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
“您好!这里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是他们的单警装备,他们的从警生涯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追逐,却可以用声音传递着爱与温暖,而作为公安机关的“中枢大脑”,他们在人们看不见的战场守护着辖区的平安与美好。
他们用数据分析降低发案率
说起指挥中心,民警们最常说起的一个特点是“海量信息的中枢”,的确,光是九龙坡区每日近千条警情就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各个科所队的信息同样汇聚于此,指挥中心要处理的信息量可想而知。面对这些信息,单单是中转、下发等各种具体操作已然繁杂,而指挥中心的民辅警们,还要发挥掌握信息多的优势,为公安工作赋能。
“我们每年的警情数超过30万,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我们可以帮助分局在警情的源头上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降低警情发生的效果。”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胡效铨介绍道,拿近年来一直高位运行的电信网络诈骗类警情为例,通过对电诈发案情况的对比碰撞,指挥中心找准辖区电诈发案的类型特点,梳理出易发案区域、时间、人群,对此进行深入研判,生成防范意见,这个“画像”被下发到各个基层派出所,一所一策,指导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防骗工作——杨家坪金融机构多,需要注意线下转款时的见面劝阻;九龙园区企业密集,可以通过进企业等方式开展精准宣防;黄桷坪高校学生多,网络贷款、兼职刷单等诈骗形式要提高注意……通过这一系列的警情分析指导精准宣防,今年以来,九龙坡区电诈发案数量下降4.1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针对高发的警情,指挥中心都要做到阶段性深度研判,对稍有抬头趋势的警情及时扼制,保障辖区平安、有序。民警陈进介绍,尽管随着技术进步,如今的指挥工作有了许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但要实现精准分析还是需要大量人工筛查,确保分析研判有针对性、有实战价值。
他们最了解群众的需求
“说起来,我们不直接面对群众,但我们离群众也可以很近。”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民警祝伟伦说起了自己这套“理论”:“市民遇到需要向警方求助的情况,通常不会去查派出所的电话,而是直接拨打110,可以说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我们指挥中心。”诚如他所说,由于市民的诉求都会通过110电话接入指挥中心,他们直面群众的需求,只要在110接处警岗位上干久了,都不用梳理数据,就知道辖区有哪些影响市民安全或便利的情况存在。
据指挥中心分析,在每日近千起警情中,几乎有一半都是交通类警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路面上的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行车安全、停放秩序等问题也日益困扰市民。”民警介绍,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属于“挡道挪车”的需求,按照以往的办法,指挥中心会将警情推送到交巡警基层勤务大队处,由民警出警处理。民警虽然能处理好这事,可由于该类求助量大、处理耗时且易发生在早晚高峰时段,势必影响指挥路面交通的警力调配,而市民常反映的另一个情况又是高峰时段的道路拥挤。如何合理部署警力,这个问题又交到了指挥中心。
今年以来,借助警务机制改革、勤务模式优化,九龙坡区公安局指挥中心积极探索110警情分流,针对“挡道类警情”,实现了指挥调度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置,仅此一项就承担了交巡警警情的50.4%。通过前面盘活资源,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困扰群众的“挡道类警情”能够有效处置,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改善也被群众看在眼里。
阻击疫情他们也是幕后英雄
本月初,九龙坡区报告新增一例本土确诊病例,疫情即警情,防控即职责,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也立即投入到对相关人员筛查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1月2日,民警在配合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确诊病例居住地进行环境消杀工作,工作人员在征得其本人同意后进入其家中,是否需要民警在场进行见证?面对这样的情况,现场民警也拿不准。指挥中心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确定了消杀工作的规范,指导民警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打开4G执法记录仪,指挥中心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指挥,民警对消杀过程录音录像,保障现场秩序和居民财产安全,一来让该居民安心治疗,二来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