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柏杨
民营经济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直辖后民营经济乘风破浪,到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东风劲吹,九龙坡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风雨、披荆斩棘,成为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产业创新转型的中坚力量、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依靠。
在3月10日召开的全区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区委再次重申“重商兴商、安商利商”的鲜明导向,明确总量规模、创新能力、质量效益、民间投资、社会贡献、营商环境“6个大幅提升目标”,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再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要以推进“千亿架梁、百亿立柱、特色夯基、新星扎桩”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中小微企业竞争力提升行动、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行动,持续推动民企扩量提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异军突起”的良好局面。
要以构建“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1”科技创新布局为抓手,全力支持民企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全面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要以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为引擎,鼓励民企深度参与“一港九园三区”建设、城市现代化治理和数字重庆建设,不断完善民间资本参与机制,及时发布投资机会清单,全力拓展民企投资空间。
要以营造“西部一流、重庆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不见面”的政务环境、“放得更活、管得更好”的市场环境、“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尽享所需、尽得其便”的要素保障环境、“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的法治环境。
要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持续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动态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奋力开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致力在全市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