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白”就是谈白、聊天、闲吹。在黄桷坪街道官家林,重庆十方艺术中心,就有这样一位来自城口乡村,自称“摆白”的艺术家。
她叫杜双。会油画、懂装帧、善雕刻,也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和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未来食堂”,一年只营业24天,被称为“二十四小食”。
杜双说,她的艺术创作在于一幅画、一本艺术手账、一个惟妙惟肖的木版,抑或一份香喷喷的饭菜,成为与大众的对话和交流的媒介,给人们带来新的人生体验,人们也赋予这件作品更多的想象,从而形成作品完整性的过程。
所以,这样的创作,需要“摆白”。
一本自制手账 记录生活点滴
▲杜双正在制作手账。
初见杜双,小个子,高马尾,宽松T恤,手持镰刀在山坡上除草,给人的感觉少了刻意、多了随性,少了拘谨、多了鲜活,少了做作、多了率真。
今年35岁的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先后留学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和阿维尼翁高等艺术学院。
留学期间,杜双坚持用手账记录生活的点滴,用描画、剪贴、文字、相片等方式呈现旅行、假期、迷你故事等。
2019年10月20日,星期四,阿维尼翁:今天早上有雾,在雾中看到了一种味道,这是冬天冷冽的气息,黏合着山城雾都的乡愁,是那么模糊,又那么的清晰、温暖。
2019年11月7日,星期四,阿维尼翁,凌晨两点:一块玻璃缠上蓝色胶带——被治愈了吗?
……
为了鼓励更多人去欣赏身边的平凡之物,体会其中蕴藏的美,杜双开始在国外社交平台上面发自己绘制的手账,她希望将获得的灵感融入到具有意义的事物中,去拥抱不完美,激发身心的健康发展。
可以看出,杜双的手账界面都十分简洁,一眼看过去就像是某本文艺杂志。从排版、配色、贴图、文字到大量的留白,都有种平淡如水的味道。
细细品来就似每日的生活,里面记录了天气、购物、聚会、学习、工作和闲逛,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和戏剧的人,但就是美好又细水流长的气味在手账中发酵。
缓缓的,就像一首诗,一场淅沥的小雨,一个没有结果的问题。
甚至她还从报纸、刊物等纸制品中裁剪出图片和文字,组合植物,再用彩笔勾勒出一页页精彩的平面视觉插图。
浏览这些手账,就是通过“摆白”自己的生活,给人一种在欣赏艺术的感觉。
一次徒步之旅 顿悟艺术本质
从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杜双在法国生活了一年。这期间,当过商场的导购员,卖过花瓣冰淇淋,做过泰国餐厅主厨……忙碌的工作,突然间让她有了一些迷茫:
学艺术到底为了什么?
从法国到西班牙,有一条中世纪流传到现在的徒步之路,路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原因上路的旅人们,像极了一条联合国登山路线,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处于“迷茫”中的杜双十分向往,希望借着徒步之旅“open mind”(解掉心结)。
辞去工作,背上简单的行囊,杜双从法国西南边境小镇圣让—皮耶德波尔出发。
最具挑战的第一天就是翻越庇里牛斯山,杜双选择在山顶住宿休息一晚,隔天再挑战无限延伸的下坡,之后就会进入西班牙北方国境,一路西行784公里。
“整条路就像走在联合国一样,每天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们,大家都带着不一样的理由和故事上路。”杜双说,之后在路上也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际遇。
“走在路上,可以抛开所有杂念,只管静下心来,往前走。”
“如果你有带帐篷就无敌了,整片大地都是你的家,有时候甚至连帐篷都不需要。”
聊起旅途过往,杜双兴致勃勃。特别是在结识了不同国家的同行者后,通过大家的分享交流,让她对追求艺术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体会。
以往学习艺术,关注的是专业知识丰不丰富,专业技能是否扎实,思想的表达、哲学的意境并不是创作重点。如今,在路上,每个人可能都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但大家都是善良的、真诚的,然后单纯地谈论着沿途的古迹、有趣的故事以及遇见的艺术。
学艺术到底为了什么?
