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
如果对美好生活有一个定义,40岁的钟大溪觉得,这个定义应该是生活在重庆。如果这个定义的注解是幸福,钟大溪觉得,生活在九龙坡是一件幸福的事。
家门口就有的文旅项目、24小时能办事的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可以灵活就业的“宝妈”工作、日益便捷的轨道交通、如诗如画的城市绿化、好似住在公园里的小区……
一桩桩一件件,对于钟大溪来说,就像改变了这位中年男人的幸福指数,“我除了上下班,现在基本上就在住家附近耍,周末带着母亲、老婆、娃儿去逛公园,走在路上,真的觉得好幸福。”
“我的家乡,就像川剧变脸一样,每天都不一样。”钟大溪说。
这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源于九龙坡区深入落实“三高三宜”发展要求,奋斗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机械车库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正在召开,此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天的九龙坡,处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头,进入向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上台阶”的攻坚阶段。包括“九龙美术半岛”、“中国铝加工之都”“西部氢谷”建设等上升为市级战略,为九龙坡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是九龙坡区决胜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按照“三高三宜三率先”远景规划安排,今后五年,九龙坡区要致力把九龙坡打造成创新发展引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人文艺术魅力区和人民生活品质区。
旧房蝶变
老旧小区成为居民心中的港湾
老旧小区,一直以来,是居民心中的一段“念想”。
住了几十年的地方,见面都熟识的邻居、熟悉的环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不断出现问题,呈现满目疮痍的状态。
记者在老旧改造小区样板案例——渝州路街道白马凼小区街心花园内看到,初冬的暖阳天,二三十个老人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花园一侧,四个年轻人在乒乓球台旁挥汗如雨;不远处,孩子们嬉戏打闹……
老人养老无忧
在此居住了30年的居民张国芬感慨:“以前,小区环境差得很,我好几次都想搬走。现在,这里变得像花园一样,住在这里的老邻居变得更爱笑了。”
白马凼小区是建成较早的安置房小区,30多年过去,设施破损严重、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愈发突出。经过半年时间的改造,这个老旧小区重焕生机。
沿着崭新平整的柏油路走进小区,长长的风雨廊廊顶五彩缤纷,廊下空间宽敞,风雨廊串联起9栋楼房,蓝白相间的外墙,规规整整的电线,安全美观的雨棚,格外赏心悦目。楼栋间的坝子,还安装了木质桌椅,设置了白色遮阳伞,栽种了多种绿植。在300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内,集合了11种功能配套,包括乒乓球台、活动广场、白马睦邻会客厅、立体停车场、健身器材、党建宣传栏等。其中,立体停车场采取迷你循环塔机械停车楼,占地100多平方米,可以停放36辆小车,实现刷卡取车、车辆自动升降等功能。
让老人老有所为
去年,九龙坡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改善民生为核心,启动新一轮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涉及九龙三村、九龙四村、冶金四村、红育坡片区、劳动三村片区、杨家坪农贸市场周边老旧小区、兰花小区、杨家坪兴胜路片区、埝山苑片区9个片区412栋房屋,目前,除了已经完工的九龙三村、四村、冶金四村项目外,余下的6个项目都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
把民声变成民生,把房子变成家,住在九龙坡变成很温暖的事。
宽敞明亮的九龙外滩广场
办事方便
线上线下双重助力便民服务
办证、看病、教育……这一系列话题,无不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如何便民,成为九龙坡区在便民服务上思考的问题。
本月初,市民周晓静的身份证丢了,她立马到位于九龙坡区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中心里,根据提示申办了一个,没几天,新的身份证就拿到手了。
这个位于杨家坪商圈的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地点在中迪广场,面积虽然只有206平方米,但却是一个办事大厅的集合,分设自助服务区、自助填单区、自助投寄区,配置政务服务自助机2台、税务自助服务设备2台、公安自助服务设备5台、人社自助服务设备1台、不动产登记自助服务设备1台、“渝快办”自助查询机1台和电子存取件柜。
九龙坡区还通过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切实行动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增进百姓健康福祉,让居民足不出区,可以在家门口的医院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18年,九龙坡区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社会办医标杆“树兰医疗”深度合作。同时,九龙坡区成全市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区,在其背后,是“九龙坡云医院”上线为广大患者带去的便利和高效。
夜色迷人的九龙滨江
九龙坡区深化运用“互联网+医疗”,建成重庆首个互联网诊疗平台“九龙坡云医院”,开通线上诊疗、远程医疗、智能慢病管理等功能,累计为居民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40万余人次,实现“小病不出村(社)、大病不出区”。
教育,也是民生话题。双减之后,如何让孩子学得更有品质?九龙坡通过走实走新 ,助推构建高品质教育体系。
“我制作的香肠酥饼。”“我看了一场《长津湖》。”“我画了一幅庆祝国庆的画。”……
这个国庆假期,九龙坡区实验二小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一份别具特色的“国庆创意作业”,孩子们在寻找家长新变化、秋日美食秀、共庆华诞才艺秀、祖国美景秀、爱国电影分享会等具有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等作业任务中加深了对国庆节的认识,让作业变得有趣、有温度,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打开思路,打量周围的世界。
这些正是“双减”在行动,教育蝶变的一瞥。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九龙坡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特色积极落实,推出创新举措,让“双减”种子在九龙坡的土壤落地生根,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新生态。
九龙半岛
安心养老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为此,九龙坡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
遇到独居老年人吃饭不方便怎么解决?养老服务中心送“专属外卖”。
家住杨家坪街道的张爷爷和老伴现在经常去养老服务中心吃饭,“两个人的饭不好弄,有了养老服务中心好多了,荤素搭配,一周伙食不重样,解决了我们吃什么的后顾之忧。”
这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服务于社区的老年人,还为附近几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每天为近300人次老人进行配餐服务。
生活在九龙坡很幸福
那么,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不便,这么办?全市首个助浴特色养老服务站助浴服务解决老人洗澡难题。
重度失能和重度残疾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中度失能老年人,家里缺人手照顾,怎么办?今年10月,九龙坡区民政局在全市率先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年底前,1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将进入最需要帮扶的老年人家里。
2018年九龙坡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来,全区共建有37家养老院、14家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和101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有效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九龙坡区采用“机构+中心+站点”“社会组织+站点”等模式,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专业化和常态化运营。九龙坡区民政局党委书记赵顺平介绍,目前全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已达100%;同时,通过提供照料、健康、文娱等7类服务,不断满足辖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今年以来,开展助医、康复理疗、健康知识讲座等360次,服务1.8万人次;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达15万人次;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180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450次。
江岸灯塔成为地标建筑
记者手记:
有所养有所依有所谓 民生福祉体现的是政府智慧
让老百姓老有所养、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让青年们能有所为,这些的民生福祉,体现的其实是政府智慧。
一个城市要有吸引力,不光要有靓丽的外表,还要有温度,所谓面子里子缺一不可。在这方面,九龙坡区做得非常细致,可以说,下了绣花针的功夫。在城市管理方面,不但对已经火了10多年的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全新改造,把城市与艺术进行融合,还通过修建劳动者港湾,让户外劳动者临时休息更方便。
乡村振兴的路上,农民变工人村民变股民,大家“钱兜”鼓了;在加速发展新兴产业上,九龙坡区通过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数据智能和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正所谓,政府有智慧,百姓有幸福。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陈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