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九龙坡代表团29名市人大代表集中精力审议各项报告,围绕中心大局和民生关切积极踊跃建诤言、献实策,共向大会提交建议48件,为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六个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团建议:
推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沿江快速通道项目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重庆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腹地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标志性项目,对提升通道功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区域发展、增强重庆开放辐射能力意义重大,是推动重庆发展、强化对外服务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沿江快速通道东西横跨科学城南部、贯穿枢纽港产业园核心区,串联起沿线多个产业园区、港区、铁路站场,承担了枢纽港产业园交通集散和转换功能,对加速推进枢纽港产业园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沿江快速通道西起于江津区滨江路东止于大渡口区大滨路,规划设计标准为双向4车道,全长约33公里。全线按区界分为三段,由西向东,江津段长约2.9公里;九龙坡段长约24.2公里,总投资约52.56亿元;大渡口段长约5.9公里。
九龙坡代表团认为,沿江快速通道项目契合战略部署,强化通道支撑,承载着强化区域互联互通的重任,有助于加强成渝地区经济联系与协作,是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通道功能的重要支撑。通过与干线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紧密衔接,实现更高效的货物运输与周转,推动重庆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沿江快速通道项目将推动区域协同,有效缩短江津、九龙坡、大渡口三区两江四岸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时间,促进区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带动沿线各镇街、工业园区、商业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沿江快速通道东西向将串联起成渝铁路黄磏货运站、黄磏港、西彭客运站、铜罐驿码头等货运集散节点,向南通过支坪大桥直达枢纽港产业园支坪、珞璜片区,将为区域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良好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增强枢纽港产业园对企业的吸引力,加速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枢纽港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九龙坡代表团建议,市政府同意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沿江快速通道项目统筹纳入全市快速骨干路网建设体系,按“市区共建”模式于2025年启动建设,市级部门积极支持,尽快研究明确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沿江快速通道项目相关规划落地等事宜。
全团建议:
申报黄磏港物流保税中心(B型)
市委、市政府将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作为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抓手,枢纽港九龙园作为规划建设核心区域,迫切需要配套物流保税载体作为支撑。黄磏港一期将加快集聚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产业,打造跨海新通道物流(保税)产业园。
九龙坡代表团认为,申报黄磏港物流保税中心(B型)主要优势在于区域发展优势位置好,外贸进出口需求大,枢纽港产业园产业强,东西联动发展后劲足。成功申报后将完善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园物流产业需求,丰富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政策功能平台,为“水公铁”多式联运及货物集拼集运提供关境监管支撑,帮助货物在保税的状态下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流通运作,将提高企业货物通关效率,大幅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吸引更多进出口货物通过黄磏港进行集散、中转、分拨和配送,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提高枢纽港产业园招商引资吸引力。
为此,九龙坡代表团建议,市级有关部门加强对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园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企业集聚、物流通道整合以及申报物流保税中心(B型)可行性研究、流程手续等方面规划指导,全力支持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园先进材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确保成功申报,将黄磏港物流保税中心(B型)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链上的重要集散地。
市人大代表冯靓建议:
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近年来,重庆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全市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如九龙坡区推出的“童心相伴”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教授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权益,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冯靓在日常走访、专题调研中发现,关爱保护工作还存在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服务精准度、家长配合度等局限。
冯靓建议,建立市区联动协商合作平台,共同研究解决关爱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广泛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完善信息共享公开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信息平台,多跨协同共享数据,强化隐私保护,全力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生活服务事项,与市内部分景点合作,为相关儿童群体提供免票等优惠政策;数字化赋能,建立完善服务清单,开通线上服务申请和查询功能,高效便捷精准服务。加强对家长及监护人引导帮助,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和监护人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举办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于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人大代表程自文建议:
人行天桥增设无障碍通道
程自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市民群众,发现我市多座人行天桥乏无障碍通道,给推婴儿车、轮椅、老年人及腿脚不便人员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轮椅使用者只能“望桥兴叹”,被迫选择绕行地面道路,这不仅增加了出行距离与时间,还可能因地面交通状况复杂,产生被迫选择横穿马路的安全风险;对于老年人与行动不便者,攀爬楼梯极为困难,甚至可能引发身体不适或意外摔倒;推婴儿车的家长在没有无障碍通道时,也不得不将婴儿车抬起上下楼梯。
程自文建议,对现有人行天桥进行全面排查,结合周边地形、交通流量等因素,按轻重缓急排序,逐步解决人民群众过街需求,新建人行天桥要因地制宜设计无障碍通道方案。无障碍通道可采取轮椅坡道、升降电梯等多种形式,其中轮椅坡道应设计合理坡度与宽度,并设置防滑、扶手等安全设施;升降电梯应选用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设备,并配备清晰的使用标识与紧急呼叫按钮。要多措并举保障无障碍通道建设与后续维护费用,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保养与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如鼓励企业捐赠、与公益组织合作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家爱护无障碍设施。
市人大代表金峰、朱春霖
全力支持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
金峰建议市属国企全力支持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深刻把握“枢纽”和“产业”两个关键,共享发展机遇,结合改革攻坚、资产盘活工作,在盘活闲置资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盘活闲置土地定为“必答题”,迭代升级“共融共建”模式,加快实施交通、物流、枢纽、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加大项目倾斜力度,齐力谋划先进材料、先进成套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产业及优质生活配套项目落地,培育引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加大新能源、粮食、医药等项目在区域布局,强化金融赋能,助推现有产业项目提级扩能。
朱春霖则建议加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前期走访调研,朱春霖了解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电网规划落后产业发展速度,建议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范围内新增一座220KV公用变电站,分担现有220KV黄荆堡、马岚垭变电站负荷,全力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及投产提供电力保障。结合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未来产业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提前制定电网增量建设计划,确保区域重大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用电无忧。
市人大代表张涛建议:
进一步开放空域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2024年9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张涛认为,目前重庆市空域管理规划尚不明确,空域大面积未开放,较少区县建有通用机场,但不具备开放空域管理权限,限制了企业在大型航空器试飞、起降以及飞行培训等业务的自主开展能力,削弱了产业的运行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同时,我市低空飞行管理办法尚不明确,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区域低空飞行的灵活性。
张涛建议,建立健全低空经济产业管理协调机制,成立市、区两级空域管理组织,构建低空规章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空域管理、空管服务、需求集散等各项事项,抢抓发展机遇;出台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在研发、投资、土地、人才、金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撑,抓住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同时支持九龙坡区申办低空经济、文旅创建等先行试验区;制定空域开放规定和低空基础设施规划,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先行建设低空基础设施,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扩大低空经济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探索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强低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记者: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