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融媒讯(记者 高晓燕)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每天抽出时间锻炼,是当下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共识。能在家附近拥有免费或者花费不多的专业的健身场所,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诉求,而在九龙坡区,实现这个心愿并非奢望。近日,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优惠)开放工作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已达到100%。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此次调研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区近3000位居民发放问卷,详细了解了居民运动健身习惯、偏好、需求,以及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评价。
调查发现,我区居民平时最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为跑步/走路,占比58.21%;其次是广场舞/太极拳,占比17.31%;第三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第四是使用健身器械。
有50.12%的居民习惯于晚上健身,38.31%的居民锻炼时间在1小时左右,47.68%的居民偏好在社区或小区内的免费健身场地健身。健身步道和基础健身器材,是居民们最常使用的体育设施。
居民们普遍认为,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目前最主要的不足是场地设施数量还不足,功能还不完善,设施种类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居民们强烈希望加快老旧小区和边角地块改造,增加社区广场、公共健身场地的数量、健身器材的种类,完善遮雨遮阳、座椅等配套。大家建议,可增加单双杠、年轻人喜欢的街头元素篮球场等,吸引更多年龄段人群参与健身。不少居民提出了具体心愿,比如在冶金四村10栋红绿灯旁的坝子增设体育器材,在石新路社区增加儿童体育设施,在石杨一社区建设训练步道等。
另外,居民们还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的管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营利性体育场所(如健身房、瑜伽馆等)分时段对周边居民进行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建议。
公共体育设施的免费开放,关系居民健康获得感、生活幸福感。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也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全市共有33个区县的81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调研组介绍,虽然我区暂未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区内暂无我区直属管辖的大型体育场馆,但在这81个公共体育场馆中,有2个市级场馆位于我区,分别是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和奥体中心体育场,市民可前往使用锻炼。按照规定,这些场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学校寒暑假期间等,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场馆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应全年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收费场馆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采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每年“全民健身日”免费向社会开放。
据悉,2023年,我区新增体育场地面积50.4万平方米,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6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100%,各项指标均列全市前列,城市15分钟健身圈全面建成,正在向“10分钟”高品质健身圈迈进。
▲利用桥下空间建成的鹅公岩篮球公园。记者 曹鸣鸥 摄
目前,全区正全力利用城市空闲用地、空置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建设市民健身房、足球场、篮球场等;利用老旧小区、社区等不规则的空闲区域,新建或轻改建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利用辖区公园边角、桥下路边、郊野公园等片状区域,建设微型体育公园、健身站点等。这些新建体育场地将对群众免费开放,由镇街(社区)或物管履行体育场地安全运行主体责任。
另外,我区还积极依托市奥体中心、区内校园场馆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指导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免费服务,充分发挥场馆的多元价值与功能。
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100%,但我区尚面临各镇街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东西部体育场地建设不平衡等问题。下一步,我区将加快推进西彭体育公园升级改造、华岩湖健身步道改造、彩云湖健身步道改造、社区智慧健身房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用好城市金角银边、城区边坡地带、闲置仓库等区域,建成一批小型化、多样化、便民化的群众身边健身场所,加速建设城市10分钟“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