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陶家镇陶怡路社区,综合服务专干袁琦正在带着40余名放暑假的小朋友上兴趣手工课,这是巴南人袁琦来到陶家镇工作的第9年,如今在陶家镇上买房的她俨然已经把陶家当成第二个家;同一时间,陶家镇治安村村民李远游,正在自己承包的花椒地里除草修枝,7月日头足,不一会李远游就已经湿了后背,但想着来年的收成,修枝的手愈加轻快。
陶家位于九龙坡区西南部,东与大渡口跳蹬镇相接,南与西彭镇、铜罐驿镇相邻,西与巴福镇相接,北靠石板镇。早在汉代,陶家就有人居,关于陶家的历史发展不仅见诸于一些典籍,更有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物,见证千百年来,陶家的变迁。
汉砖之上染汉韵之风
2014年,陶家曾出土过汉代画像砖,证明至少在汉代,陶家就有先民居住,那么,陶家是因何得名的呢?
文史专家何承玖告诉记者,“陶家”得名大致有三说。一种说法为镇域多“桃花”,“陶”“桃”同音,因此得名陶家,本地的桃花山、桃花溪、桃花湾、桃花沟、桃花院、桃花园诸名可以佐证。加之镇域陶姓人家多时超过当地居民的 50%。相传有陶姓读书人考中秀才,百姓认为陶氏兴旺或与“桃”有关,于是演变成“陶家”地名。
另一种说法是,陶家场所在地位于陡坡高处,又是铜罐驿到白市驿、璧山的必经之地,此处有一户陶姓人家,专为过往客人准备茶水,是过往行人歇脚乘凉的地方,一来二去,人们把这里称为“陶家”,留下“陶家岗”地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陶家境内储存大量的制陶原料,有自生厂、碗厂湾等地名佐证。璧山、青木关、白市驿等地生产的陶制品,多半经陶家到铜罐驿装船运往巴洲(重庆)销售,有“此地陶嘉冠巴洲”之谚,考虑制陶人也叫“陶家”,陶家当与“制陶”有关。
历史的河流不断地冲刷、覆盖,我们已经无法确认陶家究竟因为得名。不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古墓、汉砖,却书写出一个以汉韵文化为内核的新陶家。2004年1月,在修建文峰公路时,发现文峰村大竹林深处有古岩墓,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画像砖30方,画像内容涉及生产生活、舞乐百戏、神话传说等,画像砖的出土在我市尚属首次,丰富了汉代砖室墓的考古资料,对于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来说,画像砖也是最直观的实物资料。
以画像砖的出土为契机,陶家也以汉韵文化为支点,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比如对场镇的房屋进行统一整治改造,一砖一瓦都浸润着汉韵,汉韵陶家已经成为一张名片。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陶家镇积极打造清栖谷汉韵文化街、汉陶博物馆、陶家小学校史馆和西池二期项目等汉韵文化传习基地,承办汉韵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建立汉服社、舞蹈社等汉韵特色文化队伍,开展汉礼、古筝等特色文化培训。同时,通过“文艺汇演+宣讲”,穿插快板书、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送汉韵文化下乡演出。
在镇上举办汉韵文化活动时,袁琦也几次穿上汉服,展示汉韵文化。“如今在陶家,除了镇上的人们穿汉服展示外,也会有游客穿起汉服拍照。”袁琦说,很开心看到汉韵文化的传播。
农旅融合村民有盼头
农业,是陶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万历年间,陶家一带就已经有修建沟渠、桥梁等水利设施以发展农业生产的记载。而如今,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陶家镇也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和规模的现代农业基地,比如治安村、坚强村的青花椒栽种,文峰村的锦鲤养殖,治安村的葡萄种植等,陶家镇8个村,几乎每个村都在发展特色农业。
而汉韵文化名片带来的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环境的改善,也逐步聚集起陶家的人气。陶家着力以青花椒、观光采摘为载体,集成打造田园综合体,带动全镇大量农民实现就近务工,不仅实现了区域发展升级,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7岁的治安村村民李远游,就是依靠花椒种植增收的典型。2001年,他刚开始种植花椒时,整个镇上种植的人并不多,尚且没有如今“陶家青”的声名远播。“当时种了几百棵花椒树,因为不懂技术,产量提不上来,完全没把这个当主业。”李远游告诉记者,后来跑到江津偷师学艺之后,种植的人就多了。2010年治安村成立长青花椒股份合作社,建立起集专业生产、精深加工、包装营销为一体的完成产业链。2017年,“陶家青”花椒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018年,“陶家青”花椒荣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周边西彭、铜罐驿、石板几个镇,也在陶家镇的带动下,开始种花椒增收。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花椒采摘季刚刚过去,李远游200余亩花椒的毛收入达到28万元。
西池田园,则主打田园慢生活,园内叠山理水,有躬耕的农民,也有土墙茅舍,休闲观光不亦乐乎。除了西池田园,新近打造的200多亩的清栖谷汉韵文化景区,也成为市民的近郊旅游新去处。水清岸绿的大溪河岸,历经500多年历史的九龙石桥,将清栖谷汉韵庭院式民宿文化街、一来二往美食花园、漫溪林舍花果露营基地、桂岭果园四个主题园区连接起来。
前来旅游的人多了,陶家镇的村民们心思也活络起来,会想着做点小生意,对于镇上的各种培训教育活动,也更加主动。作为社区工作者,袁琦告诉记者,她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就是,陶家人的变化。“过去大家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无外乎种地和外出打工,现在大家种植花椒,或者就在家门口的酒店、农家乐帮工,生活更积极,也更有奔头。”
企业聚集带动就业
工业发展方面,陶家镇也颇有故事可讲。早在明清时期,陶家一带陶器生产就比较发达。建国之后,陶家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到 1989 年,乡级集体企业发展到 513 个。这一时期,由于陶家境拥有优质石灰石矿,其储量很大,这为周边水泥厂的发展提供了原石料,也推动了整个陶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方便运输陶家矿石等问题,重庆腾辉地维水泥有限公司还专门自筹资金修建了地维长江大桥。
进入千禧年之后,陶家镇对乡镇企业逐步实行改制,同时拓宽招商引资门路,工业发展势头更为明显。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引进,2003年,天泰铝在陶家镇登记注册,以生产重熔用铝锭、电力产品为主,经过多年技改,电解铝液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吨。今年6月,重庆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包括天泰铝、天泰荣观等5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就在本月1日,为拓展公司业务,天泰铝已将其持有的天泰荣观60%股权出售给上市公司*ST丰华。
2006年开始,陶家工业进入园区发展阶段,陶家都市工业园就是其中的典型。园区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位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吸引171家企业入驻,入驻率达97.6%,黄河摩托、墨龙机械等,都在园区发展壮大。企业的入驻,也为陶家人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园区常务副总冉宏斌2008年来到九龙坡,当时园区的厂房都还没建设好,园区门口那条大马路-白彭路也在建设中,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眼看着配套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陶家人回到家乡,就近就业。冉宏斌告诉记者,目前有5732个陶家本地人在园区内就业,而周边菜市场、幼儿园、超市等带来的间接就业也有上千人。
而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英雄湾美丽乡村建设,陶家也步入了新的一轮发展。尤其是交通路网建设方面,今年1月,陶家隧道已经开工,作为中心城区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家隧道对位我区西部的西彭、陶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轨道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22年底建成投用,远期也有轨道快线19号线规划中。高铁方面,已于4月开工建设的渝昆高铁预留了九龙坡站。路网更宽阔,陶家的汉韵文化会传播得更远,也有更多的人才来到陶家、建设陶家。
文字:周双双
小编:王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