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刘希娅:从春天的盛会出发,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发布日期:2025-03-17 15:17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了!代表们带着本次会议的成果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步出人民大会堂,从春天的盛会奔赴各自的领域和岗位。这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十三年,也是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转型体会最深刻的一年。


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依然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尤其是结合DeepSeek、电影《哪吒2》轰动世界的背景,以及王兴兴和杭州“六小龙”等人才特质,大家围绕“什么样的教育和学校才能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讨论热烈。我也带着一年来深入调研后提出的16份建议与大家分享,其中关于保障学生运动休息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班主任津贴、督查学生学习生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等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


3月6日上午,在重庆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我作了聚焦“健康第一”理念的办学实践和相关建议的发言,分享了谢家湾学校初中孩子每天运动2小时、睡眠10小时(晚上十点到早上七点,中午休息1小时),周末节假日学校0补课,0周考0月考,区域质量监测反映出学生成绩稳定在60%A+、90%A左右(区域质量监测后总体排序后赋等)。其间,除了教师的大量的课外教研之外,积极的学习生态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和较强的自驱力,以及学科动态走班学习机制对个性化学习支持的实效性很好。谢家湾初中生都不倡导校外学科类补课,个别在外补课的学生家长还被学校多次劝阻后放弃。没有想到这些数据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转载解读。会议还没结束,关于我发言的部分内容已经通过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重庆发布的网络小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渠道传播开来。当天就分别冲上百度、微博热搜榜第二和第一。直至近一周后,网络上依然保持较高热度,既有央媒等主流媒体的转发,更有各类自媒体导向性的转载解读,阅读量超过1000万余次,点赞量超过20万,评论近1万条。

这让我回想起2013年的冬天。当时谢家湾学校探索跨学科学习,推行课程整合,部分人群通过电话投诉、网络论坛发帖,甚至校门口散发传单等等方式,质疑、抵制学校课程改革。面对巨大的压力,我和老师们一起约定:“只要是扎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好,我们就得坚持!”后来我们开展家长驻校随机观察机制,开放办学让家长们更多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同时以5倍于上课时间的校本教研,持续优化课堂教学,尽可能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在每年本区域的质量监测中,孩子们整体性的优秀成绩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记者驻校蹲点一周,随机采访、观察拍摄学校所有环节,在《新闻联播》头条进行了5分钟的专题报道,并在《新闻直播间》连续两天六集深度报道,教育部和市区各级领导部门坚定不移支持我们继续课改,为学校赢得了持续深化改革的宝贵的外部支持环境。欣喜的是,我们的课改经验大量被吸纳进了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十几年的教育本质坚守和学校创新实践,让我和老师们看到了研究的力量、改变的力量、坚守的力量。


再看这一次热搜效应,一边是“信任、支持、鼓励”主流媒体评论区的叫好和支持,另一边是“怀疑、揣测、误解”部分相关利益方自媒体导向性的质疑。看到谢家湾学校倡导并实践多年的多运动多睡眠、激发学习内驱力、取消月考周考的日常教育行为,成为大家高度关注有赞扬有怀疑的热搜关键词,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有各级领导和专家鼓励和支持,也有很多家长们和朋友们关心我们会不会动摇,甚至放弃学生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我说,过去我们不会放弃,今天更不会放弃,这原本就是国家倡导且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认真落实,为什么要放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等。他在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教育界委员时,又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贯通”等等,这是全社会同题共答的时代课题。最近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健康第一”导向,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运动不低于2小时”“压减重复性作业”“降低考试频次”等;各省市积极探索,重庆市对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要求、倡导“无作业日”;最近几天,同样引发热议争论的“高中双休”也在逐步落地。因为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学得太苦太累太死板”“小眼镜、小胖墩、小抑郁、小豆芽”后患无穷,也都期盼孩子们健康快乐地高质量成长。

热搜中“10万+”的点赞量,来自于老百姓对低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向往和追求,来自于曾经听过、走进过、和谢家湾老师孩子接触过的同行,来自于陪伴孩子在学校学习成长六年或九年的家长,他们以“点赞”的方式期待能有更多同行者探索者,想传递相信的力量给更多的人。那些质疑的留言可能是认知差异,也可能是相关利益受到冲击,分歧讨论也是促进了解凝聚共识的过程,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扩优提质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



而我,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会带着本次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效导向,以身作则,勇于创新,做到“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坚定不移做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感恩孩子们、家长们的信任,感恩从中央到地方40多家主流媒体对我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各级领导专家们的关心和支持,这都给了我无比强大的力量感。我依然会发挥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有的示范、实践、纽带作用,一往无前,以实践和成效凝聚更多共识,汇聚更多民智,争取最大公约数,争取更清朗健康的学习生态和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来源: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