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扎根九龙坡30年 | 传奇调料的飘香轨迹

发布日期:2025-03-26 16:30


开栏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九龙坡区正以蓬勃的姿态奋力谱写“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新篇章。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见证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也承载着企业与区域共同成长的传奇。

30年,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从产业升级到科技创新,九龙坡区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超常规举措、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全市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即日起,特别推出“扎根九龙坡30年”系列报道,深入探寻民营企业的发展脉络,挖掘他们坚守的初心、拼搏的故事,展现民营企业与九龙坡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

从售卖干辣椒、花椒、八角等干货调料到将这些调料融合生产成品调味料,以香水鱼调料打响名气,火锅底料远销国外,自主研发设计西南地区第一条自动化火锅调料生产线;从全国首个私营企业工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到4A级旅游景区;从5人作坊到全市火锅底料、调料生产龙头企业之一……今年是九龙坡区本土企业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扎根的第三十个年头。30年的时间,周君记持续求新求变,持续输出新内容,不断提升创造力及品牌价值,一步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城市共享“味”来。

立业 三代匠心守一味调料本真

说起周君记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1941年。那一年,周君记老董事长周英明的母亲张淑卿在自家棚屋前支起了“周张氏油辣铺”,在热闹的朝天门陕西街摆出各式干货、调料。1964年,张淑卿在九龙坡区杨家坪菜市场以“周君记油辣铺”开店,这次除了经营干货副食外,还为杨家坪片区的火锅馆配制火锅佐料,协助母亲工作的周英明,在那时就对味道有着自己的见解,而这样的经历也为周英明发展周君记奠定了基础。

▲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

1993年12月,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重庆大渡口三九火锅底料厂正式成立,创始人周英明和女婿连卫兵用5万元起家,带着3个工人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1996年7月,三九火锅底料厂搬迁到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12号,租用6000平方米厂房扩大生产,更名为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至此,周君记与九龙坡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尽管通过改良火锅底料为当时的周君记带来一定的市场,但真正打开知名度的还是要归功于新研发的产品——麻辣香水鱼系列调料。1997年,周英明看准了当时市场上鱼类调料的空白,开始做起了麻辣鱼调料,当年就率先研发了麻辣香水鱼系列,该系列调料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如今麻辣香水鱼系列仍然是周君记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随着麻辣香水鱼的带动,周君记不仅在重庆的调料市场做出了名气,还销到了外地甚至出口国外。也因为业务的发展,6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不再能满足周君记发展的需要,纯手工的生产方式也跟不上销售需求。于是在2006年,周君记开启了“大变革”——迁厂。

成长 迈向现代化食品工业基地

3月25日,记者走进周君记生产车间,看见机器有序运转,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配料、炒制、包装等工序。工人在一旁紧盯设备参数,确保每一锅底料的品质稳定。这种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正是从当初的创新探索发展而来。

▲火锅底料炒制车间。受访者供图

时间回到2003年,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凭自有资金在华龙大道附近征地40亩,并动工建设30800平方米厂房的火锅食品工业园。

2006年5月,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正式迁入九龙坡区华龙大道16号,并更名为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周君记建起了西南地区首条食品类现代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让周君记尝到了创新发展带来的甜头。

周君记新厂房建设时,生产车间线就规划为自动化生产线,但当时全市甚至是西南地区的同类食品生产企业都没有一套标准化的自动化生产线,而此前周君记的生产全靠手工,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高强度的工作量还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招工难也成为制约周君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周君记自主设计研发生产设备,经过不断研发实验,通过委外生产的机械化生产线终于在周君记新厂投入使用。周君记董事长周冬梅告诉记者,周君记的生产线也为全市许多火锅底料企业提供了参考借鉴。周君记也真正走上了科技发展、开拓创新的现代化食品工业基地发展道路。此后,周君记不断加快研发及设备升级的脚步,2017年10月,周君记自主研发了调料冷却输送系统,该系统自动密闭,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的依赖。这样的技术升级,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

周君记的产品不仅在全国几十个省市销售,还在国外畅销。如今,周君记的传奇调料已经香飘万里,出口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蜕变 工厂变景区成旅游热门地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新馆。记者 周邦静 摄

今年初,在区文化旅游委的指导下,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新馆开业。该博物馆以火锅为代表的巴蜀传统调料、饮食文化为主题,以图文展板、多媒体、场景复原与生产线实景相结合,打造集知识传播、企业形象展示、美食体验于一体的游客互动体验空间。“与火锅调料打了30多年交道,我对调料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我想建一个真正属于火锅调料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调料历史,也了解周君记的发展史,不论是出于情怀还是责任,这样的博物馆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周冬梅说。

如今,随着大巴旅游和研学游的火热,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新馆也成为大家游览的新选择。

而周君记的工业旅游发展时间要从其位于华龙大道的新厂房建设说起。“走工业旅游这一路线在厂房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生产车间的过道全部是按照3.3米宽的标准进行建设的,就是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周冬梅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周君记就成为了九龙坡区工商联的会员企业,那时父亲经常跟随区工商联组织的考察团外出考察市场,把工厂打造成工业旅游体验园也是他在考察中迸发出的想法。

▲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受访者供图

2007年,周君记打造的火锅食品工业旅游体验园开门迎客,体验园也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火锅底料、调料生产基地,其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期间,区文化旅游委多次到周君记实地考察,给予建议并帮助其链接旅行社流量。同年,这个工业旅游体验园创建成为重庆同行业唯一一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15年,体验园迎来了一次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火锅文化元素,并增加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工厂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火锅底料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及体验感。当年,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旅游体验园获国家4A级景区授牌,成为重庆第一家工业旅游4A旅游景区。周冬梅告诉记者,体验园从2007年到现在,累计接待游客已超过数百万,旅游所带来的收入也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到现在的超千万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九龙坡人,能在家乡办厂兴业是一件幸福的事。”周冬梅坦言,30年时光中,周君记扎根九龙坡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自身发展,得益于九龙坡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每当企业遇到发展困难,“娘家人”都会积极帮助协调解决,这让她十分感动。未来,周君记将继续携手九龙坡,共同奔赴美好“味”来。

记者 江娜 廖婉廷

周君记发展时间线:

1993年12月,重庆大渡口三九火锅底料厂正式成立

1996年7月,三九火锅底料厂搬迁到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12号

2006年5月,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正式迁入九龙坡区华龙大道16号,并更名为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

2007年3月,重庆周君记开展工业旅游项目,开启火锅食品工业创新历程

2007年12月,年销售额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2009年9月,周君记火锅调料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同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5年11月,周君记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5年12月,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被授予国家4A级景区牌匾

201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

2017年,投资100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升级

2017-2018年,开展中小学课外实践活动及亲子项目

2019年,成为行业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21年7月,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4A级景区复合通过

2023年6月,成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3月,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新馆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