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双减”政策发布,立即引起了各方关注,今年暑假的课外培训班还能上吗?今后有补课需求的孩子怎么办?家长们对“双减”怎么看?今(26)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一些培训机构和家长。
培训机构暂未调整课程 一切还在等通知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培训机构都开设有学习日晚上的培训班,但更主要的还是双休日及寒暑假。当前正值暑假,“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培训机构对课程是否做出了调整?
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安排,某知名培训机构重庆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政策公布后,目前还没有接到公司调整课程的通知,具体还不太清楚,同时也在等待发布更详细的实施细则。同样,沙坪坝区一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说,一直在密切关注重庆本地政府部门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今后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来执行。
九龙坡区一培训机构人员表示,目前暂时还没有收到暑假停止上课等具体通知,假期课程仍按部就班在进行。至于今后,因为日常放学后的时间有限,培训班的数量不可能有很大增加,所以不会提高日常工作日的培训班开班数,“政策对我们影响很大,一切还是等具体通知。”
有校外培训机构在“双减”文件正式落地之前,已经在谋求改变。南岸区某校外培训机构,在学科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托管服务。负责人罗女士说,在此之前,他们也在和区域内的一些学校和社区积极接触,寻求在课后延时服务和社区托管方面的合作。
“但是目前类似的合作还没有完全谈好。”罗女士表示,一方面,“双减”文件刚刚公布,地方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对于是否允许校外机构进入学校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大家心里还没有底。另一方面,还是因为费用问题没有谈拢,“即使能够进入学校参与课后延时,单纯靠学校给付的费用,不足以支撑我们发给老师的工资。”
家长支持“双减”政策 让孩子喘口气
对于“双减”政策的出台,大部分家长表示支持,让孩子喘口气,也能让家庭喘口气。
九龙坡区的家长黄先生说,儿子一看就不是顶尖学霸的料,但从一年级开始就报了数学、英语等各种培训班,完全是被“逼”着报的,因为身边的人都报了,“以后周末、寒暑假不让补课了,大家都不学,也不会有这种焦虑了。”
“孩子在学校的上课时间认真学习,周末和寒暑假可以多点时间开展体育锻炼,还能学学琴、唱唱歌、跳跳舞,更多地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或者其他活动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多好。”黄先生说。
家长程西则对双减文件的出台表示“举双手赞成”,“现在,很多家长或许要问:到底怎么办?我觉得,家长与其在孩子还小时‘打鸡血’,不如做更长远的教育规划。”
程西觉得,高考并不是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如果你的孩子想读书,那请尽你所能帮他找最适合他的资源,让他没有遗憾;倘若他不是读书的料,而你也对他没有太多的要求,那就请把这点钱花在让他开眼界上,培养一个至少能有责任感的人,以后能养活自己的人。”
家长洪女士一直在关注“双减”文件,直到7月24日文件正式公布,一直自诩“佛系”的她,还是感觉到了一丝焦虑。
洪女士的女儿在渝中区某小学读5年级,明年就要面临小升初。从小学3年级开始,报名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的校外培训,“我们还算学得晚的,她身边好多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
在洪女士看来,女儿的学习自律性不够,很多时候确实是家长在推着她前进。现在校外培训机构授课受影响,意味着家长的责任更重了。“我这两天就一直在想,可能很多知识,自己还需要重新拾起来,不然到时候完全辅导不了。”
“规范是应该的,但是我希望不要一刀切,不是说勤能补拙吗,如果都取消了补课,我们这些基础差的孩子要怎么办?”江北区的陈女士担心的是,周末和寒暑假都不能上培训班了,相比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会更吃亏,同时,如果培训班一窝蜂都挪到工作日,那家长是不是更累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多学一点呢?“如果考试不变,如果一刀切减下去,其实就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专家:
校外培训机构要转型 还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表示,“双减”这一监管措施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意味着已经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面临要么退市,要么剥离学科培训业务的选择。除了禁止资本化这一禁令外,禁止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也将让大部分培训机构难以维系。
他认为,落实“双减”文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做出转变。在发展思维上,校外培训机构要转型做教育,而不是追求做生意,在培训内容上,要转型做非学科培训,包括素养培训、成人培养、技能培训等。
同时,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会遏制“全民培训”,缓解家长的培训焦虑,但可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社会依然存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名校论,如果家长仍有培训需求,培训就会转到地下经营。
这就要进一步疏导家长对校外学科培训的需求,一方面,在禁止培训机构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培训后,必须发展社区托管,给学生提供去处,另一方面,必须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才能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