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镇街 > 华岩镇 > 正文

搭建参与式邻里互助平台 民安华福“义仓”让社区更温暖

发布日期:2022-09-23 14:19


“寒冬腊月能喝上热腾腾的腊八粥,炎热高温有清凉防暑大礼包,社区志愿者经常送节目上门热闹热闹,家门口定期都会开展义集活动,还有义剪、健康咨询、爱心商家义卖……”在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的关照下,74岁的独居老人刘竹洲感到生活更有了盼头,也不那么孤单寂寞了。

“义仓”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为基底,针对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疏离、社区公共生活匮乏等社会问题,搭建一种参与式互助体系。2021年3月,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引进“义仓”项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动员社区群众,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打造义仓小站,开展“一勺米”“一个观众的剧场”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邻里互动并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推动有温度的共享社区建设。

爱心仓库 没有绝对的受助与施助

走进民安华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纸巾、洗手液、食用油、针线盒等生活物资整齐地摆放在储物柜里,墙上挂着的“邻里互助让社区更温暖”字样格外醒目。

“这是我们社区打造的民安华福义仓小站,里面的物资既有爱心商家捐赠的,还有社区居民自发送来的。”据民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培全介绍,“义仓”就是一个爱心仓库,居民志愿者会定期将这些爱心物资送到社区内有需要的困难家庭,传递温暖和关怀。

▲民安华福义仓小站。

同时,受助家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等,以捐赠时间的形式成为义仓的爱心家庭。因此,义仓中没有绝对的受助与施助,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共同体,每个人都能在义仓中感受到尊重与平等。周培全指着储物架上的玩具小车和小象说:“这些还是社区的小朋友捐来的,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区建设。”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物资管理,义仓爱心物资的招募、入库、发放、领用、反馈等环节,都安排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每一件物品都有专用收据和条形编码,确保捐赠公开透明,让每一份爱心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市民还可以通过“义仓互助”微信小程序,随时查看物资数据,了解最新的义仓动态。截至目前,民安华福义仓小站拥有爱心商家19家,结成爱心家庭7对,已接受捐赠物资约3000件。

特色志愿服务 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

陈兰是民安华福社区福客来超市的员工,同时也是一名热心的社区志愿者。9月16日一大早,她和三位爱好歌舞的同事,带着便携式音箱,在社区广场上为节目表演做最后的准备。

当天,她们参加了“义仓”项目中“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活动,将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几位高龄独居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爱心物资和歌舞表演。

▲“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活动。

“我们一般先帮老人做做家务,收拾一下房间,然后唱一些他们喜欢的老歌,跳些欢快的舞蹈。如果遇上喜欢安静的老人,我们就坐着陪他们聊聊天,缓解一下他们的孤独感。”当了一年多的志愿者,陈兰跟社区里的许多老人都成了朋友,老人们逛超市时总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在了解到78岁的独居老人胡昭礼收入微薄,生活比较困难后,陈兰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社区。据她介绍,社区专门制定了特殊家庭清单,采取“入户一人,登记一人”的管理模式,全面掌握社区特殊家庭的人员构成、经济能力、社会交往、就业意愿等情况。同时,招募社区骨干志愿者定期对特殊家庭进行跟踪回访,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定期开展帮扶标准座谈会,从社区、志愿者、社工等多个角度,重新评估、调整、优化特殊家庭帮扶标准。

此外,为构建互信、互助、自觉的新型邻里关系,民安华福社区立足“义仓”项目,组织社区儿童及家长参加“你好!邻居”——“一勺米”公益挑战赛,敲开陌生邻居家的门募集一勺米,并邀请邻居参与分食百家粥,增进邻里的认识和互动。整合资源建立爱心企业联盟和爱心家庭联盟,定期开展义集活动,搭建社区资源共享和邻里交流平台,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

邻里课堂 探索“就业+义仓”互助模式

民安华福社区是重庆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辖区流动人口多,创业就业需求大。为此,社区“义仓”项目以“家门口”就业创业文化为基底,探索出“就业+义仓”互助模式,招募社区有才能的人,邀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老师,为社区居民开展邻里课堂教学活动。

烘焙课老师王蓉曾经是一位全职宝妈,在接触到烘焙培训后,逐渐从兴趣变成了职业。因为深有感触,在了解到社区将开办邻里课堂时,便主动报名担任培训教师,希望让其他宝妈也能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小事业。

周培全表示,邻里课堂这一开放性学习交流平台,不仅为正在创业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同时通过该平台的传播,也让更多居民接触并学习到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形成互学、互助的邻里新风貌。 记者 黄秋彤 文/图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