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24“爱尚重庆”迎新消费季暨重庆火锅年欢节在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举行,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智宣布活动启动,2023“爱尚重庆”区县“赛”消费活动颁奖仪式也同步举行。
“消费新高地、领跑看九龙”、“黔江区欢迎你来,欢迎你再来”、“沙坪坝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磁场”、“两江福地,涪陵十二时辰”......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幅幅消费新气象的鲜活画面,浓缩在2023“爱尚重庆”区县“赛”消费活动视频中。
全市消费回稳向好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重庆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回稳向好态势。
2023年1-11月,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引进品牌首店341个、增长216%,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1800个,首店经济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作为2023年重庆商务系统促消费重要活动,2023年4月,重庆市商务委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指导,上游新闻推出“‘赛’出消费新气象 ‘拼’出消费新活力”系列赛消费宣传活动,重庆各区县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挖掘出一大批消费新场景、新产品,赛出了独具当地辨识度的消费特色,浓厚了消费氛围,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为全市消费市场回稳向好贡献了区县力量。
各区县赛出消费特色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局长江华作为两江新区“赛”消费的视频“推荐官”,他在视频中向全国网友介绍了两江产新能源汽车;重庆首个能容纳6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多次火上央视的光环购物公园;琳琅满目的“国货精品”荟萃;暗藏“黑科技”的生态百园;让艺术在生活中散发出芬芳的金山意库等。
新体验、新业态、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新活力。
大渡口区商务委员会主任熊波“赛”出了大渡口区三张“王牌”,打造公园消费新场景,丰富商品供给,加快建设区域性百亿级商圈。截至目前,大渡口拥有大大小小的公园共计56个,其中有19个综合园。
“买摩托到李家沱!”巴南区商务委主任刘智在视频中“赛”出了巴南最具辨识度的特色消费,从活力的李家沱机车街、汽车城,到具有异域风情的东盟商品集采城,从巴南金街穿越到人文浓厚的西流沱古镇,巴南的魅力无处不在。
各区县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纷纷挖掘消费新潜力、推出促消费新举措、丰富消费供给,浓厚了消费氛围,有力带动了重庆消费市场的复苏与回暖,促进了消费的提质扩容。
比如,作为渝东南特色美食,黔江鸡杂是黔江乃至重庆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美食和文化标志,黔江区商务委主任何健通过视频,晒出了黔江鸡杂的悠久历史、作为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以及10万游客免费吃黔江鸡杂活动。充分展现渝东南的民族美食文化,赋能旅游美景,掀起了黔江商文旅消费狂潮,为黔江旅游引流超过10万人。
“无论你是‘种草’能手、资深吃货还是演出达人,来九龙坡区消费就对了”、“有的东西只有在九龙坡区才能看到、体会到、购买到。”九龙坡区商务委主任余健翡作为九龙坡区“赛”消费视频“推荐官”,给大家带来了九龙坡区的各种新消费场景、新业态、新体验。比如,这里有全国熊猫数量最多的城市动物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奥体中心、全国最大的重奢万象城等等,激发消费新活力。
“或许你不曾想到,大足的千年魔法师是一把刀,大足龙水刀传承千年,每把刀都历经千锤百炼。”大足区商务委主任李荣燕通过视频,将传承千年的大足龙水刀故事娓娓道来,视频一经推出,引起全国网友热议,全网点击流量上百万。
涪陵区商务委主任秦之明作为“赛”消费视频“推荐官”,“赛”出涪陵最具辨识度的特色消费生活与场景,不仅豆花里有涪陵味儿,美景也有涪陵范儿,让人们感受极具重庆味儿和现代范儿的两江“不夜城”。
此外,武隆区、沙坪坝区,也通过视频,“赛”出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新品牌,促消费新举措,促进了当地消费的提质扩容。
多个区县获奖上榜
在历时5个月的图文、视频赛消费活动宣传中,有28个区县参与了图文赛消费,9个区县参与了图文+视频赛消费,38个区县自荐提交了促消费实践案例。内容涉及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消费提质扩容创新举措、创新消费新场景、繁荣发展“四首经济”等。
通过短视频、话题设置、海报、专栏图文推广等形式,整个活动在全网形成了超过一亿的巨大流量,部分区县赛消费视频多次上榜全国旅游热榜、重庆热搜榜、重庆微博同城榜等,形成现象级城市宣传IP。
根据各区县商务系统对赛消费活动的组织、配合情况以及图文专访、视频赛消费全网流量等指标,经过2023“爱尚重庆”区县“赛”消费活动组委会严格认真筛选,最后推选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等20个“2023‘爱尚重庆’区县‘赛’消费活动优秀组织奖”,两江新区、黔江区等10个“2023‘爱尚重庆’区县‘赛’消费活动最佳人气奖”,以及40个促消费典型实践案例。其中,25个“促消费典型实践(政府)案例”,15个“促消费典型实践(企业)案例”。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摄影 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