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直是孩子近视的‘高发期’及近视度数增高的‘飙升期’,为构筑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防线,特发出以下倡议:科学规划假期生活,做到规律作息,减少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不做‘低头族’,增加亲子互动时间……”随着寒假的到来,九龙坡区教委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朋友们发出一篇题为“寒假护眼不打烊,‘睛’彩未来共护航”的近视防控倡议书,倡导在寒假通过科学规划、每日坚持户外活动、日常饮食营养均衡等关注孩子视力健康。
记者了解到,九龙坡区正积极建设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多管齐下,全力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减少“小眼镜”。2024年,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下降5.18个百分点。

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帮助孩子预防近视。 区教委供图
投入专项经费
将近视防控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九龙坡区各学校严格执行2次眼保健操、课后1分钟眼球放松操的制度,落实“常练、常展、常晒”,每年开展“阳光大课间”、班级自编操,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2小时,并掌握1-2项运动技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下网络、走进操场。
一方面通过眼保健操提升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另一方面也从硬件投入,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用眼环境。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1月21日上午10点,这套熟悉的眼保健操舒缓音乐在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的校园播放着,高三年级的同学们跟随着音乐节奏,娴熟地进行眼保健操。这一课间活动,已成为学校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眼保健项目。杨家坪中学校长潘晓峰表示,学校把近视防控融入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学生成长,杨中坚持一颗阳光心、一副好身体、一身好才艺、一个好习惯、一群好伙伴、一生好品格的“六一成就”育人探索,将近视防控纳入学生好身体、好习惯养成。
杨家坪中学对于学生视力的关注,是全区学校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九龙坡区建立试点推动机制,每年建设近视防控试点校、示范校、检测校各8所,投入专项经费打造爱眼护眼长廊、馆、厅,配备坐姿矫正器、翻转镜、验光仪等,示范带动全区学校近视防控。同时,区教委出台《九龙坡区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教室寝室的采光照明、桌椅配备、黑板照明度符合国家标准,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和增强体质的运动环境。全区将近视防控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教育设施设备近三年累计投入近4.27亿元。其中,2024年投入1.94亿元,为全区各学校改造提升教室照明条件867间、课桌椅4.1万套、黑板766块、电子LED视力灯箱83个,改善提升中小学校运动场地33块;在校园自然区域打造视力保护站、绿色阅读角、户外阅读区,让青少年儿童亲近自然、“目”浴阳光。
实施“1+5”行动
全区74所中小学近视普测率达100%
“全区建立了统筹制度,分别从学校抓实、家校协同、医教结合、社会支持、数智防控五个方面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切实的防控成效。”九龙坡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1+5’的关护光明行动将近视防控落到实处。”
该负责人介绍,区教委与区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行“专职+聘任”“一校三卫”管理模式,即一所学校配备专兼职校医、眼科医师、卫生副校长,保障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校医,全区74所学校配备校医88名,配备率达100%。同时,联合卫生系统每年投入40万元,在学校开展近视防控“精准干预行动”,对全区16万名中小学生全覆盖开展视力监测、屈光监测,对视力不良学生给予针对性建议,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探索中西医结合预防近视,探索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特色疗法,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义诊活动、家长培训,普及中医护眼知识,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21万元用于全区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落实一年4次近视监测工作。
据统计,当前全区74所中小学近视普测率达100%。
“通过数字赋能,全区建立起校园防控数据分析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对学生视力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数据评价,生成学校报告。”九龙坡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谢家湾学校、晋渝森林小学等安装使用智能视力检查仪,可快速筛查学生视力,利用大数据和算法,预测、预防并降低学生整体近视率。”
在数智协同下,九龙坡区做到了本区学生和幼儿视力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信息通”,近视防控工作在大数据里见真章。
此外,九龙坡区政府将近视防控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部门、学校、医疗机构的年度考核;区教委与学校签订责任书,将近视防控纳入中小学(幼儿园)考核,以考核推动单位落实近视防控工作。
下一步,九龙坡区将紧扣“六个协同”工作思路,在经费投入上精准发力,保障资金充足到位;在试点校、示范校建设中持续深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视力检查工作上全面优化,确保检测科学精准。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全力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记者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