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魅力九龙坡 > 正文

九龙坡区西彭镇:农居“小院落”书写治理“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2-05-11 10:04

土地流转协调、院落环境卫生整治、红白喜事操办、春耕生产准备工作、院落人员情况摸底……这段时间,在九龙坡区西彭镇的各个院落会议上,这些议题成为院落村民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大家频频举手表决,村里的大事小事得到逐一落实。

近年来,九龙坡区西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二十字总要求,聚焦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铝都院落”微自治创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基层民主、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自治建设。一幅环境优美、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环境美
“院落党建”管理、“六事民情”梳理打造美丽乡村

“西彭铝”是九龙坡重要的工业名片,作为“九龙九景”的西彭铝都更是见证了九龙坡百年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变化。2021年西彭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24亿元,限上商贸批零总额103亿元。

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西彭镇大园区、大企业、大农村、大城区的情况,但也由此带来大量社会矛盾。“邻里关系、环境整治、乡风文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很容易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情况。”西彭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潘兵介绍。

在实际探索中,潘兵发现矛盾化解难、环境改善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大多都出在“最后一公里”上。潘兵表示:“农村不像城里,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村民大多都是几户、十几户形成的院落,而且院落之间相距较远,导致政策不好传达,诉求无法送达。”

面对这种“上不通下不达”的情况该怎么办?

“铝都院落”微自治的第一步,就是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在西彭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镇23个村被划分为229个院落,并由村民自行推选出一名院落长,采取“院长制”管理。

潘兵介绍,“院长制”采取的是“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院长+社长”五级模式,院长平日里搜集群众意见,根据情况在村民议事厅召开院落会议,大家商量处理。如果院长不能解决,就依次上报处理。如此一来,村民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党委政府与村民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

韩江群是西彭镇长石村村民,也是长石村砖房子院落的院落长。刚上任之初,她就下定决心要做出成绩。“我们院落有22户60个人,大家平时关系都不错,就是环境卫生差了点。”于是,她决定首先从环境整治入手。

通过召集村民开展院落会、上门宣传环境整治、带头做大扫除等方式,让村民们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院落的环境也在逐渐变好。

“地坝要收拾干净,柴柴草草要堆码整齐,鸡鸭要关起来喂,阴沟阳沟不能积水,这些都是韩院长教我们的。”砖房子院落村民刘娟笑着说。

有了“院长制”管理,村民们的沟通渠道也变得畅通起来,院落长成为了民情信息员,通过院坝会、村民代表会等收集分类群众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了畅通渠道“说事”、落实责任“理事”、民主决策“议事”、整合力量“办事”、公开反馈“评事”、巡查回访“督事”的六事民情工作法,彻底解决了以往“上不通下不达”的情况。

邻里睦

“老杨群工”调理、“法律工作室”办理打造和谐乡村

西彭镇真武宫村作为享誉市内外的现代农业基地,是一个以鲜果采摘为主体,集垂钓、观光、养生、科教为一体的现代休闲体验式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

万事开头难,真武宫村在打造之初,却遇到了不少的阻力。

“最开始,许多村民对这件事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于我们要免费为他们打造村居村社有抵触情绪。”真武宫村综治专干刘显昇说。

工作要推进,院落长们率先行动了起来。八角亭院落长周树华在院落会上收集了村民意见后,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

“政府免费给我们打造好,我们住起来也舒服。”

“打造好了过后,产业进来了,我们还可以就近上班,这么好的机会不要错过哟。”

……

凭借着多年来在院落中的好人缘,和苦口婆心的劝说,她终于做通了院落全体村民的思想工作,改造最终得以顺利进行。

改造完成后,随着村居形象变好,再加之有产业入驻进来。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大家纷纷表示:“现在环境变好了,又可以在家门口上班,日子越过越好,一点不比在城里差。”

院落长不仅是政府与居民们的调解纽带,还是居民关系的“润滑剂”。在农村,左邻右舍虽说都互相认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会有一些小摩擦、小矛盾。遇到这样的问题,院落长总是第一个上去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刘显昇介绍:“过去,村民间只要有矛盾,就闹到村委会。如今,矛盾不出院落就能解决。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武宫村的打造中。”遇事就找“院落长”,已成为村民们的习惯。

当院落长遇到无法调解的矛盾该怎么办?

为此,西彭镇将九龙坡“老杨群工”这一金字招牌延伸至基层前沿,通过设立村级群众工作室、群众工作点,形成站、室、点三级联动体系,创新设立“24小时不打烊”服务热线,组建党员“和事佬”调解队。同时,采取“5+N”模式集约工作力量,即一个平台接待群众、一套流程调解纠纷、一群“小杨”服务群众、一个系统联动落实、一个机制考核落地,N种创新调解模式,确保群众调解有门路。

如果调解无效需要借助法律手段该怎么办?

西彭镇选择将“法律工作室”开到村居院落,把各类风险隐患清理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培养“法律明白人”、开设法治讲座、提供法律援助、做好法律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探索出一条由村综治专干把脉、法律顾问确诊、巡回法庭和调委会治疗的矛盾调解一体化机制,让村民们遇事懂法、办事依法。
经过多年深耕,村民们已经形成了小摩擦找“院长”、有矛盾找“老杨”、出问题去“法律工作室”生活习惯,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院落内部。今年以来,全镇23个村平均每月处理矛盾纠纷为13.6件,较之往年大幅降低。

气象新

“邻里守望”自理打造文明乡村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想跟大家商议一下王老师的后事该不该办?如果要办,应该怎么办?”

上月初,长石村砖房子院落长韩江群将村民们召集起来,讨论院落居民王富国的“身后事”。据了解,老人王富国是该院落的原住民,前不久因病去世。

“我觉得应该办,王老师在我们村里面人缘好,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对这边联系‘一条龙’不熟悉,大家都是邻居应该帮帮忙,帮他联系一下。”

“对头,邻居间就该相互帮衬。”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商量中,将王富国的“身后事”定了下来。这时候,韩江群开始做总结:“看来大家都同意‘办’,但是现在政府倡议红白喜事不要攀比,再加上疫情原因,我建议最多办4桌,就办一个晚上,大家同不同意?”

“同意。”居民们异口同声表示赞成。

其实,这样的院落会,在西彭镇23个村229个院落中时常都在上演。小到村民琐事,大到政策推行,大家在院落中做到了“有事必议、有议必果”。大家也在一场场热闹的院落会中,拉近了邻里关系。

“院落会就是我们自己管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参与其中!实现了百姓事、百姓议、百姓定。”韩江群笑着说。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对于“两邻”理念,砖房子院落的村民们早已入脑入心,人人都能如数家珍。院落会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基层自治,也为当地乡风文明建设打下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全镇23个村通过院落会,指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发动居民自我防范,落实以“邻里守望”为核心的群防群治机制,“街坊邻居互相守望,自防联防守护平安”已成为这里的常态。

同时,西彭镇党委镇府还依托院落开设初心坊、初心讲堂、梦想课堂等形式,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新风良俗行动、家风润万家、点赞好乡邻等活动,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家风民风,村民的精气神有了明显转变,村民们归属感、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随着“铝都院落”微自治基层治理模式的深入开展,这些院落连方成片,逐渐串连起了西彭镇的靓丽风景线。实现了群众从“等靠要”变“创干拼”、乡村从“脏乱差”变“洁净美”的转变。(完)

记者 冉冉 摄影报道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