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九龙 > 正文

尊宪崇法·宪法里的重庆故事|基层“民生小事”筑就巴渝“民主大治”

发布日期:2024-12-02 15:21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重庆市委网信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主办,新重庆-重庆日报承办的“尊宪崇法·宪法里的重庆故事”网络宣传活动于12月1日正式启动。

即日起,新重庆-重庆日报推出“尊宪崇法·宪法里的重庆故事”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参与者的亲身经历,老物件的历史回溯,新领域的立法探索等深度发掘,立体展现尊宪崇法的重庆实践,让我们一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践行宪法、传承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九龙坡区民主村的“一号信箱”、涪陵区迎龙村沿用了40多年的选举投票箱、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推行的“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充满烟火气、汇聚人气、提振心气的基层民主实践案例,正是重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取得成效的生动缩影,充分展现了人民民主在巴渝大地的鲜活实践。

民主村“一号信箱”:民意信件传递民主心声

在九龙坡区,有一个名为民主村的社区,其名寓意着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前身是原国营建设机床制造厂的配套家属区,这里曾配备了用于通信的专用信箱“一号信箱”。年近古稀的老职工朱清武回忆道,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年代,“一号信箱”是建设厂2万职工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承载着职工们的生活点滴与人生回忆。

图片
▲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街边的一号信箱实体标识。记者 梅耀 摄

随着时代发展,民主村迎来更新改造契机。在此过程中,“一号信箱”以全新角色回归大众视野,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九龙坡区创新推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将其作为收集社情民意的建议箱,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更新规划。

起初,社区改造侧重于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老职工们对信箱的深厚情感与特殊记忆,让社区改造有了新的思考。他们希望保留这一传统元素,让民主的传承得以延续。这一建议得到采纳,“一号信箱”摇身一变,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民意直通车”。

图片
▲居民向民主村一号信箱投递建议信。记者 王亚同 摄

居民陈嬢嬢就曾投信“一号信箱”,呼吁保留社区内的老树:“这些老树陪伴我们多年,是社区的守护者,也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希望在改造中不要砍伐。”这一建议通过“一号信箱”的高效对接与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最终促使“黄桷树下民主村”理念融入二期改造规划。

图片
▲11月11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二期工程改造后的区域,周边环境焕然一新。记者 郑宇 实习生 巨文俊 摄

如今,居民们通过“一号信箱”踊跃建言献策,内容涵盖居住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真正实现了民主参与的便捷化与常态化。同样,在涪陵区青羊镇迎龙村,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投票箱这一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

迎龙村投票箱:岁月沉淀见证民主传承

一个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选举投票箱,静静诉说着40多年来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这个手工制作的投票箱,虽外观质朴,却承载着迎龙村历届区、镇人大代表选举的庄重使命。

图片
▲老票箱。记者 王亚同 摄

1981年,当时迎龙村生产队的副队长杜宪荣看到选举投票还在用不能密封的箩筐,他用家中准备打家具的木料,亲自动手做了个投票箱。投票箱首次亮相,开启了迎龙村民主选举的新篇章。当时的选民们怀着对民主权利的敬畏之心,投下了神圣的一票。

图片
▲2021年12月10日,涪陵区第六届(青羊镇第八届)人大代表选举迎龙村现场,村民正在将选票投进老票箱中。涪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河 摄

多年来,这个投票箱见证了无数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瞬间,也见证了杨永贵等一批批代表的成长历程。杨永贵从选民到参选者,再到成为为村民谋福祉的人大代表,他的经历与投票箱紧密相连。

图片
▲9月9日,涪陵区青羊镇迎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永贵在擦拭用了40多年的老票箱。记者 王亚同 摄

如今,作为投票箱的“守护人”,杨永贵定期对其维护保养,因为他深知这个投票箱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民主发展的希望寄托。它象征着迎龙村村民对民主权利的坚守与传承,见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持续深化与发展。

石井坡街道:“双网格”激发基层民主新活力

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推行的“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正不断激活基层民主的“一池春水”,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为顺应人民群众“网民化”、现实社会“圈群化”、社会治理“网格化”新趋势,社区以实体网格为单元建立微信群,线上网格成为民意汇聚的“直通车”。居民们随时随地能在群里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同时,线下网格也积极行动起来,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志愿者们根据圈群收集的信息迅速开展工作。

图片
▲11月27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议事亭”内,居民们正在开会。 记者 梅耀 摄

从2020年10月,金融街融府、渝富滨江首岸居民陆续入住以后,业主群内抱怨最多的就是两个楼盘距石井坡地铁站太远,出行十分不便,居民们强烈要求开通公交车。

为了解决群众难题,社区人大代表在与会期间提交了建议函,同时多次邀请交巡警、区交通局、西部公交集团来现场勘验并探讨公交车开通相关事宜,通过人大代表不懈努力,该公交线路以金融街融府西大门为起(终)点,用环行方式,解决了周边五个小区往返地铁站的出行。

图片
▲“议事亭”内,居民们正在填测评表。 记者 梅耀 摄

不仅如此,“双网格”模式还推动社区建立“三张清单”机制,整合社会单位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对接居民“需求清单”,生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例如,在处理社区羽毛球场塑胶地毡污垢问题时,网格员发现隐患后上报,社区城管员迅速拉警戒线,联系管护和清洁公司,半天内就消除了安全隐患,这背后是各单位部门在“双网格”模式下的协同合作。

近年来,重庆在基层深入推进构建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化解风险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依托实体网格建设7.5万个线上网格,推动网格员、网评员、物业管理员、居民小组长等融网入格、进圈入群,听取群众建议、解决民生诉求、开展精准宣传,通过手机“屏对屏”实现民主“心连心”。

从“一号信箱”到40多年的投票箱,再到“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每一个案例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重庆基层的创新实践。它们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参与民主就在日常,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宪法赋予的人民权利在巴渝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记者 刘兴萍 实习生 文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