杜双认为,艺术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必需品”。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现实的表达和反映,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从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进而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使人更加敏感和细致。
此外,从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美、善、真等,从而更好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识各国“驴友”,就是通过“摆白”自己的故事,顿悟艺术的本质。
一处废弃荒坡 践行生态亲耕
学成回国,坚定“艺术之心”的杜双,在朋友的介绍下,申请入驻了黄桷坪的重庆十方艺术中心。
她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艺术工作坊,带领孩子认识不同类型的苔藓,从美学角度帮助参观者发掘自然细微之处的美,并反思塑料制品再利用,从而激发关爱自然的情感,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
活动中,杜双带着孩子们在森林里穿梭,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苔藓,同时捡拾清理游客遗留下来的废弃塑料瓶,最后再和大家一起把捡拾的饮料瓶进行艺术再加工,做成苔藓艺术作品。
当一件件的艺术品完成时,孩子们不禁感叹艺术的神奇,而且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近距离观察了苔藓,了解了苔藓在生态中的作用,也启发了大家从改变日常习惯开始,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杜双采摘山坡上亲耕的丝瓜。
在艺术中心驻留期间,艺术中心三楼角落的一间屋子空了出来,旁边的平台可通往后面的小山坡。
“我们想建一个‘未来食堂’,一年24个节气,就只开这24天,把平台打造成一个小院子,小山坡上我们可以种点果蔬,自给自足,驻留的艺术家们、周围的朋友都可以来此用餐。”
谈及开食堂的缘由,杜双说,小时候有一个当厨师的愿望,大了,就想把学的艺术和会的美食融合在一起。一道美味,大家一起共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近了,就能分享很多事情了,艺术的表达与传播就更容易了。
于是,杜双和她的小伙伴们干起了装修房屋、打理小院、疏松板结荒地的活儿。
今年7月,记者来到未来食堂的小山坡,西红柿、玉米、茄子、青椒、黄瓜、南瓜、薄荷草、迷迭香长势正好,一些作物的杆茎上被拴上了红绳。杜双说,这是留下种子,供下一季栽种。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作物一旁总有一些杂草,实在茂密的还是会被杜双干净利索地挥镰割掉,但根还留着。
为什么不把这些杂草除干净?
菜要有,草也要有!自制酵素、堆肥改良土壤,种菜、种草、种树,收获、分享,想要传播生态亲耕的理念、回馈自然。
6月18日,杜双参与的“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第二期“城市试点”项目——“美行生态花园”在九龙坡区铁路小学正式开园,她带领孩子们为鸟儿设计并搭建温暖的家园,打造鸟儿的生活超市,引导孩子们选择树叶、树枝、可降解的麻绳等更贴近自然的材料,给鸟儿营造更熟悉的生活环境,也用上了废弃的玻璃瓶和塑料瓶。
她说,这样既环保又实用。
呼吁生态保护,就是通过“摆白”自然的馈赠、艺术的精美,身体力行、润物无声。
一间节气食堂 结识四海朋友
8月7日,立秋。
时令饮食描述道:经过夏季的湿气困扰,人们的脾胃往往运化乏力,立秋后逐渐由湿热转为燥热。此时饮食应以健脾、清热、滋阴为主,应当减少葱、姜、蒜、胡椒等辛辣食物,适当增加藕、黄瓜、丝瓜、茄子、蜂蜜、芝麻、梨、酸梅等甘酸养阴润燥的食物。
晚上6时,未来食堂的小伙伴如约而至。简约的装修风格,让大家感到轻松、惬意。虽然大多互不相识,但大伙儿很快在一起交流。
因为,这天主厨杜双开出了啃秋套餐食谱:馒头夹烧肉、香煎时蔬串、桂花绿豆凉粉。
每份22元,小伙伴参与方式有两种:只吃,或又做又吃。
大家很“自觉”地选择了后者——“又做又吃”。
串时蔬串、洗绿豆、打凉粉、揉馒头……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未来食堂的小伙伴在立秋这天,品尝“啃秋套餐”。受访者供图
“春日初露芬芳,夏日纵享清爽,秋日果蔬丰收,冬日暖汤暖心。”食堂小伙伴大邱说,在未来食堂,食材会跟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与二十四节气一起变化。不同季节,可以品尝到不同的美味佳肴,让每一位热爱美食的人都能享受到季节的礼赠。
大邱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当天是他第3次到未来食堂。“第一次受从事景观设计的朋友邀请来的,很快就被杜双和她的未来食堂所吸引,亲耕、生态、交流、分享,在这里交流分享在激荡,艺术理念在碰撞,很特别又很有意义。”
“在不同的时节,我们播下种子;不晓得哪个时候,我们收获瓜果蔬菜。”杜双说,未来食堂会根据各类时令蔬果、家乡特色等,以二十四节气为契机开展美食分享活动,和大家一起品尝不一样的美味,分享不一样的故事,传播不一样的文化和艺术。
比如,每个节气的菜单,也不是杜双一个人说了算。
在艺术中心杜双工作室隔壁,住着来自山西的文创艺术家曹老师,只要遇到可以做白面的节气,他就来“夹带私货”——冬至咱们包饺子,夏至我给大家做一碗刀削面吧。
于是,在未来食堂的主题菜谱上,夏至这天的菜谱会简单直接地标出“曹老师的拿手刀削面”。曹老师还会对锅具、调料“指手画脚”:这个必须得用柴火烧,一定得用大锅,吃醋不要保宁醋,得用山西的紫林醋,装面要用超大的那种瓷碗……
杜双认为,这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曹老师的拿手刀削面就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被品味、具回味、被赋予一种格调,被读成一种地方符号,与每一个来到未来食堂的小伙伴一起分享。
这样的美食“摆白”,在杜双看来,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交流与分享方式。
“我还会画画、雕塑、陶瓷、制香、造布,有人邀请我做展览,我说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杜双说,作品放在展览馆里,得与环境和表达意义形成交互,不然参观者只能默默地驻足观看。
而如果她背着画框和纸笔,在街边描绘眼前的景色,一定会有人前来观看,甚至会与我交流。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我想要的交流艺术,也是‘摆白’的艺术。”
一本手账、一段旅程、一处荒地、一间食堂,亦是如此。
记者 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