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端相关栏目 > 热点推荐 > 正文

处置率从30%提升至70% 九龙坡推出“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实现全天候全区域监管

发布日期:2023-11-08 11:12

重庆日报

“车牌号为渝D17XXX的渣土车在通过建设大道两桥连接道路口朝华陶立交方向行驶,存在冒装行为……”10月21日16时46分,一辆渣土车违规行为信息在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弹出。随即,该事件进入现场核实和调查处置环节。最终,渣土车驾驶员杨某被处以2000元罚款。

▲“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获取的渣土车违规现场照片。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供图

这是九龙坡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渣土车监管一件事”运行的一个片段。今年6月,由该区城管局、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牵头,开始谋划“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历时两个半月建设,于9月初开始上线运行,并于9月底在全市进行推广。

“以前,通过设点拦停方式检查,存在效率较低、监管有漏洞等问题。”九龙坡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环卫大队队长黄太镭告诉记者,目前,每天至少有500台车次渣土车活跃在全区大小工地和各类道路上。过去,他们主要通过在黄桷坪街道、华岩镇、陶家镇等设置固定检查点,以及在奥体路、龙腾大道等设置10余个流动检查点的方式,对渣土车规范运输进行检查。他说,“人工设点设卡的方式,根本无法做到24小时全天候监管和区域全覆盖,造成了监管执法漏洞。”

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应用及场景设计组组长张枨毅介绍,“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是在道路卡口监控系统基础上,增设视频分析模块,利用大数据模型和算法分析道路交通视频流,抓取渣土车违规行为视频和照片,锁定违规线索后,第一时间形成事件报送至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后者再根据不同违规行为类型对应不同的处置预案,形成“视频抓取—平台处置—案件派送—现场执法”的闭环,对冒装等违规行为,最快将在一小时内赶赴现场查处。

重庆日报记者在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看到,“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模块上,车辆号牌、事发地点、所属企业、违规照片、违规类型、处置流程等一目了然。据黄太镭介绍,通过V模型分析,“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实现了场景拆分及业务协同,现已重构起渣土车违规管理、日常服务管理和考核评价等3个新业务模块,以及渣土车冒装未密闭监管、GPS离线上路监管和渣土车红黑榜等17个新业务场景,协同区城管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等部门,现已融合道路感知、城管、住建、交通等13类10万余条数据。

与此同时,九龙坡区还建立起渣土车监管跨部门执法机制、渣土车监管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处置机制等4项机制,确保违规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比如,通过归集的3000余条渣土车信息建立的渣土车数据库,就可以将黑榜车辆、企业推送至相关部门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逐步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重点预防监管”,通过数字赋能渣土车监管领域改革,为治理增效。

▲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对渣土车违规事件的处置流程。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供图

“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带来好处显而易见:既堵住了渣土车监管漏洞,实现了24小时监管和区域全覆盖;也节省了渣土车监管人力物力;还可以进一步倒逼渣土车从业人员和企业加强管理和规范经营。

“上线以来,我们已累计处置区内渣土车违规事件200余件,事件处置率从以前的30%提升至70%,处置效率更是从‘按天计算’到‘按小时计算’,数字服务高效能治理效果逐步显现。”黄太镭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充分发挥数据融合效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监管,拓展“渣土车监管一件事”更多业务场景。

据了解,自今年9月“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以来,截至10月底,平台已接入全市656路抓拍感知设备,向29个区县推送冒装事件3500余件,全市统筹、多跨协同的渣土车监管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