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直通车 > 正文

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他们这么说……

发布日期:2021-08-20 10:24


医者担当践初心 老中青三代话担当

医师节,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致敬

在九龙坡,有5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他们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科普健康知识;勇敢逆行冲在“疫”线,为群众接种新冠疫苗,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区融媒体中心与区卫生健康委携手推出医师节特别策划,展现我区老中青三代优秀医师风采,向所有生命的守护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这座城市筑起健康屏障的“白衣天使”说声“谢谢”,祝全体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

魏德海75岁(从医50多年)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重庆市名中医、九龙坡区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九龙坡区中医院门诊三楼骨科,魏德海工作室,每逢一三五上午,75岁的老中医魏德海在这里坐诊。其余工作日的上午,他还要赶去医院另外一个院区看病。

尽管已退休了10余年,古稀之年的他坚持来坐诊,只为多看哪怕一个病人,用50多年的坚守和传承诠释着医者仁心,见证了九龙坡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变,魏德海说:“作为医者,我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要以治疗好更多的患者来报答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

1975年,自学中医成才的魏德海,因德高技精被破格录用到九龙乡卫生院(现九龙坡区中医院)工作,一干就是快50年了。

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魏德海准时开诊。为了多看几个患者,魏德海把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一上午至少要接诊40个人,不看完不吃午饭,这是他雷打不动的规矩。

患者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都是“回头客”。其实,熟悉魏德海的患者都知道:魏医生患有脑血管性疾病,还有“三高”慢病,不能长时间工作。他们有点不忍心打搅他,又相信他,每次看病拿了药,很自觉地很快退出去。

“魏医生,脚踝痛,麻烦你多开几支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患者来看病,担心脚伤复发希望多开药。“没有必要,这一支用了差不多就好了,不要浪费了。”魏医生用签字笔在处方签上快速地写着,然后盖上印章,把单子递给对方。

魏德海从入行那天起,至今已默默耕耘50多年,诊治患者100余万人次,他不忘初心使命,使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用真诚和医术铸就医者形象。

在他诊室外面,听见的是患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他医术的认可。2015年,“魏德海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魏德海着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个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力推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常亮34岁(从医8年)

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疼痛康复科科主任

34岁的赵常亮脸上时刻带着笑容,一口温软的普通话,性格温和,一下子拉近了和来访者的距离。

经过交谈没想到,这个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疼痛康复科科主任,医术老道的医生,竟然是“85后”。

受成长环境影响,赵常亮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工作了8年,去年,这位临床经验丰富业务骨干挑起了西院区疼痛康复科的大梁。

年纪轻轻的赵医生不仅医术扎实,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为患者服务的心,他认真地对待每位上门来的患者,然后耐心地问诊、开药、治疗。正是这样,来找赵医生的“铁粉”很多,有的甚至是从远处区县赶来的。

一位经人介绍来求医的中年妇女拿着病历来找赵医生,三甲医院诊断意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症,并建议手术治疗,而患者本来惧怕手术,家庭经济不宽裕担心费用,根据这位女患者病情和经济情况,赵医生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缓解了疼痛,免去手术之苦,还节约了费用。

大学时,老师们曾告诫,选择学医要有毅力坚持下去。 工作初期,由于有的患者对中医的不理解,赵常亮也曾有过彷徨,但病痛得到治愈,患者们的一声声“感谢”,也让赵常亮有了继续朝前的动力。

“医者的初心在不断地传承,医学的技术在不断地创新。”赵常亮说,所以他多年坚持不懈探索与钻研,不断提高技术,买了很多医学书籍抽空学习,除了提升中医水平,也积极吸纳学习现代医学先进的知识。

这是个活力十足“80后”疼痛康复科的医生团队,赵常亮这个“资深老医生”带着队员们也会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以及临床思维的职业。”他说。

付鹏27岁(从医3年)

把患者当朋友对待

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是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

在重庆市人民医院三年学习培训后,27岁的付鹏成为了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从业有大半年了,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耐心负责,得到了患者的赞誉。

相比繁忙的三甲医院,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患者相处的时间较宽裕,付鹏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询问与病情相关的生活细节。

付鹏深知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耐心负责的态度,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你还有什么话想跟我讲一讲的。”这是问诊后,他习惯性的一句结语。他解释说,有些病是“心病”,对于全科医生来说,不仅仅需要关注患者本身疾病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家庭情况等等。

一位中年妇女腹部绞痛来就医,经诊断,就是普通胃病。

“医生,你莫骗我,我这个腹痛反反复复痛了好久了,是不是病情很严重……”看到诊断书,患者半信半疑。

“大姐,你还有什么话想说的,就告诉我嘛。”付医生还记得,他这句话刚说出口,40多岁的大姐顿时“哇”地一声,哭得像个孩子。

原来这位大姐在厂里上夜班,几次肚子痛想请几天假,当班领导怀疑她装病不准假,老公也怀疑她是装病不想上班,不带她来看病。

付医生耐心开导后,给她开了诊断证明让带回去给单位和家人看,叮嘱她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定期来复查。患者道着谢,临走前的话让付医生至今记忆犹新,“你是第一个问我生活、家庭情况的医生,说了这么久,心情好多了,谢谢了,医生。”

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付鹏家庭医生团队的微信咨询群会时不时地收到居民们的健康咨询,他和团队成员乐于为大家解答。

付鹏理解的家庭医生,不仅是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从朋友、亲人的角度为他们考虑,用全科的思维,为居民提供贴心的就医诊疗、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文字:邬姜

摄影:陈林

视频:九龙坡区卫健委

小编:龚玲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