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湖森林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们齐聚操场,跳绳、跑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运动起来。
▲彩云湖森林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慢跑。
记者了解到,本学期彩云湖森林小学新增下午大课间,确保全体学生下午均有额外半个小时充足运动时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对此,重庆市教委举行2025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安排部署开学工作,就学时、课程、学生学籍等内容严格要求规定,提出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新学期开始,九龙坡区积极落实相关部署,各中小学迅速响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校制宜落实每日不低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并从运动方式、时间安排、活动项目等方面进行探索,确保运动达到实效。
▲彩云湖森林小学,学生们进行跳绳运动。
“就如何开展好两个大课间活动,最大限度让孩子们动起来,本学期开学前我们就进行了策划。”彩云湖森林小学书记、校长尹云秀告诉记者,基于对学校场地资源与教室布局的综合考量,学校精心规划,上午开展全校统一大课间,下午则对低段(一、二年级)和中段(三、四年级)学生实施错峰活动模式。
目前,彩云湖森林小学有4个年级,学生1800余名,在下午大课间活动中,将一、二年级大课间定在下午2:50至3:20,三、四年级安排在3:30至4:00,确保全体学生能有充分的运动时间和场所。
在活动项目设置上,书记校长亲自谋划,副书记具体分管,教导处牵头,协同体育教师团队,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情况及身体素质,科学制定差异化体育锻炼项目。大课间活动推行两天后,学校及时开展调研,与师生深入交流。根据学生反馈,他们对这半小时运动时光热情高涨,普遍表示在运动中收获放松与快乐。教师们也观察到,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后,返回教室学习时专注度显著提升,接受作业辅导态度更认真。
“上了一天的课,会觉得有些疲劳,突然大课间开始了,我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出汗,运动透了之后回到教室上延时服务课,感觉精神更好了,运动之后身体舒畅了心情也变好了。”彩云湖森林小学3年级7班学生卓禹彤说。
除了两个大课间外,彩云湖森林小学每班每周有4节体育课,全校每周每年级还安排了一次室外延时服务活动,年级组的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在室外开展各类活动。此外,每天中午同学们用完午餐后,也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学校安排了教师在操场上值守,指导孩子们运动。
本学期,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在上午大课间和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将原来自由体育运动时间由每天下午5点50分到6点30分调整至5点50分至6点50分。同时学校为同学们自由活动按年级和班级划分了场地,并且安排相应的体育老师到场进行自由活动指导。“这学期学校还增加了体育类的活动社团,在每周四的选修课中加大了体育类项目,由原来的5项增加为10项。”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的学生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2月19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公众号育见新闻就重庆谢家湾学校如何落实中小学每天体育综合活动不低于2小时这一工作进行了直播。早上9点30分,在没有上下课铃声的校园里,听到了同学们欢快的运动声。“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在教学楼外的空地上,三年级十三班的周嘉羿正在跟同学们跳皮筋,在他们旁边的二年级八班同学正在抖空竹,跟随着镜头往前走,自编操排练、跳房子游戏、棒球、足球、跑步、击剑、打陀螺……操场上满满的运动因子在跃动。
“谢家湾学校没有集中大课间,但运动时间有充分保障。”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说。在重庆谢家湾学校,每天都有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上每班每天有1个小时的体育课。此外,走班社团还有体育类运动,增加了每个学生的有效运动时间,保证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每天不低于2小时运动时间。
作为谢家湾教育集团的成员校,谢家湾金茂小学借鉴集团总校经验,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新学期学校增加了一节体育课,同时调整了一节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时间安排为下午的大课间活动。之前该校的体育课是“3+1”,即3节常规体育课和一节学校特色体育课,这学期改为了“3+1+1”,再加一节体育活动课,保证每个班每天有一节体育课。在此基础上,下午调整一节课后服务课开设专项体育活动,由学校提供锻炼项目“菜单”,老师自主选择,并不断优化完善,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
目前实施是否顺利?存在挤占其他课程时间的情况吗?班主任、体育老师以及其他科任老师反应如何?家长对孩子课业有担忧?当前,各个学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有效运动时间,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采访。
尹云秀坦言,交流中部分教师指出,在增加下午大课间有存在综合学科教师在体育锻炼指导方面专业性不足、影响引导学生锻炼的效果;体育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再承担额外大课间专业指导工作后,工作强度较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已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后续,学校将立足实际,持续优化调整大课间活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运动需求的同时,充分考量教师工作强度,多措并举推动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开展,切实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存在运动场地拥挤的情况,同时体育老师工作量增大,需要班主任来配合自由活动指导等。接下来,学校也将进行相应调整,持续完善该项工作。
一直以来,重庆谢家湾学校就是按照当前的模式保障学生的运动时间,因此经过多年实践,重庆谢家湾学校在这方面颇有心得。例如,师资方面,由于十多年前该校就进行教师跨学科教学,因此体育活动指导上老师们也有经验。在体育活动选择上,可选择例如跳皮筋、溜铁环、跳房子等简单运动,体育学科以外的老师也可参与到活动指导中来。同时,体育老师也积极发挥专业带动作用,制定每周体育活动表,各班参照执行。此外,学校也充分借助校外及家长资源,丰富运动内容与渠道。
“周一到周五,孩子在学校得到了充分锻炼,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回到家也带动父母运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重庆谢家湾学校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健康的体魄对于孩子学习至关重要,谢家湾学校落实每日不低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举措非常好,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脸上有笑,也让家长放心。
区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九龙坡区将坚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一要求,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记者:廖婉廷 周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