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要去九龙坡滩子口买一套新希望1000万的大平层,
你听完会不会一脸黑人问号??????
九龙坡、滩子口、新希望,这3个名词什么时候跟重庆豪宅搭上边了?
01
九龙坡区自古以来就出高价地,但是不出豪宅。
荣安、弘阳用亲身经历告诉了人们,九龙坡确实没有豪宅基因。
现在新希望站出来,想告诉人们:九龙坡是有豪宅基因的,只是那两个开发商没把豪宅产品做好而已。
新希望会被打脸不?
确实,九龙坡一直都出高价土地,除了跟土地地段较好有关之外,还跟九龙坡区的经济属性有关。
毕竟,九龙坡区是个经济强区。
在经济强区的城市核心区里,一般都不会有便宜土地。
2020年,九龙坡区GDP为1533亿元,排名重庆38个区县中第二名;
人均GDP方面,2020年九龙坡区人均GDP为124344元,仅次于渝中区和江北区,排名重庆38个区县中第三名。
人口总量和增量也是处于非常靠前的位置。
整体而言,九龙坡区经济面非常不错。
但和其经济面截然不同的是,九龙坡的刚需属性非常明显。
2020年,九龙坡区120万以下的刚需低端产品占比高达60%,120-150万的中低端产品占比13%,150-200万的中端产品占比14%,合计下来就是87%的产品都是中端以下产品。
300万以上的真正的高端产品仅有2%的市场份额,这就是九龙坡区不出豪宅的最好例证。
2020年,重庆主城共销售300万以上的住宅5939套,九龙坡区仅卖了223套,占比仅有3.7%。
而两江新区销售2198套,占比高达37%。
10倍的差距!!!
两江新区和九龙坡区在GDP和购买力上差距并不大,整体经济面都差不多,但在高端住宅也就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却有着高达10倍的差距。
那么问题来了,九龙坡不出豪宅,到底是因为没有豪宅产品,还是因为没有豪宅购买力?
应该是没有豪宅产品。
假如龙湖和香港置地都去了九龙坡区,九龙坡区的那群有钱人可能就不会北上两江去买房了。
两江新区虽然香,但对于坡区土著也是远方。
有哪个有钱人愿意漂泊异乡?
02
新希望项目是叫D10天际,项目在杨家坪和滩子口中间,离2号线杨家坪轻轨站不远,离未来的18号线杨家坪站也很近。
新希望D10如果靠着一个成功的商业综合体,那至少这种豪宅项目做成功的几率又会大一分。
但很可惜,中迪广场很失败。
早已被法院查封的中迪广场,直接把当初那批对此寄予厚望的商家们埋了进去。
其实中迪广场的规划和运营是有一定问题的。
在已有的万象城和杨家坪这个超级大商圈旁边,再新建一个80万方的纯商业商务综合体。
九龙坡区能承接这么大规模的商业体量吗?
中迪广场的商业模式,本质就是把劳动村及周边的一些村镇的商家给迁移过来,开展24小时的产业,比如餐饮、KTV、小酒吧、素按摩等等。
它并没有创造新的消费,只是把消费转移了。
而且它也没有运用差异化的打法,与万象城、杨家坪的商业业态进行差异化竞争,而是直接硬碰硬,而且商家没有自持,直接就散卖了,没有统一招商。
这就算是把中国最牛P的商业商务开发商找过来,都不一定能盘活它。
何况是让一个达州的小开发商来操盘。
中迪广场如果在规划上面,让出一半甚至更多的商务体量来做住宅,用住宅的利润来反哺商业,说不定还有存活的希望。
03
新希望D10天际,是全国继成都D10天府之后的第二座天字系产品。
成都D10天府是一个非常成功、产品力非常强的产品。
它基本都是大户型,住宅均价建面3.5万,平均800万一套。
公寓稍便宜点,建面3万,最低260万一套。
这种产品系,也就注定了重庆D10天际肯定便宜不到哪里去。
据了解,D10天际共有10栋高层和超高层,地块被马路隔开为3个组团,且这3个组团之间都被路给隔开了。
楼王只一栋,蝶楼,3梯3户,单独占据一个组团。
建面252㎡的户型就放置在楼王组团里。
听过总价是800万起步。。。
其余楼栋均为塔楼,32层,面积有建面118㎡,估计均价是300-500万左右。
高楼层的塔楼、蝶楼,不知道重庆人民接受度怎么样?
因为重庆地形的关系,土地被更加高效地集约化运用,因此板楼很少,所以板楼也就普遍比较贵,板楼在重庆人民心智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板楼不一定是豪宅,但豪宅一定得是板式。
不同的开发商,打造豪宅的方式很不一样。
拿D10天际和绿城蘭园相比。
两个项目地段属性差不多,都是在老城里面修新住宅,都面临老破旧的城市界面。
容积率也差不多,D10天际容积率2.9,蘭园容积率是2.5。
但绿城蘭园牺牲了中庭面积,做了大面积玻璃立面的全板楼产品,还打造了大面积的中庭水景。
最后重庆人民的接受度还挺高的,口碑也非常不错。
04
提起重庆的大平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龙湖和香港置地。
一方面是产品确实做的好,另一方面是它们在重庆刷屏时间太长了,已经占领客户心智了。
当你听到有人说她买了龙湖或者香港置地的房子,你多多少少都可以从她的话语里听出些骄傲感和炫耀。
新希望300万-1000多万的豪宅产品,注定会在高端市场上遇到龙湖和香港置地。
那新希望怎么和它们两PK?
拼什么?用什么拼?
而新希望,作为一家从2018年才姗姗来迟的四川开发商,来重庆的时间并不长。
在重庆共有4个项目,两个在巴南界石,一个在中央公园,一个在滩子口。
界石两个项目位于重庆市场声音相对弱势区,对建立新希望高端品牌形象毫无帮助,甚至还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而且这3个项目,都是其他开发商操盘的。
也就是说,在D10天际之前,新希望在重庆还没有完全完全独立操盘的项目。
一个之前都是被扶着走的小孩,突然被放手让自己走,而且还要跑起来。
是不是感觉有点难度?
从操盘经验、时间和口碑来看,新希望都不占优,怎么打?
而且在九龙坡区,新希望还会面临华润二十四城这个劲敌。
我们前面不是说了2020年九龙坡区卖了223套300万以上的住宅产品嘛,其中有206套就是来自华润二十四城,成交占比高达92%。
华润几乎垄断了九龙坡区的豪宅市场。
而且华润二十四城作为超级大盘,轻轨近、学校好、商圈多、配套足,配套齐全且优质,而且价格也相对较低。在九龙坡区也深耕了好些年了,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
要说服这群人不买性价比和口碑更高的华润,却转头去买新希望,我觉得难度还是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