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棋道”中蕴藏着多少清廉文化吗?开春后,在民主村,一个全新的清廉文化互动场景吸引着不少居民游客前去打卡。记者获悉,民主村社区清廉村居建设成果正逐步呈现,“民主清风”处处留痕、时时润心。
▲“清风坝坝茶”是社区干部与居民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在民主村城市更新过程中,以“民主清风”为品牌的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始终贯穿全过程。如今,更新后的民主村片区内,新建起多处清廉文化阵地,它们的设计与民主村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极具辨识度,对助力社区自治和共建共享具有特殊意义。
“诗歌长廊”,依托建设厂建设诗社的创作成果,展示清廉诗句,温润心灵、滋养社区。
“一号信箱”,是居民向党委、人大代表、议事代表反映心声的重要渠道,也是居民参与监督干部作风的有力见证。
“民情坝坝茶”和“清风坝坝茶”,是社区干部与居民交流沟通、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其环境优美,营造出时尚而不乏烟火气的温暖氛围,人们在沟通的同时,也能通过环境中的廉政文化元素,感受安心。
“棋妙廉连”,更是通过关联“棋道”与“廉道”,改造社区“边角料”地块,打造居民可以下棋休闲的廉政文化场景,寓教于乐,受到居民广泛好评,其独特的设计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拍照。
▲“棋妙廉连”利用社区“边角料”地块,打造廉政文化场景。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更需要基层干部心系人民,耐心细致为民解忧。全新的民主村,不断完善基层干部作风监督举措,让人人都能感受到“民主清风”的舒爽。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关于社区18项小微权力的清单,被张贴在醒目位置,居民可以随时查看社区权力边界和履职清单。
而面对更新和治理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矛盾,社区依托社区党委、区级平台公司、城管物管和社区居民“四方”,探索多方民主协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累计召开“四方议事会”30余场次,杜绝决策“一言堂”,收集居民更新改造意见建议共计400余条,让社区事务从“众口难调”到皆大欢喜,促成社区顺利加装老旧小区电梯2部,惠及居民300余人。社区居民还可通过社区网格群等多种便利渠道及时了解社区工作动态、民生政策、项目建设、社区“四务”,若发现问题,可直接电话举报,或通过廉情驿站反映。
另外,社区定期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合理利用线上线下监督反馈平台,通过九龙坡区“数字政务门牌”“渝快政”等平台开展社区活动、推动社区事务进行,真正做到“惠民有感”。截至目前,社区累计通过议事协商解决群众诉求31件,处理矛盾纠纷诉求16件、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化解率达98%。
记者 高晓燕 曹鸣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