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九龙坡区政法楷模展播⑫司法局马丽梅:甘当平凡“守门员”护好稳定“第一防线”

发布日期:2024-11-13 15:52

来源: 华龙网

微信图片_20241113105347

华龙网讯 (陈沙 实习生 任雯艺)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十余载,她辗转多个部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牵头打造多个基层治理调解品牌、指导设立系列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组建区“九消和融”工作室、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和开展标准化司法所建设……获评6次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2次。她,就是九龙坡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马丽梅。

当好司法行政“一块砖” 夯实基层法治“堡垒”

“李老师,你好!我是九龙坡区司法局民促科的马丽梅,对上个月街道调委会给你们调解的邻里纠纷做个回访……”在马丽梅的案头上总是更新着新的案卷资料。这些卷宗记录了全区各镇街、村社区调委会、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等近期调解的矛盾纠纷案件。作为民促科科长,马丽梅和同事需要对对这些案件进行复核、终审,并随机抽取至少20%的案卷进行回访,确保调解工作的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感谢调解员,我们和邻居的矛盾这次彻底解决了,非常满意!”渝州路街道的李大爷在回访中感激地说,自从人民调解员出面调解后,邻里之间和谐多了,有时碰到了还会打个招呼,“矛盾没有了,心情也好多了”。

和同事探讨调解案卷
和同事探讨调解案卷。黄宇 摄

2011年,法律专业出身的马丽梅,通过公招考进九龙坡区司法局,先后在办公室、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两年前调到民促科当科长。

她说,多部门的历练,让她不断成长、蜕变:在办公室,她迅速全面熟悉司法局业务,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从“门外汉”变成“多面手”;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她不断精进法律专业能力,为律师和律所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在法律援助中心,她为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一系列法律援助服务,帮助被子女遗弃的老人协调好家庭关系,争取赡养费;为因工伤致残的农民工小杨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最终帮他拿到63万元的赔偿款;用法律的武器严惩猥亵妇女儿童的“黑手”……

“我是司法行政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马丽梅坦言,司法行政工作表面上看的确平凡无奇,要么入户摸底,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法律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要么挨家走访,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让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还有就是苦口婆心地教育矫正、温馨帮扶,让刑满释放人员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这一系列的努力,都是希望能让每一缕法治的阳光温暖困难无助的群体,让法治宣传教育的春风吹过每一个角落,把和谐的种子洒向每一片土地”。

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 形成矛盾化解“新样本”

“老人家,消消气,先喝口茶,坐下来慢慢说……”在中梁山街道综合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员张光理正接待前来投诉的的居民。一杯热茶先让群众消消气,一把椅子让对方冷静下来,耐心的倾听、专业化的调解,慢慢打开群众的心结,从而将矛盾逐步化解。

这是马丽梅在负责牵头打造“消气包”基层治理调解品牌,以中梁山街道为试点,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等调解资源,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解纷力量,以点带面推广“消气包”基层治理调解品牌做亮做响。

处理工作
处理工作。黄宇 摄

她深知,品牌初期打造、机制建立运行、专业调解人员配备等都需要深入一线调研、沟通。为此,马丽梅多次带队前往基层收集意见,对人民调解员进行选聘、培训,确保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目前,中梁山街道综合调解中心已配备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常态化调解工作,涵盖邻里矛盾、物业纠纷、劳资纠纷等。

“以前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主要是用法律的武器帮群众争取合法权益,现在打造的基层治理调解品牌、调委会、调解中心,更多是把矛盾调解工作往前走一步,预防在先,介入在早、化解在小”。为加强联调联动,马丽梅团队还引入多元化解纷力量,建立调解专家库、纠纷数据库、组织架构库,并在全区宣传推广“消气包”基层治理调解品牌。

考虑到辖区企业和职工之间矛盾纠纷多,她又指导区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纠纷调委会,并会同法院、人社局、仲裁院等部门研究调委会建设和运行工作,出台管理办法,指导选聘专兼职调解员;联合市场监管局、消委会组建“九消和融”工作室,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

立体化的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构建,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全区2024年调解案件10433件,调解成功10380件,成功率99.5%。

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 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马丽梅的工作日志里,推进“枫桥式”司法所的创建和开展标准化司法所的建设,也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初到民促科,就接到了首批推动‘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的工作。”马丽梅称,为尽快熟悉相关工作,她一边向前辈请教,一边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自学”,同时带领团队学习外地优秀司法所的创新经验、到兄弟单位考察、“取经”等,“其实,我每到一个新部门,都要历经这个过程,迅速充电、迅速与新工作接轨,再一边做一边学”。

街头开展普法宣传
街头开展普法宣传。九龙坡区委政法委供图

正是这种认真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让马丽梅很快投入到了西彭司法所申报工作中:组建专班,明确创建目标,拟定创建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并分类施策,一步步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等。

就这样,西彭司法所不断完成迭代更新:办公场地改迁并升级为300平方,还增加了两位专职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服务模式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还以法律之家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圆心,利用所有村居干部、140名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村(社区)法律顾问以及公益法律资源,使辖区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半个小时内寻求到适合的法律途径或取得法律咨询回复,构筑起“家门口”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同时还打造“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站”、成立“和事佬”调解队、“民主法治院落”等特色调解组织。2023年,西彭司法所成功获批重庆市首批“枫桥式”司法所。

入户开展普法宣传
入户开展普法宣传。九龙坡区委政法委供图

她说,创建“枫桥式”司法所的目的,是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整合基层政法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解决在当地,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而走出了一条案发更少、秩序更好、社会更稳、群众更满意的平安建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