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提防以招工之名行骗 警方制作动画视频拆穿骗局

发布日期:2025-03-10 10:57


随着春季招聘高峰期的到来,各类虚假招工信息借机滋生,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的急切心理实施诈骗。为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区公安分局立足反诈护航春招,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精准宣传提醒、打击治理,构筑起立体化反诈防线

案例直击:上岗之前先“投资”,别信

春节后,家住杨家坪兴胜路的陈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文员的广告,便投送了简历应聘。不久后,便有人通过邮箱联系陈女士,称公司有意招聘她。陈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在邮件中的链接下载一APP,随后,对方告知入职前需要进行培训,其中一项培训内容便是在该APP上注册账户进行投资,事后不但会退还本金还有30%的提成。陈女士没有怀疑便转入了5000元。可在完成交易后,对方并没有按照之前约定归还本金,更别说提成和入职的事了。

意识到被骗后,陈女士赶紧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办案民警介绍,年后进入招聘旺季,此类案件有抬头趋势,有的是伪装成求职招聘的虚假投资类诈骗,有的则是以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服装费”等为由实施诈骗,通常在网络上伪装成正规企业,再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费用,接下来利用心理学话术制造紧迫感,而受害者多为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群体。


警力护航:“线上+线下”织密防护网

在春季求职季,九龙坡警方通过“云端警示”与“精准宣防”的方式,扩大求职诈骗反诈宣传覆盖面。

九龙坡警方制作《未上岗先缴费 小心钱包被掏空》系列视频,用符合求职者年龄特征、上网习惯的动画形式,模拟诈骗场景、揭露话术漏洞,线上实时更新最新骗局解析。

而在线下,民警深入高校、社区、商圈,通过进圈入群的方式定向推送反诈提示。在中梁山街道举行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派出所民警走进招聘会现场设置反诈咨询台,面对面向企业、求职者详细讲解招工和求职过程中常见的诈骗类型、手段和防范方式。


反诈指南:四步识破招聘骗局

警方提醒:求职过程中需擦亮双眼,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擦亮双眼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1.核验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信息、行政处罚记录,警惕“皮包公司”。

2.拒绝收费:正规招聘流程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服装费、建档费、保证金等均属诈骗。

3.保护隐私:切勿随意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谨防身份被盗用。

4.及时求助:若遭遇可疑情况,请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尽快报警求助。

记者 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