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地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铜罐驿镇立足优势建阵地、聚焦需求优供给、提速数智赋能效,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积极助力“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建设。
铜罐驿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大英雄湾建成和美田园、美丽乡村民居、市级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国首批15个试点典型案例。2021年,成功打造城市近郊乡村振兴学习基地——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
▲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 本组图片由铜罐驿镇供图
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在原明诚书院、巴县一中办学校址上复建而成。学院以实践、实战的教学特色,构建没有围墙的乡村振兴共同体,以现场沉浸式教学与覆盖全市农村的网络视频直播服务相结合为亮点,依托学习强国、农家书屋、产业联盟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长短结合、校地合作、一院多点、教研一体”等相互融合的培养方式,开展教学培训、经验交流、实践锻炼。致力于建成政府主导与农民共享相融合,部门联动与国企运营相融合,校地合作与产业联盟相融合的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开班以来,承接全市乡村振兴、涉农干部等专题培训49期4030人次,获评“全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周贡植故居。
说到铜罐驿镇,就不得不提到周贡植故居。铜罐驿镇保护修缮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周贡植故居,并将其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党性教育基地。据介绍,周贡植故居修缮工程坚持“原址原貌、修旧如旧”原则,采用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为了修旧如旧,三个院落采用了穿斗式结构修建,保留了巴渝地区老建筑的味道。室外全部选用老青石板,每块石板的形状、纹路、颜色各不相同,踏步行走,似乎就能听到时光的回响。而巴渝风格浓郁的房屋,让人们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之外,也能领略到传统建筑文化之美。
▲红色教育微课堂走进周贡植故居,周贡植第五代玄孙蒋乐隽向学生讲述先辈革命事迹。
周贡植故居自2019年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布展“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文物史料展”,创建授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一战线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团队考察、单位参观、个人打卡等28万人次,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基因为“链”,串联红色资源、红色课程、红色队伍三“环”,形成“一链三环”思政运行机制。
此外,铜罐驿镇还打造精准服务群众文明实践基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所九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创建“乡贤评议堂、民事合议堂”“人才工作室、社工服务室”“党性教育厅、人文展示厅”暨“两堂两室两厅”品牌,组建睦邻、爱心、环保、平安、人才“橘乡五红”志愿者队伍1600余人。近三年来,组织开展“党员在行动”“特色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正当时”等文明实践活动600多场次,吸引群众参与1.8万余人次。
1987年,在铜罐驿实验学校,一群少先队员在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烈火中永生》后,被红岩小英烈“小萝卜头”的英勇故事深深感动,便写信给“11·27”脱险志士韩子栋爷爷,了解“小萝卜头”的故事。韩子栋爷爷主动回信并受邀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带领学生向红岩革命先烈学习。在“小萝卜头”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当年写信的少先队员如今也已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教师,带领更多孩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铜罐驿实验学校创建“小萝卜头”红岩特色课程品牌,以“品牌”为抓手做亮研学教育,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校园师生进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坚持开展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引领青少年以红岩小英烈“小萝卜头”为榜样,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探索思政教育改革,逐步构建形成“石榴花开”育人机制,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用榜样力量助力成长,影响、激励、培育了一代代红岩好教师、红岩好少年。
而在周贡植故居,有一位特殊的讲解员——周贡植第五代玄孙蒋乐隽。他告诉记者:“作为周贡植的后人,我有义务将烈士的事迹讲解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铜罐驿镇充分用活用好红色资源,以“英雄”为主题讲好地方故事。除了让周贡植烈士后人讲述先辈事迹,还邀请抗战老兵进乡村讲英雄故事,组织“五老”思想道德教育团为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特邀本土英雄机长刘传健讲述自身英雄壮举,激励青少年勇敢追逐梦想。
同时,铜罐驿镇常态化开展“最美铜罐人”“最美家庭”“孝善儿女”“新乡贤”“最美院落”等评选活动,以“典型”为引领带动乡风文明。近三年来,奖励表扬敬业奉献、互助友爱、慈善孝顺等典型130余人次,邀请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担任村居监督委员会成员,全覆盖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在张家院子、李家院子等集中院落晾晒家风家训,开展“村民来说事、大家来合议”等院坝活动120余场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没想到我们不用出村,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赔偿拿到手!”铜罐驿镇黄金堡村七社村民高兴地说道。如此高效地解决矛盾纠纷,还得归功于铜罐驿镇成立的诉源治理中心。诉源治理中心是由区委政法委领导统筹,铜罐驿镇、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多方协同,集排险、解纷、善治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我们的致富路”百姓故事会活动,村民分享身边的正能量故事。
据悉,诉源治理中心配置的智能互动屏,能有序对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云上共享法庭”“5G车载便民法庭”等平台,推动法院办案系统和中心智能系统互联互通,构建案件分流、线上调解、远程指导、接访咨询、庭审直播等多环节一体化流程,实现诉调对接由“面对面”到“屏对屏”的升级。“对调解成功的案件,通过调解中心云上连接法官,直接进行远程网上立案、在线司法确认和文书电子送达,实现一屏通办,能够更有效提升群众的诉讼便利度。”铜罐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诉源治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诉源分流机制化解拆迁安置、土地租金等复杂疑难纠纷36件。
同时,铜罐驿镇构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141”基层智治体系,镇党委通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筹调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大板块”。党建板块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岗,赋予思政建设、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文明实践等职能,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迭代升级工作体系。在村、社区设置网格16个,网格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流转、处理矛盾纠纷、安全排查、社区治理等事件4700余件,指挥中心下派任务3.6万件,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多跨协同的实战运行基层智治矩阵。
此外,还利用“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数字化,定制学习强国集体学习终端设备“强国机”,以“集体看听读学”“互动投屏答题”提升学习质效。全覆盖建立村居微信群,定期公布党务、政务等重大事项,成为农村政策宣传“明白群”、村级事务线上协商“议事厅”。运用橘乡铜罐微信公众号、渝快政群、微信群、QQ群构建网络宣传矩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圈入群”融入百姓生活。
记者 江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