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九龙坡区走深走实国际消费中心区试点建设 奔赴“国际消费”“融合创新”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2025-01-06 15:37


日前,重庆市商务委发布了重庆市首批首发经济集聚区和首发中心评定结果。全市6个商业综合体等入选,其中位于我区的重庆万象城获评首批首发中心。2023年12月,九龙坡区获评开展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区试点建设,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就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重庆万象城获评,也标志着九龙坡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来,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效。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重庆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使命,聚焦“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紧盯“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国际消费创新引领地、国际特色消费目的地、国际消费环境标杆地”目标,推进培育建设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对此,九龙坡区紧跟全市步伐,发布《国际消费中心城区培育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九龙坡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聚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打造全球尚品消费引领地、国际艺术消费潮流地、西部体育消费创新地、成渝数智消费示范地、巴渝文旅消费目的地、重庆服务消费新高地。


高标准建设商圈 激发消费新动能


2024年12月14日,全球先锋潮流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新店在重庆万象城开业,该品牌的入驻进一步满足了城市新一代消费者对潮流与个性化的追求。重庆万象城于2014年9月开业,开业初期该商场就拥有诸多国际品牌进驻,是西南地区具有示范效应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及商业新地标、新核心。2023年开业的北区,以更年轻化、更先锋的定位也获得了消费者极高关注度。除了重奢的标签外,重庆万象城创新性打造融汇重庆山城文脉,层层退台的设计、开阔的下沉广场,形成“上半城”和“下半城”的空间特色,彰显了国际范,又体现了巴渝味。

夜幕下的重庆万象城。 受访者供图


穿过热闹非凡的万象城商圈,便是50多栋居民楼组成的民主村社区。站在民主村社区会客厅环视周围,咖啡厅、火锅店、菜店等店铺林立,宽阔的道路上,居民、游客来来往往……一边是国际范浓厚的万象城,另一边是烟火气十足的民主村,新与旧的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也吸引了不同的人群。


“万象城和民主村聚集了丰富的消费场景,它们之间互不相同,却又相互补充,可以满足大家的多元消费需求。”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周末她喜欢约上朋友到民主村寻觅美食,去不同的创意小店打卡,到万象城逛街购物,松弛又惬意。

民主村新春集市,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逛街。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 记者 周邦静 摄


“近几年,杨家坪商圈变化明显,软件硬件都在升级,步行街广场变得开阔大气,杨家坪步行街、龙湖西城天街、民主村、重庆万象城一线相连,便捷的购物环境也激发起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这也刺激着商家的落户。”最近,市民李新将家搬到了九龙坡区,尽管在其他区工作,深思熟虑后,她选择了在九龙坡区置业,而便捷的消费环境是她选择安家九龙坡的其中一个原因。


随着九龙新商圈购物环境优化,商圈消费繁荣度也逐步上升。记者了解到,2021年8月,商务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印发《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制定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五个评价维度,全市立足“五度”目标,九龙坡区具体抓落实。


自2021年起,重庆万象城零售额跻身重庆市场第一的位置,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占率达28.4%。据统计,工作日期间日均客流超过8万,周末期间日均客流突破12万,节日期间更超过18万。在2024年国庆节期间,重庆万象城客流与销售业绩双双升至全新高度,其中Wonder Gala剧院主题慢闪街区的独特设计,以及沸腾音乐节、树下咖啡品鉴会、周同学快闪等一系列精彩丰富的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据多方数据显示,重庆万象城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圈热度排名中稳居前列。同时,全场600余家品牌踊跃参与活动,为消费者呈上了丰富多元的购物体验,多家品牌业绩傲居全城榜首,有力地带动了全城消费热潮。


九龙坡区还拥有西南最大山姆会员商店、重庆首家京东MALL等载体,以及全市最大、汇聚国别最多的国际美食集聚区和国家级、市级美食街建成4条,小花市集等特色夜间市集打造20余个。同时,九龙坡还是全市唯一坐拥3座“天街综合体”的区县。


九龙坡通过聚焦“国际”,增强优质资源集聚力。目前,集聚以钢棒棒、找钢网等为代表的区域总部重点企业100余家,形成2家百亿级、26家十亿级、168家亿元级龙头商贸企业发展矩阵。引进中邮器材、西姆天际、希尔顿欢朋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力扬AIC·新里等特色街区,新评3A级旅游景区2个。2024年,新增入统限上商贸企业56家,累计达715家,居全市第一。


节气节会聚人气“营造 全员全季全时全域”消费氛围


驴打滚、现烤舒芙蕾、蛋烘糕、莲子羹、烤串……在民主村新年集市上,各种美食摊位一字排开,热热闹闹迎接2025年的到来。1月1日,民主村二期亮相,老社区与新业态的融合让民主村焕发出新生机。“民主村越来越热闹了,居民们在这里幸福生活,创业者也在民主村找到了一片新天地,每逢节假日,民主村还会举行各类活动,商气、人气更是旺上加旺。”民主村“老顾客”谢欢说。


