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坚决锚定“升舱进位、整体跃升”目标 不断提升“勇挑重担、走在前列”的实绩实效 ——九龙坡区镇街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4年二季度例会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4-08-07 15:39


7月31日下午

九龙坡区镇街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

2024年二季度例会召开

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

区人力社保局、区生态环境局、

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

区文化旅游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渝州路街道、西彭镇等部门和镇街负责同志

作交流发言

以下是发言摘登

↓↓↓

对标一流 唯实争先
以高效能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区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郭 奇

区政府办公室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党建统领“885”工作持续发力,二季度,督查问题清单获A档、全市第3,非法金融活动、数字重庆建设8板块和6个专题组开发应用贯通覆盖率均获A档、全市第1,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晾晒全市第1。

一、强化综合管理,推动督查清单实化细化。围绕问题报送、问题整改和示范案例三个抓手,着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上半年我区被采纳清单问题数量均位列全市第1,占区县总量1/12;问题整改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申报示范榜总榜案例1个、子榜案例2个,实现清单工作高质量运行。

二、强化实体服务,推动金融发展有力有为。坚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实现86.06亿元、同比增长5.5%,位列主城九区第2;举行政银企对接活动12场;承办全市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启动活动,2023年以来我区未发生非法金融活动。

三、强化合力汇聚,推动市级应用应贯尽贯。建立“1+1+N”工作机制,加快市级应用高效贯通实战,建立责任落实“一张表”,形成流程配置“一张图”,组建争取试点“N专班”,联动8板块、6个专题组牵头部门,推动贯通市级应用总量从一季度的13个跃升至35个。

四、强化工作创新,推动政务服务提标提效。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承接市级80件集成套餐服务,推出具备12项功能的“数字政务门牌”,投放18台“云综窗”智慧设备,实现85个高频事项全程“云”上办理,31项服务事项、75个申请材料推行容缺后补、材料免交或替代,承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事项全市试点,持续降低办事成本、提升服务效能。

以项目建设为牵引 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标奋进



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文 明

区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系统重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梁八柱”,迭代优化“十项行动”,打表推进“四张清单”,牵头的新增晾晒指标“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在上半年经济报表中位列A档,居全市第3、中心城区第1。

一、打好项目谋划“提前量”。加快制定项目五年储备谋划、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工作机制;认真谋划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逐一分析研判在库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时序等情况,协调新增西南铝百亿级产能提升项目;推动5个项目纳入市级“四张清单”,数量居区县第2,1—6月季度累计投资完成率达27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0.7个百分点。

二、下好项目服务“先手棋”。保障效率优服务,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开设重大项目容缺受理绿色窗口,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保障资金优服务,争取上级资金20.6亿元、居中心城区前列。保障用地优服务,全时跟踪项目用地关键环节,完成1520亩用地征收工作。1至6月,86个区级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0.1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三、练好项目管理“基本功”。理顺体制机制。打表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在建、前期“三张清单”,建立项目谋划转前期、前期转建设、建设转建成、建成转达效“四转机制”。聚焦问题解决,建立“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协调—联动合力攻坚”工作闭环,梳理解决征拆、资金等节点问题18项。严格督查考核,1—6月,向责任区领导呈送提示函4份,向相关部门发放督办函10份,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改革赋能 担当作为
奋力推动人力社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 智

区人力社保局紧紧围绕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改革求变,重塑工作体系,深化“双就近”就业机制,构建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二季度,牵头的“全区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排位A档(全市排名第一),“典型培育和社会风气建设情况”指标排位A档。

一、思变求进、破立并举,激发勇挑重担“新动能”。打造督办评价系统,突出精准调度,实现“一掌知全局”;开发数字评价系统,实时自动计算干部实绩得分,对干部精准“画像”。整治“文山会海”,提升工作质效,对10余种常用公文主体内容进行规范,对公文材料“瘦身”。坚持党建统领,健全组织体系,将全局业务重新划分为4个板块,分别成立4个工作专班,组织专员服务队,包镇街、上一线解难题。

二、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构建就业创业“新生态”。系统谋划强基础,打造家门口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174个,10410名群众实现自主求职,建成直播带岗基地2个,今年累计开播15场,精准对接服务3100余人。升级平台拓渠道,全市唯一的重庆市软件人才市场6月揭牌运营,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九龙坡”活动,被人社部确定为“2024年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示范团”。优化服务提质效,开展各类招聘114场,达成就业意向587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514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4%;16—24岁青年就业5063人,同比增长96%;规上人力资源企业营收增速达23.9%,在全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排名第一。

