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教委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引领各学校积极探索协同共育新生态,“五链融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铝城小学开展亲子足球趣味比赛。 受访者供图
打造“全域链”
画好协同育人“同心圆”
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实家校共育,我区先后出台《九龙坡区“家长教育行动计划”》《九龙坡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5”政策体系,成立九龙坡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办好家长学校,抓实“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设,组建各级家委会组织5860余个,有力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同时,区教委联合社区盘活教育资源,与13个镇街共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和家长学校,每年常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亲子互动等活动6300余次。统筹用好重庆建川博物馆、区少年宫等各类社会资源,联合建立科普、法治、研学等社会教育基地138个,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实践体验等活动1.3万余场次。
构建“课程链”
配好协同育人“营养餐”
在家长教育课程方面,区教委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教学资源库,组建家校共育讲师团176人。聚焦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热点问题打造“爱·心”课程236节,开设“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等课程159节,开展家长培训、共育讲座等3200余场次,受益12.6万人次。
在社会实践课程方面,利用区域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开心农场、幸福烹饪、志愿服务等实践课程,开展“青春筑梦、志愿同行”“小手拉大手”等社会实践630场次。实施家庭劳动教育任务清单,评选“家庭小小园艺师”“家庭小小清洁师”等先进典型740个。
同时,积极开发部门联动课程,联动镇街、妇联、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发国防、消防、安全、防性侵、卫生健康等系列协同课程;结合“莎姐守未”“区教委的节日”等主题,开展家庭教育送教进学校、进社区活动730余场次;全区156个社区开设亲子关系、家风家训、隔代教育等家庭教育课程20余门,授课辐射人群3.6万余人。
激活“阵地链”
共建协同育人“生态圈”
据了解,为发挥刘伯承六店旧居、周贡植故居、陶行知纪念馆等阵地优势,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团区委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基调,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开展“传承红岩精神”“重走行知路”等系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各部门串联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馆群,与辖区学校、城乡社区开展共建共享,推出“书香九龙行”“博物馆里过大年”等系列活动,辖区青少年参与5.6万人次。同时,依托华岩国家攀岩公园、科学城智慧工匠等50个实践基地,开展团队辅导、拓展训练等活动3700余场次。整合科普、国防等教育基地,打造陶行知纪念馆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3个、“思政空间”等校园文化馆群28个,有力拓宽校家社协同育人空间领域。
培育“品牌链”
打造协同育人“示范岗”
据悉,区教委致力于打造行知教育品牌,坚持把行知精神贯穿协同育人全过程,创建“家长学校示范校”22个,培育“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示范中心”10个。着力发挥育才教育集团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生活德育·向阳而生”德育品牌,构建了“新二十三常能”课程体系。
同时,依托68所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培育“心灵课堂”“父母学苑”等区域“校社共育”创新品牌11个;以教育集团创新发展为支点,打造区实验一小教育集团“打开一扇门”、川外九龙附小教育集团“同住地球村 天下一家亲”等校家社育人品牌6个。
为培育“满天星”特色品牌效应,区教委大力实施教育特色发展行动,做亮最美朗读者、阳光大课间、高雅艺术展等区域特色品牌;以校校联动共生发展为抓手,引入社会“名工巧匠”教育资源,打造渝高中学、行远育才学校、歇台子小学等以学校为主牵引,联动“家社”的亲子“拓印工坊”“传统楹联社”“素质拓展营”等校级协同育人特色品牌238个。
筑牢“数智链”
拓展协同育人“新空间”
区教委积极搭建智慧平台,科学探索构建“1个平台+4个应用场景+N个个性应用”的协同育人数智运行体系,以“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开发“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端”4大应用场景,支持全区学校开发个性化数智育人应用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教育共同体。如重庆谢家湾学校建立以环境、管理、课程、评价为一体的小梅花数智平台,逐步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落地见效。
同时,依托“九龙坡智慧教育云”“行知”云课堂等平台,区教委联合区民政局、区妇联等部门建立了家庭教育学习资源库,开发精品网络家教课程,开设“九龙家长微课堂”等特色品牌栏目;在学校设置家校互动专区,定期举办家校工作坊、家长沙龙;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亲子运动、亲子劳动;寒暑假在社区开展亲子游戏、趣味手工、阳光公益等,构建起区域、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空间链。
记者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