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今天是7月11日,全国各地携手“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然而最近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种传言,让人又害怕又欣喜……
轨道偏离了?太阳照射强度减弱了?这些原因让重庆没那么热了?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气象局提供的权威数据:
这是近十年来,重庆全市的夏季温度变化,小编粗略一看,数据反映出来的变化与大家的体感变化相距甚远。气象专家说,刚刚过去的6月,我市的平均气温仅比常年同期偏高了0.4℃,之所以感觉没那么热,是因为雨水隔三岔五送来了清凉。而7月我市气温也将呈现偏高的趋势,尤其是7月11日“入伏”之后,高温天气会逐渐增多,大家可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哦!
今日入伏,今年“三伏天”共40天
三伏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据此推算,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
而今年恰逢20天的中伏,这也是从2015年起,连续第7年的“40天”加长版三伏天。
三伏为什么这么热?
“热在三伏”,今年还未入伏,就已经开始大感“闷热”了。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有网友开玩笑:躺在床上是红烧,加了席子是铁板烧。如果阵雨不断,可能还怕变“桑拿”烧。
未来两天各地阵雨“入伏” 请注意防暑降温
据重庆市气象台消息: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各地阵雨,雨量东北部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其余地区小雨到中雨。气温21~31℃。
中心城区:阵雨,雨量中雨,气温25~30℃。
三伏天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必要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如果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尽快去医院救治。
其次,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适应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再次,注意补水保津液。大汗泄气,不但损津液导致咽干口燥、口苦,也损气,让人出现困乏等状态,因此要注意减少外出和及时补水。除了多喝水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水分。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重庆人:三伏天这样吃喝才健康!
1、绿豆粥
绿豆粥是三伏天养生防暑的非常好的食物,绿豆药食同源,可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要注意,绿豆是一种凉性的食材,因此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另外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阴虚火旺而出现口角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
2、茯苓鲜荷粥
材料包括荷叶一张(鲜、干均可),鲜紫苏10片,茯苓50克,鲜淮山100克,薏米3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首先将荷叶、紫苏煎汤去渣,把茯苓、淮山、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再根据自己的口味下适量糖或盐。茯苓鲜荷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3、西瓜
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作用,夏天吃西瓜能清火解热。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在三伏天可以吃一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不仅可以清热,还可以补水。
4、黄鳝
最近一段时间的鳝鱼最为滋补了,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三伏天最宜吃黄鳝,有助预防夏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还有助保护心血管。
5、苦瓜
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钙、铁等物质,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吃能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能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还能泄去心中的烦热,排出体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