在节气通过节会活动让人气“聚”起来、经济“热”起来、烟火“旺”起来,是进一步推动消费繁荣度与商业活跃度的重要方式。2025年九龙坡区就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消费季活动开启新的一年。1月3日持续至2月28日,以“九龙坡,欢乐多”为活动主题的2025九龙坡“欢乐+”迎新消费季就将围绕“欢乐+吃住行游购娱”,活动采用“1+1+4+N”形式,即举办1场启动仪式,打造1个精品迎新首发季,聚焦4大重点领域,策划N场促消费活动,营造“全员、全季、全时、全域”浓厚消费氛围。

2024年12月20日“九龙坡欢乐多·重庆人民吃火锅”迎新2025重庆火锅欢乐节开幕式在杨家坪步行街举行。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九龙坡凭借着一波又一波的消费活动,让人气“聚”起来、经济“热”起来、烟火“旺”起来。2024年12月20日,“九龙坡欢乐多·重庆人民吃火锅”迎新2025重庆火锅欢乐节在杨家坪步行街开幕,活动以“千人火锅宴”的形式邀请四方食客共赴这场味觉与文化的狂欢。这不仅是一场美食消费活动,更是一场关于火锅产业链与“互联网+”的融合。整场活动借“互联网+”新场域、新资源赋能火锅新发展,以电子商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让重庆“老味道”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活力。通过这样一场活动,也让九龙坡火锅在重庆的火锅江湖中更有地位、更有名号。


2024年9月14日至9月17日,恰逢中秋小长假,趁着这一传统节日的热度,2024年九龙坡区金秋“欢乐+”消费季暨第二届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举行。在啤酒文化节举行的4天时间里,到访活动举办地巴国城的人流就超过了52万人次,较以往同期增长214%;巴国城内商家营业收入共计2140余万元,较以往同期增长157%;喝掉啤酒超28吨。


“重庆啤酒”诞生、成长于九龙坡,具有浓厚的九龙印记。因此,九龙坡积极打造“啤酒文化”的城市名片,点亮“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活动品牌IP,进一步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夜间生活,优化夜间消费环境,为九龙坡区夜经济再添新活力。


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九龙坡区紧扣“消费”,扩大时尚潮流影响力。整合商文旅体农资源,策划举办2024九龙坡“欢乐+”系列消费活动100余场,唱响“九龙坡,欢乐多”。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市级政策,广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惠民活动77场次,拉动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


可以看到,通过节气+活动,以“场景+生态”带动消费载体潜力,九龙坡客流、物流、商流交织,消费市场成型成势。巴国城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重庆万象城成功创建国际美食集聚区,杨家坪商圈获评市级示范商圈。

火锅青年集结区,市民与“九龙坡欢乐多·重庆人民吃火锅”的主题元素合影。


计划出炉添动力 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区发展格局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促进高水平开放、建设内陆开放枢纽的务实重任,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2024年,九龙坡区国际消费中心区试点建设工作专班发布《九龙坡区国际消费中心区培育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为全区国际消费中心区培育建设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细化了举措。


根据行动计划安排,九龙坡区将通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特色,优化商圈布局,推动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提质增效,拓展高端商业业态和商务服务功能,着力构建“一圈一岛”引领、“东西两城”联动、“六业六名”支撑、“九品九景”焕新的国际消费中心区发展格局。实施包括高标准建设世界知名商圈九龙新商圈、高水平打造国际艺术高地九龙美术半岛、融合打造名镇名街等29项重点任务。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5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260亿元、品牌首店超过350家;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330亿元,品牌首店超过450家。


据介绍,接下来全区将扎实推进消费与产业“双升级”,场景与业态“双拓展”,品质与品牌“双提升”,在全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贡献九龙坡力量。进一步挖掘消费新动能,持续唱响“九龙坡,欢乐多”,统筹开展系列特色消费促进活动,营造“全员、全季、全时、全域”的消费氛围。进一步增强消费新供给,依托重庆万象城全市重奢消费城市地标,打造全市首个容量百万方、营收百亿元的“双百”购物中心,集聚招引国际高品质消费资源,加速首秀、首展落地。进一步打造消费新场景,结合城市更新、专业市场升级,释放消费新空间,积极引进主理人经济、小众经济等非标商业落地,推进打造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家门口”消费场景。进一步培育消费新名片,发挥重庆动物园大熊猫IP的引流效应、奥体中心场馆优势,推动演唱会、运动赛事等活动与商业载体联动促销,将人员“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进一步优化消费新环境,加快公共场所标识标牌国际化改造,持续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网点,优化外籍来渝人员消费体验。


记者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