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300亩 90万斤 一颗颗青菜头焕“新”前行

发布日期:2024-03-08 14:10


九龙融媒讯(记者 邬姜)3月6日,千秋村青菜头基地的收获进入最后一天。

春节后,90万斤“订单种植”的青菜头陆陆续续从这里运出装车,送往工厂和批发市场。依托青菜头产业,漫山遍野的“青疙瘩”正在变成村里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村里人种植青菜头用来做泡菜,腌制咸菜已经是老传统了,如今,习以为常的老菜品焕发出新活力,围绕“农业订单种植”做文章,聚焦青菜头种植产业的新技术、新门路,让一颗颗青菜头焕“新”前行。


“芯”品种


早熟耐病毒 产量更高

前年成立的秋益品股份合作社是当地青菜头种植最大的基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使青菜头的亩产量高、根壮苗旺,是订单种植选育种子的关键。

合作社种植的是渝早100品种,共300亩,用作泡菜的原料。“一般是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移栽。”合作社理事长白淋淋拿出一包种子展示,“这是市农科院推荐的品种,具有早熟、耐病毒、产量更高的特点。亩产3000斤。”

白淋淋介绍,青菜头在冬天种植,是因为青菜头的瘤状茎一般要在15℃以下才会开始膨胀。而渝早100品种可将温度放得更宽,也就意味着可以晚收割,延后上市,错开青菜头市场盛产期,价格还上涨了。

“我们这批青菜头是去年10月种下的,现在出品上市,反而价格还比上个月上市的青菜头高。”白淋淋说。

新技术
机械种肥一体化新技术

除了“芯片”的变化,种植技术也在更新。这里还是青菜头机械化耕种示范基地,采用了机械化种肥混施穴播技术。

白淋淋介绍,这项种肥一体化新技术,用农机把种子和肥料一次性播种,省去了单独施肥的人工环节,节约了人手。从去年采用的情况看,节约了约5万元人力成本。

在基地的田地间,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在收获青菜头,为下一轮春耕春种腾出土地。田地里有的在割菜,留下青菜最下面的球状部分,有的在搬运,把一筐筐青菜头抬到路边,最后被小货车运输到存储仓库进行分拣。

记者注意到,收割后的田间地头依然绿意盎然,白淋淋说,青菜头在收砍时菜叶就地还田,接下来要种植水稻,当作稻菜两季轮作,肥效互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增加土地的肥力。

新方式
“订单式”种植

在青菜头基地,村民刘梅在内的20个工人被分成几组分散作业,她说,每天早上七点半就要开始收割工作,现在进入收割尾期,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人半天砍四筐青菜头,每筐七八十斤到120斤。

基地负责生产负责人李光林告诉记者,春节后青菜头进入收获期,最忙的时候有二十五六人,还要找人来帮忙,平均每天收割一万多斤,一般是上午收割,分拣后下午就能送到工厂。

在储存基地,整齐排列着一筐筐新收获的青菜头,在这里完成分拣后,当天就能装车,发车运往工厂。

订单工厂位于江津,是一家做进出口的泡菜厂。在这里,一颗颗青菜头在生产线上被加工成泡菜产品,之后走出国门,走进更远的千家万户的餐桌。

“新”方向
老菜品变大产业

西彭镇千秋村是九龙坡的“菜篮子”之一,其实,之前就有村民零零星星种植青菜头,但没形成规模,只是自家食用或者直接拿到菜市场卖。

前年合作社成立后,看到这一商机,想让老菜品变成大产业,积极寻找泡菜生产工厂洽谈大规模的“农业订单”。

“这种‘订单式种植’保证了种植面积和种植质量。”在白淋淋看来,工厂以四五角一斤的收购价格收购,避免市场波动造成了合作社收入的不稳定。订单之外的青菜头可以进入蔬菜批发市场。

此外,当青菜头规模化种植带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至少解决周边50人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合作社获得种植收益还会以分红的形式反馈给股东村民,使他们可以获得就业收入与股份分红双重收益。

他认为,对基地来说,相较传统种植业,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订单前置,缩短整个供应链路,还可以根据厂家的要求,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在拓展农产品销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能基于市场的真实需求来改进农产品种植,从而带动农业的转型升级,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