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刘兆青气管炎又发作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身体大不如前,进医院多了,花钱多了,更离不开人照顾。
她是盲人。弟弟刘兆华,是她唯一的亲人。
▲姐姐刘兆青(左)、刘兆华和熊世碧一家。
一辈子活在黑暗里,但她的心却清明。不愿拖累,更不愿苟且。
听到弟弟回家倒茶点烟的声音,她从自己房间摸出来,下定决心似的大声说:“你们送我去福利院吧。”
刘兆华把手里的打火机一扔,厉声道:“再说这话,我就冒火了,你是我姐,我有一口饭,就有你一口。”
这是他和家人陪伴照顾姐姐的第77个年头。无怨无悔的77年。
刘兆青1947年出生于一个搬运工家庭,父母结婚多年才有她,视她若珍宝。但天不遂人意,3岁时,她因拉肚子被庸医一针致盲。在病痛和小孩子的嘲笑中,她再不愿走出家门,她的整个世界,就剩下妈妈下班回家讲述的日常。
1953年,弟弟刘兆华出生了。她却因营养不良长期蜗居家中导致脊柱变形,辗转求医均无果。
有好心人劝,放弃这个娃儿嘛,生活还有盼头。
父母虽无文化,却善良朴实,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她是我求神拜佛生下的娃儿,我养她护她一辈子。”
家人的爱,为刘兆青筑起了温暖而坚固的堡垒,也让刘兆华耳濡目染,学会了如何爱家人。
白天父母上班,刘兆华从小就学着照顾姐姐,为她煮饭,牵着她熟悉周边的环境。一分钱买来两颗糖,姐弟俩谁也舍不得吃,都留着给对方。那时,位于黄家码头的老屋没有厕所,公厕在很远的山坡上,每天妈妈都要担着沉重的尿罐去倒,遇到下雨,他就会拿着伞跑去接,怕母亲滑倒。
姐姐大了,又有好心人劝:给她找个婆家吧,你们老两口也照顾不了她一辈子。
母亲却打死不愿:“她有残疾,去婆家肯定造孽,在我们身边,过好这一世就行了。”
岁月有情,一家人日子清苦,却因为有爱,其乐融融。
刘兆华毕业后成了装卸工,性格内向本分。因为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直到28岁才结婚。媳妇熊世碧是个实在人,嫁进刘家那天起,她就将刘兆青视同胞姐,分担着照顾责任。
1984年,母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走前,她拉着两姐弟格外不舍:“我就你们两个娃儿,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这个女儿。”又转头对女儿说:“如果以后弟弟不要你了,你就去福利院,不要害怕,总有活法。”
那时,刘兆华女儿刚出生不久,父亲多病,夫妻俩常常感到精疲力尽。有一次,姐姐突发高烧不退,刘兆华请假回家,只见姐姐瘫软在床,不会走路的女儿在一旁哇哇大哭。他心如刀绞,咬咬牙,将女儿托付给邻居,背着姐姐去医院。
邻居都悄悄建议:把姐姐送福利院吧,你和媳妇又没这个法定义务,何必过得这么苦。
刘兆华直摆手:“做人要有起码的道德和良心,她是我姐,让她去人生地不熟的福利院吃苦,我不忍心,也做不出来!”
10年后,老父亲也走了。照顾刘兆青的担子,全部落在了刘兆华和媳妇身上。白天,两口子上班前就给姐姐泡上茶,做好饭菜,姐姐中午简单热下就能吃。晚上回家后,刘兆华就变成了妈妈,给姐姐讲见闻趣事,为姐姐倒尿罐,风雨无阻。
一家人性格各不同,妯娌相处也有吵架拌嘴闹矛盾的时候,但熊世碧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前夜再赌气,次日一早依旧会做嫂子爱吃的饭菜,默默放在厨房灶台上。
两口子还给刘兆青买了收音机,让她“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他们自己,为照顾姐姐,除回了一次老家泸州,这辈子从未离开重庆。
2002年,女儿刘燕读高三。但家里却遇到了最大的变故:刘兆华下岗了。全家四口就靠熊世碧一个人做家政的收入度日。
父母虽不说,但刘燕十分体恤家里的难处,为了减轻负担,她选择报考了学费较低的一所成都大学。
刘燕没有怨言,因为她和父亲太像了。刘兆华早就把照顾姐姐的责任融到了生命里。他自己这么做,也教育女儿要孝老爱亲。“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人品,人品人格,这是走正路、有幸福的基础。”刘燕从小和姑姑住一屋睡一床,她就像父亲的“影子”,白天父母上班,她就照顾爷爷和姑姑,和开朗坚强的姑姑感情极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燕正直向上,她一直记得父亲“你要有政治追求,时刻用党员标准约束自己,才能坐得端走得直”的话,大学时便光荣入党。
大学毕业后,想着年迈的父母和姑姑,刘燕又做了一次选择,放弃留在成都的发展机会,回到重庆打拼,虽然辛苦,却能照顾家人。
如今,已经结婚生子的刘燕依旧时时处处关心父母和姑姑,经济上无条件支持,情感上尽一切能力陪伴。刘兆华曾劝女儿不用考虑家里的情况,去过自己的人生。可刘燕笑着说:“爸爸,我们是家人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传承。刘兆华一家都用最质朴的选择,诠释着中国家庭最坚定的温情,在匆匆而漫长的时光里,感动了无数身边人。真正的爱,一定是直白简单、无欲无求的,正如刘兆华从不指望姐姐能给他什么回报,只求姐姐平安地过完这一生,这就是他认定的的幸福。
记者 高晓燕/文 受访者供图