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端相关栏目 > 热点推荐 > 正文

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设施1578个,85%以上达到盈亏平衡—— 社区老年食堂如何开稳走远

发布日期:2024-06-13 15:28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听新闻

六月十一日,金汤街社区老年食堂坐满了食客。记者 张莎 摄\视觉重庆

随着社区老年食堂发展进入快车道,我市各区县积极探索多元化老年食堂运营模式,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设施1578个,85%以上达到盈亏平衡。

发展社区老年食堂原本是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后因其“性价比高、食品安全有保障、口味不错”,也吸引了附近上班的年轻人、社区居民前来就餐。

用着干净高质的食材,还要低于市场价售卖,社区老年食堂如何才能开得稳走得远?记者就此走访了其中3家。

一家网红面馆养活一个社区食堂

每到中午,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老年食堂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就餐人员约为“五五开”:一半老年人,一半年轻人。

提起社区老年食堂的由来,运营方——重庆董渝生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疯狂掌门人”创始人龚洪明说,他经营的网红面馆2021年换址到华新街,开业即延续了火爆。

没过多久,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找到龚洪明,不仅带来一年5万元的运营补贴,还承诺给予更多资源。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挂上了社区老年食堂的牌子。

转型为社区老年食堂后,龚洪明拓宽营业范围,除继续销售“网红面”外,还加入了中餐、早点。针对老年人就餐,推出了1元大馒头、4元小面、4元豆花饭、12元套餐和各种小碗菜。因地理位置优越、价格实惠、味道可口,前来就餐的人很多。

“我们这个社区老年食堂,可以说是靠网红牛肉面养活的。”龚洪明介绍,桥北社区老年食堂的盈利和牛肉面息息相关——

首先,食堂以网红面馆引流,面世数年的“网红面”粉丝群体庞大,98元一碗的“满汉全席面”、82.5元一碗的“大碗英雄面”,火爆的时候一天能卖四五十碗,这类单价较高的市场化产品可平衡老年餐的成本。

其次,有食客觉得牛肉面好吃,想来拜师学艺,龚洪明顺势与街道、社区联合探索出“社区食堂+学堂”模式,在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老年食堂开辟培训区域,开展小面传承培训和就业帮扶。培训收费6800元至3万元不等,贫困对象和有突出贡献志愿者可免费培训。目前,这个学堂已线下培训1000余人。

此外,在华新街街道协调下,社区老年食堂的水电气从商用变为民用,降低了运营成本。社区安排3名志愿者,固定在就餐高峰期维持秩序,减轻了人力成本。

龚洪明透露,桥北社区老年食堂每月运营费用15万元,可盈利两三万元,其中“网红面”和培训各占盈利点的50%、40%。

今年4月,桥北社区老年食堂单日人流量突破3000人次。龚洪明正与南岸区民政局、南坪街道洽谈,有望今年内将社区老年食堂成功经验复制到南坪步行街。

区位优势吸引年轻人来当老人“饭搭子”

中午11点过,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食堂自助餐区热气腾腾的饭菜已出锅。盐菜烧白、黄豆烧肉、苦瓜炒肉、麻婆豆腐、素炒南瓜、凉拌豆干、炒河粉……20余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整齐地摆放着。老人、年轻人陆陆续续走进食堂,有序地排起长队,等待打饭就餐。

“我从大渡口过来,她从巴南过来。”石阿姨和徐阿姨是闺蜜,两人特地来民主村社区食堂打卡,吃完饭再一起逛万象城。

2022年初,民主村社区启动城市更新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重庆九龙坡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将社区食堂建好、装好后,与重庆嘉华投资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运营,于2023年4月正式投用。

作为一家专业的商业运营公司,为何接社区食堂这个“小项目”?重庆嘉华投资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斌认为,民主村社区食堂从商业上说,具有三个明显优势:区位优势,食堂毗邻万象城和杨家坪步行街;规模优势,这里是九龙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场景优势,过去是建设厂生活区,有2万多老居民。

果然,社区食堂一开业,就吸引了数百人就餐,目前这个数据已涨至每天最高800多人。其中,35%是老年人,其他为年轻居民、游客等。

记者在食堂里见到,中午的自助餐有20个左右菜品,包括荤、素、凉菜、水果、小吃。菜品随便选,对外18元,社区居民只要16元,60岁以上老人15元。

收费不贵,还是自助餐,社区食堂怎么盈利?

杜斌介绍,开业之初,就在社区食堂划出7个档口,外包给抄手、汉堡、鸡杂等经营者。这样一来可以月入3万多元租金,二来能丰富社区食堂的就餐供给,“社区食堂必须要有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有效解决公益与盈利的平衡难题。”

目前,民主村社区食堂的盈利为每月5000元左右,呈持续增长趋势。

老板点子多盘活小食堂

渝中区七星岗街道金汤街社区老年食堂于2023年10月投用,为公建民营形式。

年近八旬的陈桂福老两口是金汤街社区老年食堂的忠实“粉丝”。“自己做饭太麻烦了,菜买少了,人家不卖,买多了两个人吃不完容易坏。”陈桂福说,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午餐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吃。

“莫看老人喜欢,刚开始,我一个月差不多亏损1万元。”食堂运营方、重庆峻沛健康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莉坦言,开业失利主要归结于就餐人员浮动,员工对进货、出菜把握不准,出现浪费。

总结失败教训后,他们开始为食堂吸引稳定的客源,在渝中区民政局、七星岗街道、金汤街社区支持下,走进周边社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食堂的定价对老人来说很有吸引力,3荤3素1汤会员价只收10元,重庆人爱吃的小面只要3元。”张莉说,为照顾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食堂还提供送餐服务,“我们让社区低保对象负责送餐,送餐费3元全部给他们,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随着老人就餐、送餐量稳定,食堂的供应链慢慢完善,微有盈利。

此时,张莉又想到“线上+线下、一堂两用”。食堂推出小火锅、毛血旺、烧白、蒜泥白肉、无刺烤鱼等特色菜,并在抖音、美团推广,年轻人可在家点社区食堂的外卖,这部分盈利占社区食堂利润的60%。“年轻人堂食、外卖的人均消费大约三四十元,这样的定价他们觉得实惠,我们也有盈利空间。”

此外,张莉的老本行为乡村产业,其公司在巴南、万盛、渝北有蔬菜、水果、养殖基地。她一方面组织老人乡村游,一方面在社区老年食堂开设乡村振兴城乡集市,将优质农产品卖到城市社区。这部分利润占比30%。

有了这些盈利点支撑,张莉的食堂从今年2月开始扭亏为盈,5月起月盈利万元左右。张莉说,有了盈利作保证,这个食堂就能一直经营下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记者手记>>>

持续创新让社区老年食堂长久飘香

张莎

作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老年食堂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看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能否实现盈利。

记者采访发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的理念,各地基层和食堂运营方正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或联合“网红餐厅”,吸引更多客流量;或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利用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保证质量;或开发线上模式,实现服务范围的倍增扩大……

社区老年食堂的盈利并非易事,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盈利点反哺老年助餐服务。通过创新和智慧的经营方式,社区食堂有望实现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统一。

不久前,我市启动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确保到2026年“一刻钟城市老年助餐服务圈”基本形成。希望各地老年社区食堂在服务模式、运营机制上进一步创新,探索各具特色、方便有效的服务方式,让社会力量广参与、留得住、可持续,让社区老年食堂长久飘香。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