后的故事,都震撼心灵!”

从留言簿中的感言可见,兵器、弹药、文献、衣物、照片……彰显伟大精神的文物,很多都貌不惊人,但却感动着一位位观众,激励着他们在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5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作家来到重庆建川博物馆采风。“革命先烈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网络作家关注现实,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担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说。

人民日报社记者刘书文在去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中曾参访过重庆建川博物馆:“知道历史才能够更好地珍惜现在。重庆建川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之前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看到了很多革命先辈流血流汗所作的巨大牺牲。因为无数先辈的奋斗,才换来了今天富强文明的中国。在参观过程中,也让我们新闻工作者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既是记录新时代,也是在给历史打初稿,因此,我们的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准确。”

文字:冉冉

图片:陈林/张桦

小编:王恭之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