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区委部署要求,纵深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扩面提质建设及站点发挥实效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九龙大地落地开花,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大智慧和力量,更为全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了市域新典范。
12月的直港大道上,金黄的银杏正努力驱赶着寒气。不过,在星河港都小区老居民的心头,这个冬天比往年都暖。今年夏天,他们到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向区人大代表袁霞反映了楼下道路没有无障碍通道、人车混流等问题,到这个月,这些问题已经全部“销号”。
“多亏有代表帮忙呼吁和监督,现在路宽了,无障碍通道配套了,盲区消除了,我们老人出门就有安全感了。”77岁的居民张爷爷十分感慨。
而这样的暖意,在九龙坡区可谓比比皆是。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加快改革实践,纵深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扩面提质建设及站点发挥实效作用,探索开创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为高效解决民生难题、助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基层群众深刻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

2024年9月10日,九龙坡区民主法治街区开街。 记者 周邦静 摄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九龙坡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已然成为基层群众感知民主、参与民主的实践大舞台。仅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今年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参加协商议事会就有75场次,接待群众600余人次,收集各类群众意见830余条,推动解决大小问题多达792个。
今年,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阵地体系建设进入“扩面提质”阶段。9月10日上午,九龙坡区民主法治街区正式开街。街区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监督等法治体系建设为重点,设立了民法广场、法治步道、民主步道、法伴人生长廊、民主法治大讲坛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六个部分,居民在此可深度了解法治先驱、法治历程、民主发展等内容。它的开街也标志着九龙坡全过程人民民主3大场景体验区全面“交卷”,全过程人民民主阵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实践站点的扩面也有新进展。今年我区新建了白市驿镇“驿站·乐府”和“驿站·渝水情”、金凤镇金凤佳园和海兰村、巴福镇九龙西苑、石板镇黄家堰村、走马镇等7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形成了全新的“31926”(3大场景、19个代表之家、26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阵地体系。
“实践站的代表,就是我们家门口的贴心管家!”石板镇居民周师傅很是感动。他在实践站向镇人大代表张杨反映了自家小区因为没有物管,各种建筑垃圾乱堆放于过道,影响居民出行、阻碍交通的困扰。张代表到现场调研后把情况反馈到了镇人大。镇人大随即联合市政管理部门开展了一场大件垃圾清运行动。“真是太感谢了,帮我们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居民们纷纷为此点赞。
要让民主阵地发挥作用,建是基础,用是关键。在阵地日臻完善的同时,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运行机制也在今年得到进一步“升级”。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56611”工作体系,即聚合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智库专家、街道议事代表、党政干部等5支力量,发挥“聚联议督促智”6大功能,配套召集、联系、议事、观察等6项制度,设立1个特设党支部,强化1网数字赋能,实现家站一体、系统集成、功能再造、特色运行。
为进一步做实基层单元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实践,制定印发《人大重点职责向基层单元延伸清单》,以“派单吹哨”的形式,在基层单元开展议政监督935场,协调解决了工业厂房零星转让、黄杨片区燃气增压扩容、老年食堂修建等一大批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所盼的难事急事,形成了“人大建场、代表驻场、干部进场、群众赶场、民主满场”的生动局面。
以人大监督职责的延伸为例,今年,全区镇街人大预算监督专项调研工作就在19个镇街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同步启动,通过摸排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摸清镇街人大预算监督的现状。“接地气”的调研,为调研组提供了更详实的现实依据,精准发现了部分镇街人大在监督政府“钱袋子”上不清楚职责、不擅长管理,部分审查批准决算、预算“走程序”,预算审查专业人士欠缺等问题,并及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出了“良方”,有效提升了人大预算监督质效。
相关负责人表示,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持续完善基层单元“建训管用评”工作机制,让基层单元真诚成为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贴心阵地。
立法,是人大法定职权。今年11月19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九龙坡区民主村立法联系点正式挂牌。作为全区首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全市首个设在商圈内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它与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实现深度融合,成为九龙坡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大胆探索,有效拓展和突破了传统立法模式。
立法联系点自挂牌以来,我区随即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实施意见》,高效推进立法信息采集点和立法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12月6日,全区首批59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获授牌,包括代表家站点、村居企事业单位和战略合作联盟。全区首批288名基层立法信息员也同步受聘上岗。我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全面推开。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高度重视立法信息员队伍的选聘。为突出信息员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我区严格选育基层群众、街道议事代表、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6类群体担任立法信息员,重点吸纳民主政治、经济财政、社会民生、监察内务司法、环境资源建设领域的代表、行业领军人物、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首批信息员队伍中,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占14%,企业、行业协会人员占26%,研究所、高校人员等占10%;党政机关干部占9%,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占15%,自由职业人员占7%。
民主村立法联系点的作用也迅速展现。
首场立法意见征询会,不到2个小时,29名信息员围绕代表法草案,提出了多达56条立法修改意见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归纳梳理向市人大上报了43条。
随后开展的《农业法(修正草案)》立法意见建议征询会,立法信息员们也从自身工作和群众反映问题、案例出发,为《农业法(修正草案)》提出了20余条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记者 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