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的前身是哪一家企业?”“以下哪句口号体现了重钢人的奋斗精神?”“重钢是哪一年建厂的?”……1月10日,九龙街道马王社区新春联欢活动中,在知识问答环节,居民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如同当年生产现场热火朝天的气氛。
“汉阳铁厂”“千锤百炼,铸就重钢辉煌”“1890年”……当这些“关键词”在耳边此起彼伏,70岁的居民朱礼杰不禁眼眶湿润,也让他回忆起了自己那段“青葱岁月”。
▲居民分享老重钢往事。
朱礼杰是一名“老重钢人”,19岁进入重钢工作,56岁退休,他的青春岁月记忆,保留在重钢。“重钢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新中国第一条铁路老成渝铁路的钢轨就是在重钢诞生的。”朱礼杰的工作从5厂调动到7厂,2007年,重钢集团启动环保搬迁,历时3年多完成搬迁工作,朱礼杰还参与长寿厂区的筹建工作,之后退休回到九龙坡家里,但只要回忆起老重钢以前的辉煌,还是会感到由衷自豪。
他一讲起年轻时的工作故事,话匣子关不上,在他看来,重钢精神就是“奋斗精神”,只要国家有需要,大家干劲足,哪怕条件艰苦,但只要想到能为国家作贡献,就很自豪。
朱礼杰倍感荣幸的是,自己就是重钢人,所住的马王社区便是重钢老家属区之一,现在要继续弘扬重钢精神,在社区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75岁党员王冰秀分享了自己的重钢故事,在她眼中,重钢精神就是“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奋发创新”。
“这些工作经历也见证了国家的钢铁科技发展,虽然时代在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重钢人的精神内核。身为老重钢人,是我一辈子的骄傲。”70岁的居民杨正明说。
这场重钢文化分享会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了解和认同重钢的价值和意义,也唤起居民对家乡工业的回忆和情感,增加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这也是九龙街道马王社区“重钢精神文化传承”项目之一。
马王社区是原重钢集团老家属区,有着丰富的重钢工业历史和文化底蕴。重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代表,曾经在国家工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老家属区,这个片区承载了许多重钢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和记忆,是重钢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和传承者。”九龙街道马王社区党委书记陈涵介绍。
为了帮助居民保留一份从前的记忆,社区经过实地走访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向街道公益基金龙基金申请举办“重钢精神文化传承”项目。
这个项目包括主题演讲与分享、互动体验活动、展览展示、设置重钢产品展示区、设立重钢知识问答或小游戏等多个活动。
“我们力求在形式上创新,内容上丰富多样,贴近社区居民生活,比如除了重钢文化分享会,我们在这次新春联欢会问答环节刻意加入了许多重钢元素,目的就是充分体现重钢文化,为居民们留住曾经的回忆。”社区工作人员金晶介绍。
在之前的主题演讲与分享活动中,社区邀请重钢的资深员工、退休员工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介绍重钢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或者组织居民代表分享他们与重钢相关的故事、经历或者体会,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互动。
不少参赛选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时代背景,追溯重钢历史,《牢记重钢历史跟党走》《重钢魂》《母亲的怀抱》《我在重钢》等演讲轮番上阵,每位参赛者都感情真挚,或慷慨激昂,或平静舒缓,精彩的演讲把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让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备受教育和鼓舞。20余位参赛选手精彩纷呈的演讲,让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老重钢记忆。
据介绍,接下来,社区还将进行一系列活动,比如展览展示活动,策划重钢历史图片、实物或文物展览,展示重钢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设置重钢产品展示区活动,展示重钢的产品技术和应用领域。互动体验活动环节,则是组织重钢工艺品制作等互动体验活动,提供参与者与重钢文化互动的机会。在社区互动环节,邀请重钢企业或员工代表参与社区义务活动,如植树活动、社区环境整治等,加强社区与重钢之间的联系。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项目,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让重钢精神文化在新时代的社区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彩,让社区居民对于家园有更深厚的情感黏合。”陈涵说。
记者:邬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