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区委书记覃昌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体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打开格局,全力推动全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现代化九龙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九龙坡做好“三农”工作势在必行
体量小但能量大
面积小但场景大
人员少但作为大
实现“东西一体化”,农业农村必须重点发力
实现“全域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必须跨越的关口
实现“大美九龙坡”,农业农村是重要的承载承接
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农村建设水平较低
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
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最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推进城乡融合”“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的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在九龙坡一贯到底。
九龙坡“三农”工作怎么干?
奋力绘就“伴城伴乡”城乡融合新图景
加快打造全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坚决守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致贫底线
产业发展要体现“都市农业”的特色
以满足和激活城市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和业态拓展为抓手,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跃升倍增、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全国、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起“产加销全面贯通、农文旅深度融合”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
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亿元以上,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0亿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达35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2.5亿元,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6%,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基础设施要实现“城乡一体”的水平
坚持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推动水电气讯路、能源、公共服务和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不断缩小,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100%、乡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90%,东西部实现“半小时通勤”,供水巩固提升工程一户一表改造率达100%,天然气到村率稳定在100%,行政村5G通达率达100%。
乡村环境要彰显“城在景中”的风貌
全覆盖推进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下足“绣花”功夫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景区”向“景区乡村”的美丽蝶变,打造农业公园2个,建成一批特色院落、景观小品、生态田园、农家乐园。
乡村庭院绿化美化率达8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定保持在100%,动态消除劣Ⅴ类水体、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创建A级景区2个,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致力让九龙乡村成为城市向往之地、大美宜居之地。
乡村治理要形成“全域和美”的格局
纵深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一体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141”体系赋能乡村治理更加实战实效,“走正道、扬正义、树正气、干正事”深入人心,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遍吹九龙大地,巴渝和美乡村实现全覆盖。
打造跨镇域片区1个、跨村域片区10个,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75%,成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全国试点。
改革创新要取得“强村富民”的成效
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乡要素资源实现双向高效流动,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50%,农村实用人才达3300人,农村产权年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
农民生活要达到“富足富裕”的程度
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联农带农机制不断丰富,农民享受更多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农村地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4.5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比例达93%,“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消费支出比缩小至1.75、1.48,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全面强化党建统领力
•全面夯实责任落实力
•全面增强要素保障力
•全面激发社会参与力
2025年要抓好4项任务
任务1:守底线
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9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2.32万亩、1320万斤以上。
坚决守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以治水、治气为牵引推进“九治一体、九龙九美”,强化中梁山区域生态空间管控,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夯实农业农村的生态管控力、环境承载力。
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致贫底线
全面加强排查监测,集中力量解决不同类型群体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用心用情加强对城口县、芒康县的消费帮扶、产业帮扶。
任务2:抓产业
做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聚焦火锅底料、休闲食品加工等现有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火锅食材、即热食品加工等细分领域,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主、行业龙头,吸引食品包装、电商等配套产业协同入驻,加快形成百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做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机遇,依托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华世丹等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注重挖掘全市现代山地农业的丰富服务场景,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致力构建“服务全市、辐射西南、走向全国”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做深农文旅融合
依托乡土文化、历史古迹推出多条旅游精品路线,围绕四季产品大力发展采摘观光经济,挖掘闲置土地、房屋、水体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农庄经济,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打造“工业景点”“工业田园”等特色项目。
任务3:整环境
扮靓外在“颜值”
以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包装打造一批全国、全市最美农村路,加快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扎实开展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人饮供水管网、农村电网、燃气管网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邮运通”服务体系,打造城乡一体的基建网络。
坚持把乡村作为一幅山水画来精细描绘、整体打造,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纵深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好打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扎实开展劣V类水体动态清零攻坚,精心雕琢推出一批农田景观、院落景点、乡村景区,加快创建具有九龙坡辨识度的巴渝和美乡村。
提升内在“气质”
持续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实效,积极探索AI赋能乡村建设试点,健全完善区带镇街、镇街带网格工作机制,致力打造基层智治大脑2.0版,加快形成看图作战能力,同步探索城乡“大综合一体化”治理路径,着力提升乡村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农民群众文体生活,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选树一批文明典型,加快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任务4:推改革
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精准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建好宅基地数字化管理系统,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深入推进强村富民改革
用好市级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地”“三变”“三位一体”等改革,规范发展“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新路径,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加快实现“村强”带“民富”。
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着力畅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通道,深入落实“四进三回”行动,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积极探索开辟农村产权要素有序入市流转交易新路径,创新探索“村办企业”“积分制分红”等模式。东西一体化布局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巩固“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成果,做实25所学校“一对一”结对帮带体,推进“一联四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致力实现城乡互促共进、相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