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正经历连晴高温天气。8月22日,重庆发布“森林草原火险红色预警信号”。
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九龙坡森林防火人无惧“烤”验,深入防灭火一线巡山护林。8月23日下午4点,记者跟随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进山巡护,得以亲历中梁山上森林防火一线。
“检查装备,整队,出发!”8月23日下午4点,九龙坡中梁山上,骄阳似火,暑气熏蒸,九龙坡区林场华岩工区水口山,4位穿着橙红色防火服的森林消防人结伴出行,他们拿着弯刀、带着扑火工具,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始了今天第三趟巡护工作。
从70后到90后,平均年龄三十多岁,他们来自九龙坡区的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
九龙坡中梁山树林多,小路多、高温持续、管护区林农交错,火险隐患也会随之增加。8月22日,九龙坡区发布森林防火封山令。全区增加巡护值守人员117人,早上6点至10点、晚上6点至10点加强对农林交错带、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巡护。
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每天要分组轮班深入林区四趟巡逻。最难熬的就是下午4点到晚上6点半这个时间段,头顶是明晃晃的太阳,路面发烫,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没有树荫遮盖的地段,无风又闷热,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为了能接警后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队员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火服,以便随时随地进入“迎战”状态。
他们说,贴身的衣物被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衣服汗涔涔的,晚上回去洗了晾干,第二天又穿,大家也都习惯了。
出发前,队员们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液“打底”,每天口袋里装了两三瓶水,为了缓解暑热,就只有拼命喝水,“没统计一天要喝多少水,反正一口渴就灌水,喝得嘴里都没得味道了”从事多年的森林防火巡逻工作的队员谢滋豪说。
眼下,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始进入关键时期。老袁和他的队友们沿线巡查管护山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平均每天步行五六公里,多时步行十多公里。有时,还要装配几十斤重的森林扑火器械,投入到紧张“备战”巡护状态。
走过一片玉米地,就拐进林区,树林阴翳,枝杈交错,遇到草木茂密的地方,走在前面的队员,不时用手中的枝丫探路,“这是‘打草惊蛇’。”
这几年,中梁山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野外常遇到蛇,队员们还专门带了蛇药,早就克服了对蛇鼠虫蚁的恐惧。
从事多年的森林防火巡逻工作的老袁说,出来巡山经常遇见蛇,最近的一次从面前闪过,差点爬在脚背上。不过,只要不打搅它们,小心绕行过去,也没事。
队员们还随身带着弯刀,有时遇到被杂草覆盖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一条小路,快速通行。
进入山林深处,队员们“打卡”沿途的消防水池蓄水量,这是防火应急水源,还不时清理枯枝落叶,保证紧急情况可随时使用。
来到山中开阔的地带,队员拿出无人机,这是森林防火的“空中哨兵”,伴随一阵嗡鸣声,无人机腾空而起,攀升至百米高空,按照设定路线巡航。
因为天气热,担心无人机电池“罢工”,“空中哨兵”每趟巡航时间十多分钟。
“无人机重点观测高架铁塔和人不能前往的悬崖区域。”机手向记者介绍, 一旦发现火情,无人机能够迅速将火场图像和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提供精准的火情信息,辅助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案。
与此同时,山上的森林防火监控调度中心,这里正是森林防火预警“前哨”。
指挥调度室里,“90后”队长钟艺明盯着大屏幕,确保接到火情信息后第一时间核实、处置。
隔壁会议室里,另一队队员正在总结,对上一时段的巡护工作进行复盘,梳理出下一时段巡航的重点区域,待上一支队伍回来后,接力巡航,两支小组交叉巡护。
2020年,九龙坡区组建了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并配有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水泵、油锯等一批专业物资装备。
这支森林消防队伍平时除了巡护工作,还要定期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用实战标尺检验森林火灾处置综合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快速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是九龙坡区森林防火网格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除了这支15人的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还有区综合救援队26人靠前驻防林区一线,带装巡护林区。各镇街应急队、村社义务扑火队伍应急备勤,将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分解至“山头、地头、人头”,牢牢织密无形却“坚固”的森林“防火网”。
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液是工作“标配”,进山要带枝丫防蛇……
对于林场森林消防人来说,这些细微的工作习惯早已渗透进了他们的生活。
每年夏天连续高温,他们驻扎在林区,以至于忘记了山下的作息时间,最长一次驻扎是四十多天,他们说,工作环境的热和身体上的累都不算啥,最愧疚的是对家人陪伴少了。
他们中有回家不到半小时就接到任务上山的儿子,有因为紧急巡护任务推迟婚期的准新郎,也有孩子不满百天就上山的新手爸爸,还有再次“爽约”亲子暑期游的“二孩”妈妈……正是他们牺牲“小家”团聚,这些平凡的人正在高温下全力守护森林安全和中梁山的安宁。
当你在空调房枕着凉风,望着窗外青山休憩时,请珍惜这份简单的小幸福。
因为对于这群可爱的人来说,护一方山青保一方平安就是他们坚守的意义。
记者邬姜 摄影周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