三、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积极争取部级改革试点,构建可复制推广的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打造审判巡回庭和云调解室。全力保障工资支付,处置各类欠薪投诉举报和线索反映3173件,涉及8685人,金额1.82亿元。区人力社保局获评“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创新举措合力攻坚
奋力争取生态高分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锡智

二季度,全区生态清单生态报表同时再获“A档”,各项考核指标持续保持走在全市前列。

一、突出统筹协调,助推报表保持前列。坚持统筹调度,着力指标培优培强应对报表迭代升级,生态报表再次获评A档(全市第6)。因势利导以变应变,主动适应变化,紧密跟踪评价细则,及时应对,提升指标成效,5个季度指标3个A档、2个B档。挂图作战保优补短,按照“五色”分区管控,锚定超20%目标进度打表推进,地表水水质等指标稳居A档(全市并列第1)。主动协调查漏补缺,新增综合指标“垃圾分类及市容环境卫生”走在全市前列(全市第2)。

二、突出重点攻坚,助力清单全市领先。注重沟通协调,突出抓好清单管控各环节,生态清单连续6个季度保持A档。破解“入库难”,累计入库市级清单36个,入库量全市前列。破解“管控难”,提前完成3个市级清单问题销号,有效提高办结率得分。破解“加分难”,“巴国城片区广场舞噪音扰民”整治成效全市唯一获生态清单“子示范榜”加分。

三、突出示范带动,推动生态质效同升。着力推动创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助力生态质量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整改突出问题树典型,提前完成桃花溪雨污分流整治,取缔渔鳅浩拦截坝,入选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创新治理模式提质效,对巴国城片区广场舞群众投诉,创新采用“采察治”三位一体噪音扰民治理终端机制,实现噪声“数据采集—数据监测—实时治理”,群众投诉环比下降60%以上,获《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破解疑难指标得高分,主动分析“无废城市”建设指标,新创建60个“无废细胞”,实现“无废细胞”创建量、质“双突破”,“无废商圈”获评市级精品细胞,无废建设新路径获评市级典型案例,“无废指数”达86.30%,位列全市第7位,农村黑臭水体全市率先“清零”。


凝聚合力推动旧改进度

多措并举增添民生温度



区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 杨 扬

区住房城乡建委在真抓实干中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和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在“东部提品质、西部提能级”工程中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34个、涉及61个小区、231.96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开工,在全市民生报表“城镇老旧小区开工率”考核中位列A档,完成全年考核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十四五”期间实施老旧小区634万平方米。

一、健全保障体系增强“行动力”。高位统筹, 5个区属国企、3个镇街对标对表上项目、促投资、抢进度。多元融合,获得中央补助资金0.85亿元、银行贷款0.43亿元、专项债2.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7亿元。抢抓进度,构建“周调度、月通报、季比拼”的赛马比拼体系,高效强化监管、排除堵点、压实责任,确保改造项目量质齐抓、速效同增,已完成全年开工率考核任务。

二、探索多方参与凝聚“向心力”。群众点单,搭建以区级统筹、街道协助、社区引导、居民议事、社会参与为核心的“五议”工作机制,确保改造方案群众满意。专业把关,引导“三师进社区,专业促更新”,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推动居民需求落地转化。国企包片,持续发挥区属国企优势,按照“民生优先、分片包干”的原则参与对应区域老旧小区改造,扛起国企民生工程重担。

三、开展三大革命激发“生命力”。体检先行,开展“楼道革命”,聚焦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四大层级,全面查找723栋老旧住宅问题,综合诊断形成治理建议。留改拆增,促进“环境革命”,保留片区老城肌理、社区文化,利用“边角料”打造公共区域,修葺“老破小”打造口袋公园、文体设施,将棚改、旧改、治违、除危等多项工作打捆推进,利用低效空间,打造社区食堂、邻里中心,提升整体价值。增补设施,助推“管理革命”,改造补齐设施短板,为居民提供精细、高效、便捷的物业服务,促进老旧改社区完善公服设施,助推以党群服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当好“绣花式”城市管家

