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事业动态 > 正文

中医院医生教你秋季养生 避免踩“坑”

发布日期:2021-09-26 10:28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天气渐渐变凉,如何做好秋季保健,秋季该如何养生?记者采访了九龙坡区中医院的医生邹洪宇。

“美好的秋天它也有坑,也埋有雷。”邹医生希望市民关注4个“雷区”,不要踩“坑”。

坑一:干燥。盛夏的高温虽已降低,但大地上还余热未尽,加之雨量逐渐减少,气压逐渐增高,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就会偏于干燥,干燥的气候容易损伤我们肺胃阴液,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困难等不适。

坑二:犯困。老话说得好:"一夏无病三分虚",由于夏季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一到秋季我们就容易感到身体疲惫,人极易犯困,打不起精神。

坑三:受凉。俗话说,一阵秋雨一阵凉,秋天天气转凉,我们容易伤风感冒,头痛脑热时有发生,风湿关节痛、慢支老吼巴等老毛病也容易犯,容易反,特别是老年人和“虚哥”适应力和耐受力就更差,更容易受凉生病。

坑四:伤食。立秋以后,苍蝇、蚊虫等“四害”仍活力十足,极易污染食物,传播疾病,发生腹泻;秋天大量瓜果上市,如贪吃瓜果,也伤害脾胃;双节期间走亲访友,暴食暴饮,加重胃肠负担,也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使腹痛腹泻时有发生。

针对秋季养生,在日常起居方面,邹医生给出7点小建议。

1.多喝温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秋天干燥,蒸发水分多,补水必不可少。因此,秋季养生,除了饮食上要添加羹汤,更应该多喝开水,不是凉白开,而是温开水,多次喝,每次少少喝,特别是有胃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饮水。

2.多食养阴粥。秋冬应养阴,膳食宜滋阴润肺,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粥中加入药食同源的药材,熬成药膳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山药粥、黑芝麻粥等。也可以吃些萝卜、莲藕、梨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3.保证充足睡眠。《黄帝内经》指出秋天的作息应该是早睡早起,要“与鸡俱兴”也就是鸡叫就起床,这样既保证了充足的睡眠,又可以有效工作和学习,劳逸结合,身体才健康,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改变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中午犯困,可以睡睡午觉,但不宜超过1小时。

4.适度户外运动。秋高气爽,双节休假,正适合外出,亲近大自然,多进行增强体质的户外运动,如晨跑,早操,爬山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舒展肢体的活动如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等,还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进行高强度和剧烈运动,锻炼时应以微汗为适,切忌大汗伤及津液。

5.适当增减衣服。民间有“早春要捂,早秋要冻”的说法,秋天晚一点添加衣服,对培养耐寒能力,确有好处,但“秋冻”也要适度。立秋早晚凉,而且入秋后,每下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次,衣服也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逐渐添加,以免受凉生病。对于老弱、小孩和病人,尤其不可忽视。

6.管好自己的嘴。经过夏天的消耗,入秋后人体“内虚”,肠胃弱,经不起大的折腾,因此我们要少吃“路边摊”,不喝生水,少吃不干净的食物,防病从口入;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防寒从中生,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谨慎;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防脾胃受损。

7.适时进补不滥补。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我们自古有“贴秋膘”的习俗,把春天和夏天消耗的精、气补回来,身体有这种需要,是可以进补的,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虚才可以补,实证病人不宜补,虚的病人又因为体质不同有阴、阳、气、血虚的不同,不能滥补。想进补的,最好听听中医师的专业意见。

文字:邬姜

小编:龚玲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