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留学生产业园里不少企业反映对税务工作不熟悉不了解,社区党委通过社区网格向街道基层治理智慧中心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处理。
不到一个小时,园区各企业都收到了“税务局下周将在留创园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企业税务风险与防范专题培训,欢迎各企业参与”的反馈。企业代表彭宇民说:“高效、专业、快捷,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的办事效率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重视,也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智慧”的大脑:二郎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据了解,二郎街道是重庆高新区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重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科技型企业325家,占全区六分之一;数字“四上”企业28家,占全区五分之一。
二郎街道作为全市基层智治体系建设首批试点镇街,在街道建立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到关系社区居民、企业的利益,小到自身组织关系的转接,只要通过这个指挥中心进行反映,都能及时得到回复。该指挥中心面积122平方米,可视化大屏15平方米,通过走访采集人口信息10.81万条、重点人员(主要是“两老一小”)80人、建筑4826个、单位场所402个,累计流转事件4846件,办结率99.96%。
今年5月以来,二郎街道围绕“彩云之上 数智二郎”目标,聚力实战实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化落地,力争“细微的事不出楼栋,较小的事不出网格,一般的事不出社区,重大的事不出街道”为目标,将百姓的急难要事解决在本街道内。以“简便易行”为原则,通过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方法的具体行动,也通过干群“面对面”互动真正把“密切联系群众”做细做实做成常态。以“数实融合”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思维和能力数字化升级。
二郎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曹鸣鸥 摄)
“双就近”助力就业新突破
据了解,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创新“双就近”就业服务改革,开展“一场两库五平台”建设,即建设重庆市软件人才市场;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针对高层次人才就业,打造“菁英创谷”3个;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打造后街品牌零工驿站(市场)8个,实现对接就业1600余人次;针对就业便民服务,打造家门口就业驿站153个,形成“15+5”就业便民服务圈;打造创业孵化基地8家、“双更”基地1家,提供创业工位500余个,孵化创业项目近1000个,带动就业近2500人。创新打造“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提供数十万个岗位储备。
与此同时,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小区的“双更基地”里,居民们通过“双就近”服务机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10月底,九龙坡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487人,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两项晾晒指标前三季度都均获得了全市A等。
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小区的“巧手梦工坊”(曹鸣鸥 摄)
多措并举实现养老多元化
目前,九龙坡区民政局每年给予每个养老服务站点8万元至12万元不等的运营补贴,此外每年还委托了专业机构对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也作为政府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石桥铺街道张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信息化平台为纽带的“四级联动”养老服务体系正在有序推进。负责人杨沛说:“这里是我们中心城区唯一有地暖的中心,特别适合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
网格员教居民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养老资格认证(受访者供图)
九龙坡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养老贵”问题,九龙坡区按照上年区内退休职工平均工资对普惠性养老机构进行限价:自理老人每月入住费用最高不能超过2700元,特护老人最高不能超过5400元,共认定普惠型养老机构20家,更好地为辖区老人提供普惠养老服务。同时,为解决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缺乏照料的难题,九龙坡区全面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计划,政府每户建设补贴4000元,每月运营补贴最高600元,解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刘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