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高回报,你信吗?稳赚不赔的承诺,靠得住吗?虚拟账号的收益,是真的吗?亲情友情的拉拢,你有抵抗力吗?
6月24日,中宣部、公安部联合在全国启动了“全民反诈在行动”全民宣传月活动。如何防范诈骗也是网民关注的热点。近期,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也收到多条相关咨询帖文。
网民吴先生在问政平台发帖询问,其同学拉他一起投资“大项目”,利息高达50%,投得越多收益越多。吴先生觉得不可靠,想劝朋友别上当,但又拿不准,于是求助问政平台。
带着网民们的关切,近日,问政平台采访了警方。针对集资诈骗的规律和特点,警方深扒集资诈骗的六大谎言,并为大家支招防范妙招。
1.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往往以高利息、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骗取信任,开始会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续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集资人的本息,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
不法分子往往以虚假项目为名骗取群众资金:有的虚构高新技术产品,有的编造植树造林工程,有的打着集资建房的幌子,有的以公益项目为掩护,还有的以商铺返租为诱饵。不管以什么项目为名,都有承诺高额回报的特点。
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
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新型APP等新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诱骗群众投资。
4.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信任
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掩盖其非法目的。这些公司往往采取在高档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做广告等加大宣传,进行伪装,骗取群众信任。
5.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
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还有的通过网站、博客、论坛、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或渠道,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
6.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不断扩大受害群体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学、老乡、同事等特定关系,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亲朋好友信任,从而实施诈骗。
预防非法集资 记住 “三要”“三不要”
当前,非法集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就可以有效规避陷阱。
第一,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圈套”和“陷阱”。要守住理性底线,多问一问:自己懂不懂,风险大不大,高收益合不合理,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财迷心窍,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第二,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要评估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要冒险投资!
第三,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可能都是忽悠,要警惕、警惕、再警惕!要多留个心眼儿,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能“随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