精心绘就“大美城区”新格局



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葭萌

区城市管理局坚持“把城市当景区一样建设,当客厅一样管理,当资本一样运营”的理念,当好“绣花式”城市管家,塑造“设施完好、运行顺畅、环境干净、秩序规范、景观靓丽”的“大美城区”格局。二季度,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进入“八张报表”A档,“构建路灯‘规建管’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推动城市照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整改案例上榜“八张问题清单”总榜,为我区赢得加分。

一、打磨科学管理“绣花针”,要治标也要治本。探索城市治理新思路,牵头做好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专题研讨、现场调研等工作;完善城市制度新体系,加快出台《公共空间街区容貌通用导则》等“大美”系列导则;构建城市智治新模式,运管服平台月均立案1.3万余件,按期处置率约98.78%。牵头设施运行板块建设,上报指标492个,“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渝运安”2个应用实现三级贯通。成为“供水接入报装一件事”唯一试点区县,“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发挥实战实效,向我区推送冒装未密闭运输事件636件,处置率100%。

二、用好精细管理“穿针法”,要面子也要里子。“减”字为要,拆除护栏11.9万米、户外广告111处、围墙1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治”字强基,清理暴露垃圾10.8吨,整治窨井盖505个、违章建筑8万平方米,解决问题3420个。迎“汛”而战,开展设施隐患排查443次,清理水篦子168处、淤泥12.74吨。“改”字增靓,建设小微停车场4个、增加泊位158个,在鹅公岩桥下空间插画式 打造篮球主题体育公园,新增健身区域1652平方米。

三、找准运营管理“落针点”,要资源也要资产。完成政企分离任务,53个垃圾站实现平稳移交、有序运行。整合城市公园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国企联动+社会参与”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主题公园建设,正进行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整合商圈广场资源,总面积约19.59万平方米,出让金额约16.28亿元。


激活新动能 焕发新气象

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 张学英

区文化旅游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利用“文旅+”的拉动力、催化力和融合力,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品牌化发展、规范化发展,着力打造魅力独特的人文艺术靓丽区。2024年一季度,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33.97亿元、增速5.5%、占GDP比重7.4%,旅游产业增加值19.94亿元、增速9.6%、占GDP比重4.4%。“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在文化报表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

一、“培优育强”提动能,打造文旅产业集群。壮大市场主体,培育5家年营业收入过亿的重点文旅企业,上半年全区规上文旅服务企业营收达6.3亿元、增速7%。做强精品项目,协助升级打造重庆数字影视文化产业园,对接文旅企业83家,签约合同金额2.96亿元。做优示范标杆,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指导清栖谷成功评定3A级旅游景区。

二、“推陈出新”促营销,扮靓文旅产业品牌。文旅节会“全时可赏”,吸引游客44万人次、带动消费2150万元。演艺市场持续火爆,开展演出及赛事活动668场、同比增长50.5%,累计观演人数34.1万人次、同比增长87.9%,累计票房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48.2%。文旅消费“全民可促”,发放消费券16.38万元,带动消费超百万元。评选推荐9道特色美食入选“渝味360碗”。入境旅游势头良好,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1.91万人次、同比增长455.3%。

三、“稳中有序”抓监管,优化文旅产业环境。行业风尚“重引导”,申报入选2024年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试点,持续推进文旅行业信用建设。窗口服务“重便捷”,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上半年保持“100%限时办结率”和“100%满意率”,实现零投诉、零差评。专项整治“重效率”,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严厉打击“黑社”“黑导”“黑车”等市场乱象。

高标定位 唯实争先

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跑出加速度



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红民

区大数据发展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按照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在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的要求,坚持高标定位、唯实争先,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跑出加速度。在2023年数字重庆建设年度考核全市排名第一的基础上,今年二季度,实现数字重庆建设2项核心考核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

一、高标定位,勇当排头兵。按照“A档是及格、前三是常态、第一是目标”的标准定位,坚定在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持续走在全市前列的理想信念。

二、高频对接,敢为先行者。高频对接市级部门、专班,吃透上位精神,深度参与市里组织的数字重庆建设考核指标研讨、应用贯通、城运中心机制建设及跑道优化、“两带”方案编制等活动;敢于攻坚克难,积极承接市级试点示范任务,先后承接了区级驾驶舱设计、区级城运中心实体运行、区带镇街机制、市级数据回流及能力组件调用机制等示范和渣土车治理、实景地图建设、视联网搭建、核心业务上跑道等攻坚克难任务。

