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石坪桥街道冶金村便民市场里,顾客络绎不绝、人声鼎沸。
统一打造的摊位、干爽洁净的路面、整齐码放的商品,既保留了传统市场的烟火气,又提升了颜值,经过改造升级,原本就人气旺盛的冶金村便民市场,现在生意更是红火。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石坪桥街道聚焦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冶金村便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和综合治理行动,让这个传统的菜市场从“脏乱差”变成“新靓美”。如今,这里的商户卖得开心、周边居民买得舒心,“烟火气”里吹来“文明风”。
▲冶金村便民市场内新打造的零工市场。
提升颜值又保留“烟火气”
冶金村便民市场于上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是一个半天市场,老居民们最爱来这边“赶场”。
市场改造前,虽然人气旺盛,但基础设施简陋、陈旧,农产品乱堆乱放,卫生死角多,市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一直存在。
改造后的市场如何,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最有发言权。72岁的魏嗣柱居住在冶金三村40多年,隔三差五就要到冶金村便民市场来买菜,“前些年这个市场环境确实不好,下雨天脏水横流,甚至能看到老鼠过街,现在整治之后,清洁卫生好了,就算是中午下市,路面上也是干爽整洁的。”
石坪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嘉向记者介绍,结合创文工作,石坪桥街道投入了近500万元,对市场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升级,对原有约400个破旧杂乱的摊位进行拆除并统一规范设置,铺设夹心彩钢瓦约1000平方米,道路白改黑2650平方米,新建改建排污管网400米,改建标准化公厕1座,改造后的市场于今年7月重新迎客。
“五要五不”公约管理更顺畅
“请大家把口罩带好!”“这里不能摆东西哦,不然看起好乱嘛!”便民市场里,文明劝导员、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
“现在的摊主,都能自觉收拾摊位,渣滓不落地,而且商户们精气神也提高了,大家很支持我们工作,所以市场愈发干净卫生。”市场管理负责人胡木建向记者介绍。
硬件有了提档升级,软件管理也要跟上。李嘉表示,在搬入新市场之前,街道和市场管理方对所有经营户分批做了集体谈话,专门制定了“五要五不”便民市场经营公约,要求经营户自觉按照市场公约进入市场,如果达不到“五要五不”,就自动退出。
“文明风”里飘着“幸福味”
“这个莴笋尖,可以凉拌吃也可以炒着吃,四块钱一斤,外头都卖五块。”52岁的摊主余秀平正忙着招揽顾客,她家的摊位上,仔姜、莴笋、辣椒等应季新鲜蔬菜收拾得干干净净,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购买。
她记得,以前因为摊位没有固定,有摊主还会为了争位置吵架,现在这样的现象再也没有了。“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管理很规范,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居住在渝北、江北、大渡口的人都会到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来买菜,老顾客多得很!”
在这里卖了11年猪肉的摊主卢毅也有同感:“没整改前,我这里大部分时候只能半天卖一头猪,现在整改之后,人气旺了,干净卫生了,顾客体验好了,现在我半天可以卖两头猪了。”
零工市场全方位服务百姓
记者注意到,改造后的冶金村便民市场,新增了一个即将投入使用的零工市场。
李嘉表示,冶金村便民市场是一个半天市场,下午半天是一个歇市的状态。为了打造15分钟便民圈,并将歇市的市场空间利用起来,街道计划把泥水工、开锁匠、补鞋匠等一些为居民服务的零工迁入该市场,打造一个后街零工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提档升级后各项硬件设施的作用,让它全方位地为百姓服务。
该零工市场将改善零散务工人员求职环境,扩宽灵活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零散务工人员就业,并持续完善功能设施,优化洽谈交易、遮风避雨、防暑防寒等基础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零工和用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
记者 冉冉 实习生 陈小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