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端相关栏目 > 热点推荐 > 正文

重庆九龙坡区:大家商量着干,政府把把关

发布日期:2022-12-25 11:22

来源: 国内大事说


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如何把地用活、用好,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大难题。

城市更新也是“技术活”,需要专业人才。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三师”进社区行动做出了有效探索。

所谓“三师”,即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九龙坡白马凼社区改造时,“三师”们在社区待了一个多月,进行沉浸式调研设计,与居民一起讨论方案,先后举办10余次居民议事会,协调各方诉求,争取共识最大化、效果最优化。

有了基层推动、群众点单、专业把关,“三师”行动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技术为支撑,让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让城市更新更精准、更有效。

1671938390570.png

重庆九龙滩碧岸连天。图/陈林

家园共建

九龙坡区文化一村,社区养老活动站受建筑条件限制,只能开展功能单一的室内培训活动,室外空间因人车混行无法提供安全的老年活动专属空间。

在通过“三师”活动摸清问题症结后,牵头“三师”积极组织设计人员反复研讨,最终,巧妙利用机械停车库的吊层空间,就近为老年居民挖掘出约135平方米专属活动空间,计划在2022年底启动实施”。

“今后不论艳阳高照或刮风下雨,老年人都可以在此独享其乐了。”居民陈先生对这一改变由衷地高兴。

事实上,不论是老旧小区改造或城市更新工作,只有从群众切实需求出发,获得人民群众理解和真心实意支持,职能部门的工作才有现实意义,才有社会价值,才能在日常推进中因为群众的广泛支持而取得更好的成效。

2021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将重庆市九龙坡区纳入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九龙坡区拉开城市更新序幕。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人口集聚地,九龙坡区城市老旧度高、产城融合面广,造就了厂区与城区、商业区与居住区、新城区与老城区交织的城市形态,成为重庆工业老城的缩影。九龙坡区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新试点行动备受百姓瞩目。

九龙坡区希望借城市更新的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当好“排头兵”,探索出有九龙坡特色的城市更新工作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重庆市开展的“三师”按照工作侧重内容进行分类,“规划师”侧重于解决社区空间总体管控、用地及配套设施布局、社区规划设计等方面问题的技术咨询工作;“建筑师”侧重于解决社区功能重塑、公共空间优化、社区形态提升等方面问题的技术咨询工作;“工程师”侧重于解决结构安全、工程经济、设施设备、绿色节能等工程技术实施方面问题的技术咨询工作。

“三师”经过筛选入驻社区后,深入社区调研摸底,熟悉片区基础建设、产业结构、人口构成等情况,贴近群众,收集居民改造需求和建议,共同助力创建高品质生活社区。

“三师”进社区工作未开展以前,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工作更多是“政府干、群众看”。通过开展“三师”进社区活动,为群众共同参与家园建设搭建起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明显提升了社群关系的融合度,让城市建设变成“大家商议共同干、政府主导把好关”。

问需于民

白马凼社区改造前,社区、建设单位召开院坝交流会、线上线下问卷调研,问需于民。“晚上走路看不清,应该多安点路灯。”“雨棚要全部换成防火的,不然有安全隐患。”“电线能不能想办法整理一下,空中吊着好乱。”“我希望有街心花园,方便下楼活动。”这些意见都被一一记录。

居民需求收集后,建设单位就组织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等专家深入社区,吃住在社区一个多月,进行沉浸式调研设计,制定多套改造设计方案。目前更新项目已建成并初见成效。

社区居民万女士介绍,楼栋旁的街心花园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在300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内,集合了11种功能配套,包括乒乓球台、活动广场、白马睦邻会客厅、立体停车场、健身器材、党建宣传栏等。其中,立体停车场可以停放36辆小车,实现刷卡取车、车辆自动升降等功能。白马睦邻会客厅可提供教育科普、社区文体、社区党建、社会福利等多种功能,楼顶露台还可供居民休憩。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九龙坡区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全过程参与。

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让城市更新更精准。在民主村调研中,一位居民提到,这里是长寿村,风水好,邻居有百岁老人夫妇、独居高龄婆婆。这里买东西方便,他们很多老居民是建设厂职工,住惯了也留恋这个地方,不想搬迁。另外一位年轻居民则提到这里租金低、配套齐,又有“火锅村”的美名,将创业第一站开在这里,期待挖到人生第一桶金。完善的调研帮助“三师”和规划设计团队描摹社区画像,从人民需求出发,做落地的设计。

在劳动村社区服务站,这座基层卫生站面临面积不足、年久失修等系列问题。为了保证建设过渡阶段的卫生站服务功能不受影响,建设单位统筹设计、施工团队,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在片区内建设完成了满足使用要求的临时卫生站,同时施工团队也自发协助卫生站完成设施设备搬迁工作。

经常组织居民交流会,也能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8月中旬,高温酷暑下的一次居民沟通会,正值施工单位初进场搭设脚手架,居民认为改造是刷墙面子工程,矛盾多意见大,“三师”及设计团队对居民提出的“更换的雨篷是否能加宽”“防护网太密太近”“需要增加夜间照明”“需要维修落水管”等诉求一一回应,有效沟通消除了居民心中疑虑。

百姓受益

白马凼26号顶楼住户张国芬,对小区改造信心不足,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对楼顶漏水的改造方式有不同意见,通过社区、愿景公司多次入户听取改造意见,优化实施房屋漏水、下排堵塞等治理,张国芬不仅放下心理包袱,还要求加入社区协调小组,担任居民自治志愿者,为加快改造贡献了力量。

事实上,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民意难统一”的难题,近年来,九龙坡区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五议”工作机制,共同确定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共同确定项目改造方案,真正让居民成为最重要的参与者、最大的受益者。

居民提议。以白马凼社区为例,社区、愿景渝隆项目公司召开院坝交流会、线上线下问卷调研,让居民提议,全面汇集白马凼296户居民意见,梳理、分析居民“急愁难盼”之事。

大家商议。组织“三师”进社区,愿景渝隆项目公司派出规划师康瑾、设计师龙兴跃、工程师梁勇等深入社区蹲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沉浸式设计,问计于民,制定多套改造设计方案,并及时公示,大家共同会商。

社区复议。九龙坡区住建委、社区书记积极会同愿景渝隆项目公司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及时协调各方诉求,及时沟通疏导有不同意见的群众,及时上门入户做工作,争取意见最大化统一。

专业审议。对基本确定的方案由重庆市、九龙坡区住建部门先后组织现场踏勘,并会同相关部门、街道、项目公司、设计单位等,进行合同审议、专业把关,确保符合规定和规范。

最终决议。由九龙坡区政府统筹,居民代表及多方参与,采用“调度会”“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对审议后的方案进行决议,确保改造方案居民“全程参与、共同决议”,居民支持率近100%,有效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有注册“三师”2358人,全市已匹配“三师”的社区已有1794个。在重庆市住建委的指导下,九龙坡区已经制定计划,力争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三师”进社区工作全覆盖,即覆盖九龙坡所有老旧小区改造区域,覆盖九龙坡所有城市更新区域。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