三、靶向施策,争当领跑员。主动全量梳理数字重庆建设核心指标,确保数字重庆建设考核、点评、晾晒等各项指标无漏项。设立“市级指标联络机制”,动态跟踪各项考核、点评、晾晒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学习先进、找准差距,充分利用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各项机制,坚持“机制赋能、横向联动”,第一时间靶向施策,精准调度各项指标,确保当期考核无弱项。

下一步,区大数据发展局将坚持加强自身能力锻造,推动队伍素养全面提升。通过鼓励强化干部主动担当、不断提升数字化履职能力、建立业务培训机制等,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切实提升机关干部的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

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



渝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蜀中

渝州路街道认真贯彻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努力在支撑经济指标、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勇挑重担、走在前列。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3344家,申报通过高技术企业28家,新增科技入库企业45家,分别占全区18%、29%、26%。

一、抓深入摸排,摸清企业底数。做实五经普,摸清底册数,全面掌握辖区17377家法人企业、23857家个体工商户情况,分别占全区23.4%、14.6%。班子成员带队扫楼,摸清重点企业情况,一企一册建立台账,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发动物业协助扫楼,摸清新增企业数,上半年新摸排出企业26家,新增楼宇使用面积0.81万方。

二、抓企业服务,做优营商环境。推动优质企业享受惠企政策,协助70家高新技术企业、290家科技型企业收集享受区级惠企政策印证资料,街道兑现惠企政策7万元。推动街道商会会员企业享受互助服务,组织300余家会员企业建立资源、信息、机遇共享机制,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服务3个区级重点招商项目发展壮大,与九龙意库合办3场文旅活动,合力创建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协助“黑金创谷”产业孵化园盘活闲置楼宇,入驻企业72家;正在推动投资1400余万元的重医附一院和上城国际楼宇地下车库连通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该楼宇人气商气。

三、抓梯次培育,做实强企政策。对新注册企业重落地促集聚,盘活存量资产2万方,预计今年10月开业、年营收3.1亿元,税收约900万元。对外迁企业重挽留促回迁,与已将经营地外迁至外区的限上商贸企业洽谈,企业同意明年5月将经营地回迁街道辖区。对存量优质企业重协调促壮大,牵线亲子教育领军企业扩大经营场地1100平方米。协助数字孪生领域企业享受市级政策、扩大生产规模。牵线依托科园四路1.2万方闲置厂房建设医学实验室。


勇扛大镇担当 积极主动作为

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稳进增效



西彭镇党委书记 任 航

西彭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各项要求,立足“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发展战略,坚定“向西挺进、突围跨越”方向,在重点打造“六个区”中展现大镇担当。上半年西彭地区工业总产值308.18亿,同比增长5.41%,占全区总产值43.54%,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零分别同比增长7.63%、11.51%、12.89%、13.44%、12.77%。

一、紧跟区委决策部署,做好“三种角色”。做好重点项目的攻坚者,围绕枢纽港九龙园建设,扎实做好科学大道、黄磏港、成渝铁路、渝昆高铁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全力攻坚西南铝宽幅板带生产线等5个重点项目。做好基层治理的探索者,推出铝都院落微自治2.0版本——铝都法律微诊所,协调解决农村纠纷70余起,处理涉法涉诉案件5起。做好城市管理的治理者,累计拆除人行护栏4587米、隔离栏杆106米;妥善处置西彭镇“网红路”道路夜市安全风险隐患。

二、推动全域协同发展,提质“三类服务”。做优企业服务,构建“1+4+7”服务体系,成立全区首个高端制造业商会西彭分会,组建“4级服务专员”,协调解决问题142个。做细公共服务,发放低保就业各类补助800余万元,新增就业3350人。做实民生服务,稳步推进送法进乡村等民生实事10件,扎实推进3个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三、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抓牢“三项重点”。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市农科院合作建成5个现代化种植基地1200余亩,预计培育优良品种200余种。成立强村公司23家,落实招商项目3个,新增就业岗位180余个,2024年上半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901.81万元,经营性收益689.93万元。打造渡头溪、大溪河等流域农村人饮管道改造工程建设,启动5个村3500户实施一户一表改造,预计年内完成。申报创建巴渝和美院落10个,完成和美乡村165户农房综合整治,西彭镇获评市级乡村振兴贡献奖。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