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项目
项目名片
地点:全区
内容:累计建设托育服务机构144家,提供托位5459个,实现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托育机构镇街覆盖率100%
意义:构建普惠托育体系,让群众“托”娃有个好去处,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位于九龙坡区蜗贝家婴幼儿成长中心,宽敞明亮的园区,绘本、玩具等摆放得井然有序,在两名老师的示范引导下,3名2岁的小朋友正在做游戏。
▲工作人员教小朋友们制作手工艺品。记者 周邦静 摄
这是利用幼儿园闲置教室改造的园中园,也是九龙坡区众多普惠托育机构的一个缩影。九龙坡区高度重视托育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托育服务工作,连续三年纳入全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相继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部门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大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为婴幼儿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托举起稳稳的未来。截至目前,九龙坡托育服务机构144家,提供托位5459个,实现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托育机构的镇街覆盖率为100%,能够满足托育需要。
就近托 家门口的社区托育点

“托育机构是指经有关部门登记、卫生健康部门备案,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机构。”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主要分为幼儿园办托、社会办托、社区办托、用人单位办托四种模式。
社区是离居民最近的地方,也是解决群众需求的前沿阵地。九龙坡区出台普惠托育相关政策后,社区普惠托育服务点成为家门口托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边居民“托”娃有了好去处。位于九龙坡区九龙街道大堰社区花儿向上普惠托育点就是其中之一。
大堰社区书记龙玮介绍,该托育点设置有20个托位,依托社区闲置业务用房改造成的儿童活动区约有200平方米,涵盖生活、绘画、阅读、益智、运动等托育场所。保育照护人员均具备育婴师资质,具有从事托育服务工作3年以上。
“我们是双职工,平时工作比较忙,看到社区里开了这个托育点,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而且价格合适,就把孩子送来了。”一名家长说。
“在家门口入托,更方便了,费用还降低了。”谈起家门口的托育点,家住九龙街道大堰社区的王婆婆连连点赞。每天早上,她送完2岁半的外孙后到社区托育点,然后前往菜市场买菜、备餐。
像王婆婆这样由老人帮忙抚育第三代的情况比较普遍。2023年9月,九龙坡区坚持普惠性定位,在大堰社区探索试点“嵌入式”的社区托育点,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社区托育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服务,让老人们能够“歇口气”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
实惠托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记者了解到,大堰社区花儿向上普惠托育点主要采用“社区提供场地、专业机构运营、政府进行监管”的公建民营办托模式,减免相关场地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降低运营成本,达到普惠价格。
目前,全日托、半日托收费均低于市场价1000元至500元/月不等,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动物模型。记者 曹鸣鸥 摄
这里依托社区闲置办公用房等存量房屋,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利用社区活动室、排练厅等现有阵地,腾挪整合空间,打造符合标准的社区普惠托育服务点,在全市率先建成社区托育点,为居民提供“实惠托、方便托、放心托、健康托”。
▲读书角。 记者 曹鸣鸥 摄
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托育费用低于市场价,托育点与养老活动中心结合,毗邻建设托育点,方便老年人参加活动的同时,托管小孩,更好地实现了老幼融合。同时,与警务室结合,毗邻建托育点,有威慑作用,在居委会阵地开展托育服务,有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做支撑,让家长托得更放心。
此外,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提供免费婴幼儿签约服务包,免费为在托婴幼儿提供体格体检、听力筛查等健康服务,共促婴幼儿健康。
优供给 构建普惠托育体系

大堰社区托育点是九龙坡普惠性托育模式的拓展探索,也是九龙坡区构建普惠托育体系中的一环。
如何让托育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九龙坡积极探索了一些经验。
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九龙坡区将托育发展作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托育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实事纳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除了出台托育服务系列措施,九龙坡区建立17个部门、13个镇街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属事、镇街属地责任,形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综合推进和业务监管机制。
建设有辨识度的市级、区级知名托育机构的背后,是构建普惠托育体系。其中,开展普惠托育机构认定,将保育费(不含餐费,餐费在300元-500元/月不等)不高于城镇居民上一年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按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折算到月)80%的备案托育机构认定为普惠托育(以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2592元标准折算,普惠认定收费上限为3506元/月),按每年700元-900元不等给予运营补贴,激活托育服务市场,可降低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
此外,九龙坡区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实行用水、用电、用气民用优惠价格,将育婴育幼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免费培训。
目前,现有普惠托育机构有137家,占总托育机构(144家)的95.13%,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提品质 形成四位一体的指导网络

托育机构有了,怎样“托”出质量、“育”出品质?
不光是解决入托场所问题,2023年以来,九龙坡区加大医育融合力度。成立区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联盟,在基层卫生机构设立“科学育儿指导站”13个,与备案托育机构进行签约服务,对签约单位在托婴幼儿提供体格检查、听力筛查等健康服务,对托育从业人员及婴幼儿家庭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形成“医疗机构+专家团队+托育机构+幼儿家庭”四位一体的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网络。
在筑牢托育安全屏障方面,建立综合监管机制,由卫健部门牵头,组织消防、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落实消防、食品、保卫及卫生保健等监管责任,每学期至少1次安全督导;各镇街落实属地责任,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常态化安全检查;村居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巡查;网格健康指导员随时开展健康巡查指导;安装一键报警,视频监控;全市统一免费为在托婴幼儿购买综合责任保险。
“下一步,九龙坡区将加强普惠育幼服务,强化资源整合,大力实施托幼一体化、社区嵌入式、用人单位办托等模式,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邬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