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端相关栏目 > 热点推荐 > 正文

新春第一会|游摊安心 居民交心 车主省心——探寻民主村基层治理“密码”

发布日期:2025-02-06 15:27

重庆日报

2月5日是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早上9点,补鞋匠黄德军准时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楼旁一棵大树下的“小黄皮匠坊”,开始张罗摆放锥子、线团、胶水、磨刀石等工具,希望新年有个新气象。

▲2月5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小摊贩正在摊位上和居民交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小黄,铺子开张了哇,春节去哪耍了没得?”很快黄德军迎来第一单生意,他一边擦鞋,一边与老顾客张大叔聊天起来。

“在民主村补鞋二十多年,终于有了自己的摊位,我现在干得安心,干得开心!”看着眼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摊位,黄德军仍难掩内心的兴奋。

如今,像黄德军这样幸福感与日俱增的居民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得益于民主村社区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密码”。

游摊有了固定的“家”

今年40岁的黄德军从小跟着父亲学修鞋,以前一直在建设厂门口附近补鞋,随着城市建设变迁,他们的摊位逐渐成了“游摊”,经常被赶来赶去。

“那时我们没有固定摊位,小区门口、商场门口都摆过,撑把遮阳伞挡不了风也遮不了雨,伞都弄坏了好几把。”讲起过往经历,黄德军感慨不已。

同为社区一分子,很多像黄德军一样的手艺人用双手辛勤劳作,却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可以立足。

▲蔬菜摊主正在整理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这些有手艺的师傅在民主村待了半辈子,不能让他们没有安身立命之所,社区治理必须考虑他们的需求。”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伍成莉称,从2023年开始,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与民主村社区联动召开座谈会协商,最终决定利用社区角落空地打造“惠民巧匠坊”,免费提供给手艺人们使用。

记者在“惠民巧匠坊”看到,这里占地不大,约20余平方米,设有配钥匙、修鞋、理发等摊位。社区特意将鞋匠铺、换锁铺等老手艺、老营生保留下来,有效整合进“惠民巧匠坊”,不仅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承载了一份往日岁月的亲近感。

2023年夏天,黄德军把小摊正式搬进“惠民巧匠坊”,至此再也不用打“游击战”。除了春节他几乎每天都会出摊,前几日还未返工,就有老顾客打电话询问何时开门,生意越来越好,心情自然跟着好起来。

和黄德军一样,51岁的修理师傅宋义平曾经也是风吹日晒摆游摊,得知社区要打造“惠民巧匠坊”,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干了30多年修理,宋义平终于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宋哥爱修理”。今年春节期间他没有外出,只要顾客打电话就上门服务。

“政府不收我们租金,水电费也免了,我们更应该加把劲儿干!”宋义平告诉记者,现在心里特别踏实,不仅收入增加了,而且有了被认可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社区事居民来表决

装修一新的咖啡厅、别具格调的家具店、人潮涌动的买手店……记者看到,今年初开放的民主村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2月5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咖啡店摊主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民主村·西小街就是二期项目之一,这里每个门面风格都不一样,但都装修别致。春节期间,许多年轻人选择来这里Citywalk,他们捧着咖啡杯,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在心仪的店铺拍照留念,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巷。

“二期项目背后凝聚了城市管理者与社区居民的心血与智慧,项目实施过程中居民有决定性的一票。”伍成莉举了一个例子——城管队员巡逻时发现有一处房屋外围墙年久失修,出现裂痕和垮塌。队员及时上报后决定拆除并重新修建围墙,但围墙改造更新方案因居民意见不一而无法实施。

▲居民们正走在环境整洁的小区里。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围墙拆不拆、怎么拆,应该让居民说了算。”城管部门联合社区工作者反复实地勘察,深入居民家中征集意见。

“根据居民的意见,我们前后三次完善方案,但始终没有得到全体居民一致认可。”谢家湾街道组织委员冉天红没有灰心,在街道牵头下,更新公司、民主村社区等多单位共同努力,去年10月召集居民代表举行协调会议。施工方和设计师细致阐释方案,最终赢得居民理解和支持,威胁居民安全的围墙顺利拆除。此外,民主村还统筹开展“三师进社区”行动,邀请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到社区,与居民一道参与建设,每周协商议事20次。

窨井盖美化、保留黄葛树、改造红砖房、设施适老化等建议也落到了项目中。其中,最受居民关注、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苏式红砖楼老墙体被保留下来,还在墙体外加设钢结构和玻璃罩,重构内部空间……

“没有大拆大建,尊重社区的历史与文化,我们还能找到原来建设厂的记忆。”居民冯文初在社区居住超过50年,为改造效果拍手称好。

回家再也不用“抢”车位

晚上7点,民主村社区居民李琏直接把车开进了家附近的万象城停车库。但几个月前,他还要为回家停车而发愁,想着怎么“抢”车位。

“现在下班后再也不用慌着找车位了。”李琏下班后可以把车开到商场停车库,还能顺带逛逛永辉超市。

之前与社区居民停车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街之隔的万象城商圈夜间空置车位多。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万象城商场有车位4202个,但夜间空置车位约3200个;万象里有车位1293个,夜间可用车位约350个,大有停车潜力可挖。”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市政处副主任李长英介绍说,去年3月,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会同谢家湾街道等与万象城物业公司进行协商,探索错时共享停车,万象城商圈车库实行优惠价格,万象城19点到次日12点收费标准为200元/月,万象里20点到次日8点,租金100元/月。

“这个价格居民完全能接受,商圈停好车再步行回家,既方便又省心。”李琏说道。

除了停车难、乱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也正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解决。去年9月,“九龙城运通”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居民们不仅能获取停车场、公园、公厕等设施位置信息,还能够方便地参与城市管理。

“发现乱停车、垃圾乱堆乱放、市政设施破损等问题,只需动动手指,拍张照片上传到小程序,问题就能迅速交办到城管部门及社区。”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九龙坡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任务,开发了“九龙城运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投诉建议一键直达、便民服务一屏直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