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夏日蝉鸣,走过九龙坡区陶家镇文峰村路旁的青石板、绿青苔,清澈堰塘映入眼中,一派怡人的乡村田园风光。
很难想象,曾经的文峰村敬老院旁的堰塘在村民的记忆中是个臭水塘,这里淤泥厚重、水体表面被水葫芦大量侵占,水体周边落叶枯枝堆积,居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因散发的恶臭不敢开窗,苦不堪言。
如今整治后的清澈堰塘,成为附近居民们饭后散步的休闲地。曾经的农村黑臭水体实现生态蝶变,得益于九龙坡区强力推进黑臭水体清零的坚决态度。
黑臭水体治理后。
黑臭水体治理前。
因地制宜,一水一策
据了解,我区农村现有人口约11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达6千方,对全区农村生态环境造成隐患,近年来九龙坡区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分步实施整治黑臭水体的方案。
全区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11条,农村黑臭风险水体5条,共计16条,涉及10个行政村。纳入市级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8条。主要成因是底泥淤积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溢流、管网破损、畜禽散养等。
以“生态优先,经济适用”的原则,我区多部门联动,科学制定“一水一策”清单,将16条水体按治理难易程度分为工程类9条、清除类6条、管理类1条。
比如,陶家镇文峰村水塘采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完善设施、生态修复”的模式,新建污水管网、化粪池和污水净化槽,清除水塘漂浮物及黑臭底淤,规整水体岸线,栽植挺水植物,恢复水体自然生态系统。
铜罐驿新合村水塘则采用“外源截断、内源整治、生态修复”的模式,修复破损污水管道,清除塘体黑臭浮泥,种植水生植物。经过整治后,水质明显改善,岸线优美整洁,周边整体风貌得到了美化。
资源化利用,走出特色之路
在西彭镇东林村,这里试点投用的“达标/灌溉双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可以在达标出水和灌溉用水两种模式间自主切换。在达标模式下,出水达标排放进入附近流域;在灌溉模式下,控制系统将自动调节污水中的氮、磷比例,保留营养物质还田利用,实现水肥一体。
西彭镇迎新村、长安村亦试点投用了该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村民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带动周边农户主动参与设施的运维管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综合收集利用率。
这得益于我区建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建—管—用”机制,区级行政部门、镇政府、村委会、乡村经济体等共同筹措资金主导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村民全程参与,并最终实施综合利用。
目前,我区已基本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其中,在涉农的中梁山街道、华岩镇、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等5个镇街采用联(单)户尾水综合利用模式、聚居区尾水综合利用模式、聚居区农田灌溉资源化利用模式、连片聚居区河道生态补水模式等,建立起了“多场景—多模式—多标准”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西部山地农村污水综合利用的特色之路。目前,九龙坡区已成功创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和“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
智慧化监管,24小时不间断监测
但农村黑臭水体易受季节、人口变化和农户生活习惯影响,部分水体汛期或人口返乡高峰期会出现新增或“返黑返臭”现象。
为了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彻底清零,我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区—镇—村三级网格排查攻坚工作机制,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将农村黑臭水体巡查纳入“智慧平台”监管系统,确保辖区全域覆盖、系统推进、提质增效。
在我区构建的“数字生态大脑”大美乡村板块中,接入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共享、预警预报、任务下达、整改销号等多个环节数字化监管机制。“我们密切关注汛期和返乡高峰期水体黑臭情况,遵循‘动态清零’的原则,利用‘智慧平台’监管系统,实现辖区内农村水环境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测和数据分析及问题上报。”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全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居民了解当前黑臭水体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危害,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从而让大家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发动居民共同维护周边环境,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截至目前,我区已整治完成15条黑臭(风险)水体,完成率93.8%,另外1条正在开展整治,预计于本月底完成,累计治理水域面积7620平方米,清淤方量3701立方米,新建管网1.2公里,生态修复面积约3534平方米。
记者 冉冉/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