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端相关栏目 > 热点推荐 > 正文

着汉服、扎折扇、收藏古钱币……“国风热”兴起 传统文化“圈粉”山城少年

发布日期:2024-06-19 15:46

来源: 华龙网听新闻

华龙网讯(王景行)通常说一个人“钻进钱眼儿里”是贬义,但在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高一18班的学生谢金霖,却钻进“钱眼儿”里,痴迷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国风热”兴起的当下,谢金霖并不是个例。记者走访发现,在重庆各中小学校,着汉服、扎折扇、画脸谱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活动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欢迎。同时,青少年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收藏古钱币600枚 传统文化圈粉“00后”

“西汉上林三官五铢、北宋徽宗系列御书钱、明朝的万历通宝……”6年时间,谢金霖收集到的古钱币达到600枚。说起自己的宝贝,谢金霖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这些古钱币不仅承载和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其精美的文字书法和铸造技艺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性也为人称道,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谢金霖告诉记者,10岁的他初次见到古钱币,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迷恋上了古钱币。

图片
谢金霖收藏的明代古币。王景行 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通货文化。与古钱币“邂逅”以后,谢金霖的课余生活不是翻看枯燥的古钱币书籍,就是跑古玩市场了解各种古钱币样式,有时候蹲在古玩摊子旁,与摊主一聊就是一个上午。

刚开始收集古币时,谢金霖去古玩市场买的50枚古币只有一枚是真的,这让他认识到,要学会鉴定古币,就必须熟悉历史,掌握货币史。于是,他泡在图书馆翻阅历史书籍,在网上跟着老师学习古钱币文化课程,参加学校的考古社团。6年时间,他逐渐成为一名资深“泉友”,收藏的钱币多达600余枚,涵盖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其中,他收藏的一枚明朝永乐时期的古币,被权威机构鉴定价值上万元。

谈到为何收集古钱币,谢金霖说,自己通过收藏、查找古钱币历史资料,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只有吸收足够多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才能让自己在古钱币收藏的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2
谢金霖分享他的古钱币收藏经历。王景行 摄

暑期即将到来,谢金霖表示自己将在假期前往成都、西安、南京等地,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当地的“泉友”进行交流学习,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如今,古钱币不仅成为了谢金霖的收藏爱好,更成为了他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汉服、折扇、脸谱 传统文化引发青春共鸣

像谢金霖这样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在重庆还有很多。

在杨家坪中学,“10后”学生李沫墨从小就喜爱汉服文化。每逢节假日,她都会自信地穿戴起传统服饰,行走在城市街道、乡村田野间,留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圈粉”了无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图片3
李沫墨身着汉服,分享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王景行 摄

在一次国风节上,她结识了北京一名同样喜爱汉服文化的学生。从此之后,她们便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虽然远隔千里,但她们每周周末都会抽出一个小时视频通话,一起探讨汉服文化的学习心得,并把汉服文化知识制作成PPT与其他同学分享。

长期的坚持,让李沫墨对汉服文化“如数家珍”,“我觉得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深入了解就越能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图片4
顾灵菲制作的荣昌折扇,并在扇面上写下了自己最爱的一首古诗《锦瑟》。受访者 供图

而两江新区云创中学初二2班的学生顾灵菲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则来自学校的影响。她说,学校丰富有趣的考古课、非遗文化课,让自己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班级的荣昌折扇非遗文化课上,顾灵菲亲手制作的折扇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一把做工精良的折扇从最初的扇骨打磨,到割纸、糊扇以及最后的捆扎,要经过16道工序。”她告诉记者,“制作折扇真的很费心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

着汉服、绘团扇、画脸谱、制纸鸢……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在重庆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与传统文化频频相遇,找到深切共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双管齐下 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双向奔赴”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也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向青少年“奔赴”。

杨家坪中学团委书记兼历史教研组组长李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学校通过系列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融合,真正发挥文化滋养的作用,从而推动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当下青少年普遍关注文物考古,也愿意去了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相关的研学活动也不再是以往单方面的知识输出,学校、社会都在努力为青少年搭建交流互鉴、宣传展示的平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吴广说。

近年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发了考古直通车、“我在山城修文物”模拟修复课程、考古奇妙之旅、沉浸式戏剧、考古少年团和考古联盟校等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研学品牌活动。从“看文物”到“修文物”“挖文物”,沉浸式、互动式的考古研学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图片5
学生走进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习文物知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通过联合重庆中小学校,融合考古知识普及、沉浸式参观学习、深入互动体验与角色演绎等教学模式,真正让青少年走进考古,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广认为,历史文化不仅要和青少年“相遇”,更应成为陪伴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

图片6
5月18日至19日,重庆市第二届“中华文物我来讲”讲解比赛决赛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供图

在重庆,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一位博物馆工作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主任邱晓玲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青少年观众来到博物馆。在她看来,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青少年的热捧,背后正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播上也不断创新形式、打造新的载体,更好地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图片7
“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暑期班”活动中,学生担任博物馆讲解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供图

邱晓玲认为,博物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推出社会教育课程,各种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花样翻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为青少年营造了充满乐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继开展了“听见博物馆的声音——博物馆奇妙夜”、“中华文物我来讲”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讲解比赛、“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暑期班”、《大汉奇遇记》美育研学课程、中学生《体验博物馆》社会实践课程等青少年教育活动共计178场,惠及公众9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26万人次。

“传统文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文化自信的增强,又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更加认同,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美好青春的双向奔赴。”邱晓玲说。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