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镇街 > 铜罐驿镇 > 正文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 谱写铜罐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09-18 10:43


9月10日,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在渝举行。会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率考察组一行来到我区,实地考察全国首批15个试点典型案例之一的铜罐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了解“点土成金”如何在九龙坡实现。

今年6月25日,“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行走在铜罐驿镇,丛丛绿树葱翠繁茂,荷塘蛙声此起彼伏;田园风光阡陌纵横,农家院落干净漂亮。

蝶变的不只是铜罐驿镇。近年来,九龙坡区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铜罐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重塑“三生”空间,推动和美乡村美丽变迁和传统乡村诗意重生,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重庆建设。

蓝天白云下的铜罐驿乡村风光。 记者 曹鸣鸥 摄

01

新格局:规划引领 绘就乡村蓝图


九龙坡区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利用铜罐驿镇自然、人文、历史等优势禀赋,打破村域限制,联合编制英雄湾等4个村村庄规划,守底线、划红线、调结构、优布局,指引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4大类工程,为资源资产盘活、后续产业落地提供依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春风”,让铜罐驿这个千年古镇搭上了发展的快车,迈实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步伐,呈现出了农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景象。

02

新底色:生态为基 守护绿水青山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铜罐驿镇新合村,一幅万象“耕”新的乡村田园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展。

“我们这里坡多、平地少,好田好土都是巴掌大。这次耕地整治,把这些烂田坎、巴掌地,整得规规整整,小田变大田,农业设施全部建设到位,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了。”铜罐驿镇新合村社长张光娟说。

整治前,这里是烂田坎、巴掌地,整治后,田块集中连片,泥泞村路变身水泥路,农业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九龙坡区利用浅丘地形,实施“果园上山、良田下山”,统筹实施农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自然本底、优化农用地布局、加强基础配套、发展粮油果蔬产业,生产空间更加“集聚高效”,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

03

新面貌:乡情为根 建设宜居家园


铜罐驿镇英雄湾,改造提升后的农房小院,错落有致、别具特色。

“整个村都进行了路面改造,房屋整修了,路修好了,环境变漂亮了,房子改造得更好了,屋前屋后绿树环绕,小坑塘变成了荷花池。节假日,从城里到我们这里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说起村里的变化,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村民李登明很自豪。

九龙坡区将乡村自然景观,与“乡俗、乡情、乡居”人文景观融合,“以业定产”建集中型农业生产区,“以水定景”建集约型生态区,“以产定居”建集聚型宜居生活区,“以文促旅”建开放式文化展示区,乡村风貌全面改善,村规民约自发而成。


04

新改革:深化改革 激活内生动力


和大多数农村一样,曾经的英雄湾村也面临人口流失、村庄空心化、资源闲置等问题。仅两年时间,昔日的传统村落就成为乡村振兴赛道上的黑马。它是如何持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

“‘一心’指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下设‘四部’,指土地合作部、房宅合作部、信用合作部、消费合作部四个部门。我们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探索乡村‘三变’改革,建立了‘一心四部’联合社体系,盘活了闲地、闲房、闲钱,以及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和英雄文化。”铜罐驿镇英雄湾村副书记刘帮娣介绍,当地积极与市场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共赢,镇村群企共建共享,迅速打开了英雄湾村资源产业化局面。

同时,围绕红色主题文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非遗文化项目传承,采用“村民+集体+村投公司”的模式,延续红色文化教育,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

目前,英雄湾村已流转1445亩土地发展农耕产业,收储36栋农房与企业联营,引进民宿、研学等社会项目,让参与进来的村民能得到“股金”“租金”“薪金”“利金”“福金”“奖金”6金。产业有了,经济活了,村民富了,全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了。

九龙坡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九龙坡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发展定位,构建从“半城半乡”到“伴城伴乡”转变的城乡融合新图景。

数说成效



一张蓝图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打破村域限制,联合编制英雄湾等4个村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划定耕地保有量163公顷、永久基本农田60公顷、生态保护红线2.8公顷、水系“蓝线”97公顷、建设用地上限101公顷、历史文化保护“紫线”52公顷。


◆提质换颜7大院落、减量腾退建设用地57户、集约建新美丽民居1处,倾斜布局的产业用地收益由4个村共享。


◆高质量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统筹建设4大类13个子项目。


三条路径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提质增效

◆实施农用地整理,耕地破碎度从62%降低至38%。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灌溉保证率从20%提高至85%,路网密度从35米/公顷提高至65米/公顷,道路通达度从50%提高至93%。

◆强化耕地后期管护利用,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种管销社会化服务,解决耕地“谁来种、种什么、效益低”问题。


产业扩容提升

◆盘活利用资产

实施人居环境改造,打造美丽庭院7个、改造提升民居195户。

拆除破旧房屋25.6亩,建设美丽乡村(民居)。

收储农房36栋,与企业联营。

盘活国有闲置资产15亩,创办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基地。

◆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修缮周贡植故居、百年天主教堂、明诚中学。

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农文旅研学等产业。

◆壮大特色产业

建设智慧果园1200亩。


乡村生态宜居

◆实施“山林育水、水润农田、田养聚落”系统修复。

◆构建2.1公里植被缓冲带。

◆集中居住区建设小微湿地,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



三篇文章 共建共享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做强“金色”文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每亩1股,颁发土地收益权证。

◆通过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对外流转、联营。

◆房屋按标准份量化托管,每份17.65平方米,保底收益600元/份·年。

◆通过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对外出租、联营、托管。

◆入股社员46人,入股200份,每股3000元。

◆募集股金共计100万元,其中社员股60万元、政府种子资金40万元。

◆对外统购统销农副产品、农技服务、消费产品。


做好“红色”文章

建设周贡植故居文化阵地。

建设乡村振兴学院、英雄湾村史馆。

建设英雄湾乡村研学营地。

新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打造“甜甜虎”成长基地等4个文化阵地。

启动文化传承、价值观培育等文化惠民十项工程。


做实“绿色”文章

资金方面,政府主导人居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保护7129万元,社会资本运作和美田园与文旅产业4150万元、年收益382万元,村集体和村民共投共建民宿157.8万元,区属平台公司政策性金融资金保障土地流转1416万元。

人才方面,“引”专家120人,“育”专业人才58人,“用”历史文化讲师15人,“留”新村民32人。

技术方面,数字乡村已投入使用,智慧果园1200亩,果树认养388棵,土壤质量获得有机认证。


记者 | 邬姜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