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龙网
眼前的展厅不大,室内装饰布置简单,但展品却大有来头。80件(套)由非遗传承单位和国内顶尖服装设计师创作的服装,如蜀锦、宋锦、唐锦和香云纱等丝绸品种,华丽精美、端庄贵气,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近日,在重庆九龙坡区万象城商场里,一场“中国非遗·国风新说”中法巡展吸引了众多路人纷纷驻足。
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是“90后”重庆妹子赵倩。一次偶然,让本在法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她,凭一颗炽热的心,踏上了传播中国非遗美学的征程。
在国外留学时,同学误以为汉服是日韩服装,这让赵倩认识到不少外国人对东方美学的认知存在局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匮乏。这份痛心,化作了她前行的动力,她毅然决定在去年3月开启这趟意义非凡的旅程。
如今,她带着从全国各地借来的非遗、国风服装来到重庆办展,让梦想从家乡启航。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蜀锦服饰,它有3000多年的历史......”赵倩身材清瘦,高高束起的半马尾又增添了几分活泼,她亲自担任解说员,热情地招呼每一位逛展的顾客。连续多日的讲解,让她的声音变得嘶哑,脸上也布满了疲惫,但面对客人时,她始终挂着甜美的微笑。
一个人办展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从租借场地、安装灯饰、挂墙画到设计布展,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回重庆的这些日子,熬到凌晨已是常态。
然而,付出是值得的。这场展览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热烈反响,参观者们被香云纱复杂的制作工艺所震撼,对中国的织造工艺赞不绝口。“香云纱制作工艺很复杂,现场看真的好震撼”“中国的织造工艺好赞,确实应该提高审美”诸如此类的评价不在少数。
大家对赵倩本人更是充满了肯定和敬佩。
一位粉丝留言道:“通过赵倩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这些衣服背后的心血和付出,希望更多人能爱上非遗和国风。”
来自重庆的小张同学多次前来参观,她表示这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丝绸服装展,对四大名锦有了深刻的认识,认为这样的展览非常有意义。
另一位带着孩子本只是“随便看看”的柯女士也被赵倩感动。“我女儿本来对这些没太多认识,更谈不上兴趣,但她像对待贵宾一样给我们讲解,那种热爱感染了我们,我女儿回家查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学习。”
这些积极的反馈,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赵倩所有的疲惫,也成了她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赵倩就读于巴黎高等商学院,曾于腾讯总部工作。读博期间,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备受领导与同事喜爱,有着不错的前景。
可为了办展,她毅然离开。很多人不理解她的决定,但她深知,对非遗、国风的热爱,让她无法停下脚步。
“我主修经济学,深知非遗、国风难以流通,是因缺乏经济学底层逻辑的支撑。我必须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赵倩对此很坚定。
在她看来,消费源于喜爱与需求,而视觉则是最为直观的第一印象。于是,她果断选择从服装这一消费品切入,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工艺从非遗传承单位中带出去,推向世界的舞台。
她走访了国内17家博物馆,拜访了数十位国内顶尖设计师,虚心地向高校专家请教。正如她所预料的,由于市场不买单,中国四大锦、四大绣、香云纱等无比珍贵的非遗文化,大多深藏于博物馆之中,或是仅被少数非遗收藏家所拥有。
这使她萌生了举办非遗与国风服装展览的想法,以此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并欣赏这些文化精品,从而产生消费欲。
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赵倩不惜花光自己的积蓄,不顾家人反对,独自辗转全国各地去借服装。期间,有人嘲讽她的天真,有人狠心将她拒之门外,但也有人为她的执着所动容。
她清楚地记得,在与一家女装品牌洽谈合作时,因场地规模等问题被商务人员直接拒绝。于是,她果断飞往杭州参加线下主理人大会,结识了该公司市场经理。为表达诚意,次日又飞往对方品牌总部,经过4小时的交谈,终于用真诚打动对方,借到重量级“香云纱”代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时间里,她陆续从非遗传承单位以及中国时装周优秀设计师那里借来了80件(套)非遗、国风服装,其中有不少是明星定制,以及设计师金奖作品,蜀锦、宋锦、唐锦三大名锦也齐聚于本次展览,可谓一场难得的“团圆”。
“或许,举办展览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哪怕多让一个人留意到这些服饰,被它们的美学与文化所吸引,我认为就是值得的。”赵倩坚信,只要坚持做这件事,就一定能唤醒人们对中国非遗美学的认知,进而建立起情感链接,并为之买单。
赵倩说,不管办展效果如何,她将一直做非遗美学的“追光者”,立志让中国的非遗文化走向国际,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重庆展览结束后,她计划于10月中下旬将这些服装带到法国巴黎,继续她的文化传播之旅。
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文
受访者供图
林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