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测试栏目 > 全民抗疫 > 正文

抗疫物资“摆渡人” 老中青三人撑起核酸检测“半边天”

发布日期:2022-09-05 15:05

来源:上游新闻


8月24日,九龙坡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决定,调整九龙坡区九龙街道全域为临时管控区域,根据管控的要求,实施管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则根据检测的结果来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还要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指令发出后,九龙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三位工作人员就承担起了全域内核酸检测物资的“摆渡”任务,从疾控中心运送到临时管控的九龙街道,再分发给各个社区,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顺利地进行核酸检测,三位工作在防疫一线背后的功臣,也被居民们称为物资“摆渡人”。

▲三人合力把核酸检测物资运送到车上

据街道负责人表示,临时管控期间,多亏三人勠力同心,才能满足前方抗疫的需要。

老中青三人

各有自己的工作特色

9月2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九龙街道见到了这三人:靳亮、包正军和胡斌,三人分别年龄为55岁、37岁和24岁,55岁的靳亮头发花白,是三人中的“老同志”,而37岁的包正军虽然年龄不大,但前额处也有不少白发,因此被人称作“中流砥柱”,24岁的胡斌参加工作仅1年,稚嫩的脸庞和他麻利分发核酸检测物资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是三人中的“青春气息”。

时间回拨到8月22日,当时,受疫情防控要求,九龙街道全域就开始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2020年初,由于我们街道也有确诊的病例,所以大家都比较有经验。”靳亮告诉记者,那会儿,他就被街道调来负责核酸检测物资的运送,而这一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全部是阴性,当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们预计这一次肯定没问题了。”

▲高温天,三人互相打气,保障街道的核酸检测物资供应

8月24日,受疫情发展变化,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出了对九龙街道全域进行临时管控的决定。

▲抢时间把物资分发给各社区

“我们拉物资的任务就更重了。”包正军告诉记者,他们平时要对接核酸检测的物资主要有六个地方,分别是九龙坡区疾控中心对应的两个发放点、高新区人民医院、九龙坡区中医院、九龙坡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其中,疾控中心主要负责发放核酸检测的物资,而剩余四个地方发放试管码。

找路难抢时间难

这一切难关最终都挺过去了

临时管控之初,对大家而言,找路是件麻烦事儿。靳亮告诉记者,以前,整个街道的路,他闭着眼睛都找得清楚,但管控后,由于很多路段不允许车辆进出,即便运送核酸检测的物资车辆,也只能从指定的通道进出,“后来就凭记忆硬记,两趟下来,我就记清楚了。”自那以后,靳亮就成了三人当中的“专职驾驶员”。

▲堆成小山的物资还要分发给各个街道

包正军过去是九龙街道的城管工作人员,今年调入社事办后,体验了一把“抗疫”的不易。

▲包正君提着两箱物资下楼

他还记得22日那天,要对居民进行街道范围内的全员核酸检测,当天傍晚6点多从疾控拉回物资,紧张忙碌地分发给各个社区后,硬是抢在晚上10点以前,开启了当天的核酸检测。

▲搬四货车物资,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居民排队检测核酸很辛苦,那几天又特别热,想的是物资充足,来了就检测,方便快捷。”近10天的忙碌,包正军目前最大的困扰是缺觉,“确实很累,但能做这个活儿的人不多,我们三个缺谁都不行。”

从一开始想放弃

信念的力量支撑他到今天

这几天,秋高气爽,24岁的胡斌却穿着一件厚厚的外套,说话也有些声音嘶哑,他累得有些生病了。

胡斌大学毕业后来到街道上班,老家在万州,一年的时间,因为各种原因,只回去过三次,而第一次面对疫情防控的重任,他坦言,一开始,自己就想放弃,“我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爸爸妈妈确实比较心疼我,你看这个装物资的箱子好重,第一次两只手想把它提起来,差点没被绊倒。”

一方面是想放弃,另一方面,防疫的任务又很紧急,这个初出社会的年轻人就在内心的纠结中慢慢地说服着自己去适应、去努力。

▲24岁的胡斌(右一)现在拿一箱物资已经比较轻松了

8月27日,分发核酸检测物资。社区是女防疫员前来领取物资的,胡斌会主动帮别人把物资搬到车上,遇到男防疫员领取物资时,还会问别人,需不需要帮忙,他说他开始长大,懂得关心别人。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经济学,但工作后来到街道接触的是民政相关的工作,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对于我来说,我想,能支撑着我继续干下去的力量,就是这份信念——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图片由九龙街道提供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