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融媒讯(记者 邬姜)2月3日,立春,大年初六,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一大早,西彭镇千秋村,重庆秋益品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的工人们,抓紧时间在地里收割菜薹。
合作社院坝里,一箱箱菜薹整齐地码放,等待大货车发往重庆各大商超市场,保障春节蔬菜供应。
作为九龙坡区传统农产品,菜薹是一种本地春季特色蔬菜,深受百姓喜爱。这批菜薹是去年10月播种的,12月底开始收获,春节前后,菜薹迎来了采收的高峰。从大年初三开始,合作社30名工人忙碌地穿梭在田间,精心采摘菜薹,然后迅速搬运、装筐、搬上车。
“价格1.5元至3元每斤,估计总产量100吨。”重庆秋益品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白淋淋介绍,和菜薹同期收获的还有花菜,每天至少采摘一万多斤,由于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直接由配送公司拉到商超,丰富春节“菜篮子”。
不光是收获喜悦,还有播种希望。就在昨天(2月2日),合作社和重庆市农科院合作打造的鲜食玉米技术基地种下了今年第一批40亩玉米秧苗。
前年6月底,千秋村完成粮油种植任务的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做文章”,走准了重庆鲜食玉米这个赛道,鲜食玉米比传统玉米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相对较高,其经营模式与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去年,随着鲜食玉米品种不断上新、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鼓起了村集体的“钱袋子”,据介绍,去年合作社通过粮蔬轮作,预计收益70万左右。
“今年打算继续加油干,计划种植鲜食玉米三四百亩,希望逐渐领‘鲜’乡村产业振兴,打响‘千秋玉米’这个品牌。”白淋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